分享

上班族纠结是否加上司微信

 光明顶馆主 2013-09-13
   近来,微信大热,不仅自己可随时晒照片,还可看到好友晒的私照或推荐,连带的“打飞机”、“消除”等游戏也极受用户欢迎。可是如果现在你的顶头上司或者你家里的父母突然发来微信验证,你是立马通过还是假装看不见?微信“摇一摇”或者搜索附近的人,却出来一个提供“特殊服务”的头像信息,你会怎样?微信带来了各种方便,但用户也体验到各种纠结。

    上司的微信,不加还不行?

    上司微信里“留作业”


    “小陈,你现在给我赶出一篇文案来,我明天要用到;小陈,之前的策划书我看过了,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发到微信了,你改好明天发给我……”80后上班族小陈供职于海珠区一家私人企业,平时上班时间一般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半,可是自从某一天,微信里一条申请通过的好友验证信息来了之后,小陈有规律的生活就被打破了。“一看验证信息是我上司的名字,真感觉眼前一暗。”小陈抱怨道,“不加(上司为微信好友)的话,他知道了肯定心里对我有想法,加了的话,感觉自己的隐私会被老板窥探到,我以后就不敢随便在朋友圈里发一些抱怨工作之类‘吐槽’的话语了。”

    以为在朋友圈“收敛”下就可以跟上司在微信上相安无事的小陈,却开始在下班后、在夜里不定时收到老板发来的“加班”信息,“总是在我做完一个方案后的几天内,半夜会发来微信要我修改这里那里,而且还说修改完第二天上班要交给他。”无奈之下,好几次小陈都只好爬起来“加班”。

    小陈吐槽,老板还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以及“励志帖”,告诫年轻人要多吃苦耐劳日后方有作为。“一看到老板发这种东西就特别反感,所以有时候对于他发的东西保持‘视而不见’或者直接忽略。”小陈也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减少使用微信的次数,为的就是不想下班后还“摊上公事”。

    不敢轻易发“感受”了

    徐**在香港某公司广州分部上班,用她的话来说不加老板微信还不行。“我们老板很潮,我一上班老板就让我加他的微信,还让我们加入一个所有员工都在的微信群里面。”

    “其实这样也挺烦的,我现在就不敢在朋友圈里面发些个人感受了,老板就在群里,谁敢吊儿郎当?最麻烦的是要是遇到老板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老板在微信群里面说一句,我们就得重新改。下班了也要留意一下微信有没有信息,都不像一个私人空间了。”

    “你说不加老板吧,公司所有人都加了,你不加是什么意思啊?”徐**对记者表示,“现在科技是发达了,但是也对造成了一定负担。”

    建议:申请两个微信号,公私分开

    供职于增城某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蔡先生建议,职员遇到诸如此类要求加员工微信的上司,可申请两个微信号,一个对公,一个对私。“用对公的QQ号或者微信号应对公事上的要求。”他同时提到,这种情况也因人而异,“有的人觉得额外加班对以后的发展以及上司对自己的印象有帮助,可以不用区分那么细,有的人则认为工作跟休息要分开,不愿再额外为自己加班,个性追求也可以理解。”

    父母的微信,加还是不加?

    加了,可以给家里省话费


    中秋临近,在珠江新城某公司供职的小王打算送给父母两部智能手机作为中秋礼物,但是他对是否加爸妈的微信有点纠结。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也有这种纠结。

    供职于广州某公司的小张今年8月因为出差顺道回了湖北老家一趟,他把自己换下的智能手机给了父亲使用,并且他还教会了父亲使用微信和自己联系。“爸妈现在都觉得这个好,按住就可以发语音。省了不少电话费呢?”小张对记者说:“这玩意其实并不难,很容易上手的。我爸快60了,现在用微信比我还来劲。”

    不加,怕自己发感慨影响父母

    同样是打算送智能手机给爸妈的小王就觉得还是不要加父母的微信了。“我知道可以设置黑名单什么的,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样做怪怪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加了父母的微信,有的时候父母发信息过来但是工作忙来不及回复,家人会担心的。”小王表示用微信这种方式和父母沟通还并不是很恰当。“我时不时的在朋友圈发点东西,有些是我觉得好的文章和图片。有时候可能一高兴了就发一段自己的感受,伤心了也发。这些东西不见得有多么见不得人,但是我觉得还是不要让父母知道为好,毕竟我们做儿女的只想要父母知道我们过得还不错。要是我的情绪影响了父母的情绪可不好。”小王说道。

    小张表示自己加父母微信是经过考虑的。“我当初就想清楚了的,老人一般是不会去折腾这些软件的,都是我给他设置好的。我把他们的朋友圈、摇一摇什么的全部卸载了,并且设置好权限,父母根本看不到我的朋友圈。”

    还有好多纠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