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鸦片沃土金三角的前世今生

 松柏藏书楼 2013-09-13

位于泰国最北部清莱府境内的金三角地标

    位于泰国最北部清莱府境内的金三角地标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以及深加工毒品,是世界主要的毒品产地,而旧时全部是用黄金交易毒品,从而得名“金三角”。   

      为什么金三角是鸦片的沃土?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我们所到的泰国清莱府,就位于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成为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这里是王太后行宫正对着的山峰,风光秀美,人称“小瑞士”

        这里是王太后行宫正对着的山峰,风光秀美,人称“小瑞士”

什么人曾在这里种植鸦片?

“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另外,在“金三角”地区还流传着一个“没有祖国的军队”的故事。说的是国民党残余李弥败退后留在金三角地区,为了生存,开始集体种植鸦片,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加工基地!但因为他们的政治观点是反共的,因此虽然他们很想回到中国,但终究没有实现,因此就成了一支“没有祖国的军队”。

当地的农民

        当地的农民

金三角的涅槃

“金三角”仍蕴藏着许多可憎可恶的秘密,但也显露出可喜可叹的变化。

1988年,泰国王太后在金三角地区创立“雷东(DoiTung)计划”,旨在帮助种惯罂粟的农民改种其他作物,此后罂粟种植近几年在泰国几乎消失殆尽。这里的“鸦片博物馆”(Hall of Opium)就是这个计划的成果展览场所。

同时,王太后还在清莱建立了自己的行宫,去世前每年都坚持来到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及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甚至亲自示范种植过程。

为了帮助当地贫穷的农民,王室和政府在这里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泰国旅游景点之一。

      “金三角”怎样成为毒源地

     “金三角”毒源地的形成已有100多年历史。19世纪三次英缅战争(1824—1826、1854、1885—1886)后,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为攫取巨额利润,英国殖民者首次将鸦片种植、生产技术带来,强迫当地人大规模种植罂粟,加工成鸦片后销往中国和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从而植下了烟毒的祸根。1948年缅甸重获独立时,鸦片种植已遍布掸邦和部分边疆地区。

       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李弥残部在云南战败后退到缅甸东南地区,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占领了掸邦的一些地区作为立足点,着手发展鸦片生产并垄断了毒品交易,使该地区种毒产毒进入第一个高峰期,其鸦片年产量在50年代末已达700吨,占当时世界非法鸦片年生产总量的50%。

      20世纪60年代是“金三角”地区鸦片生产的黄金时期。随着生产、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该地区海洛因纯度日渐提高,数量逐渐增大,部分贩毒组织开始种植、加工并制造大麻及精神药品,染指世界范围的毒品交易,大规模的贩毒集团迅速崛起,先后出现了罗兴汉、坤沙等大毒枭。从60年代末起,随着侵越美军吸毒群体的迅速扩大,海洛因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极大刺激了“金三角”地区鸦片类毒品的种植和生产。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民党残余势力逐渐衰弱,受过国民党军队正规训练的多股民族武装纷纷独立,逐步形成武装割据势力。到80年代末,缅共解体,一分为四,进一步加剧了割据局面,各武装贩毒集团纷纷抢夺地盘和贩毒通道,其中坤沙领导的蒙泰军独占鳌头,占据了毒品交易大部分市场份额,在财力和人力上都得以极大加强。此后数十年,坤沙与缅政府形成对峙局面,几次交锋,双方均无功而返。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坤沙于1996年率部向缅政府无条件投降,第二代毒枭宣告结束。

     “金三角”毒品的地域分布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现在的“金三角”已突破原有范围,地理位置不断北移、延伸至缅北、老北、越北等地区。在整个“金三角”地区,缅甸的毒品生产以缅北掸邦为主。掸邦是缅甸最大的一个邦区,面积约占缅甸国土总面积的1/4,北部与中国、泰国、老挝接壤,长期以来一直在地方武装的控制下,是“金三角”地区最主要的罂粟种植和海洛因生产地。

     “金三角”地区中的泰国部分过去主要是罂粟、大麻的非法种植和海洛因加工制造地。70年代后,泰国政府积极推行“改植计划”,采取强制禁种措施,并加大对贩毒集团的军事行动,使该地区毒品产量大大减少,但目前仍有海洛因秘密加工点,是“金三角”地区重要的海洛因和鸦片出口地。90年代以来,泰国发现有大规模种植大麻的现象,大麻的非法贩运不断增加,非法制造安非他明的情况也日见突出。

      “金三角”的老挝部分,过去一直种植和加工鸦片,近年来转向海洛因的加工制造,形势日趋严峻。境内武装贩毒集团实力强大,活动猖獗。其毒品流向也由过去主要向泰国出口,转为近年来通过缅甸、越南、中国、柬埔寨运出的居多。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种类

     “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生产在60年代和70年代及以前一直以鸦片为主。60年代末,该地区的鸦片年生产量为1000吨,70年代末为1200吨,80年代末为1500—2000吨。80年代中期后,由于海洛因的吗啡含量及毒性、刺激性大大高于鸦片,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海洛因的体积和重量又比鸦片大大减小,“金三角”地区的制毒者开始在生产鸦片的基础上精工提炼海洛因,并从欧美引进先进设备、配剂和加工技术,不断提高海洛因的提炼技术和纯度,使“金三角”逐渐成为以出产海洛因为主的毒品中心。进入20世纪60年代,“金三角”地区在生产鸦片、海洛因、吗啡等阿片类毒品之余,开始了大麻的非法种植,并在精神药品需求量增大的刺激下开始非法制造精神药品。尤其是90年代后,随着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苯丙胺类毒品滥用的不断蔓延,“金三角”地区又开始大量制造冰毒、“摇头丸”等毒品。我国目前截获的该类毒品大部分来自“金三角”地区。

       金三角,一块中毒百年的沃土

       在希腊神话里,死神有一个儿子——一个手持罂粟的男孩,名马非斯(Morphine),他是睡神。罂粟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催眠”,在死亡与安睡之间插着罂粟,金三角这块被“催眠”百年的土地,始终与这种集美丽、邪恶于一身的花朵相伴。 

      鸦片经济由来已久

       罂粟属于罂粟科草本植物,可以提取鸦片、吗啡、海洛因等多种毒品。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公元前1500年前后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唐代称鸦片为“底野迦”或“福寿膏”,完全是一种“舶来品”。罂粟花主要用于观赏,鸦片也仅限于药用,而且数量有限,因为医生们当时就提出警告:“其治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

      18世纪70年代,葡萄牙人首开鸦片贸易,但规模不大;1757年英国占领印度,并在1780年由东印度公司取得了印度鸦片总代理权,鸦片输往东方的数量迅速猛增,由此也拉开了西方殖民者在亚洲贩毒和种植罂粟的序幕。

       19世纪初,英国控制了印度后,为扩大对亚洲的控制加强其与法国争夺势力范围的能力,准备从西南入侵中国,将印度、缅甸与中国的长江流域连成一片。为此在1824年至1885年的60多年时间里,英国殖民统治者连续对缅甸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最终侵占缅甸全境,使缅甸沦为英属殖民地。

      1824年3月,英军入侵缅甸开始了在缅甸的殖民统治,第一个将罂粟的种子撒向了金三角。

       美丽的萨尔温江以及中国的怒江流域是出产上好鸦片膏的绝妙地方。1886年1月英国吞并缅甸全境后,强迫掸邦人民大规模种植罂粟,鸦片产量亦十分可观。早在1824~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英国刚开始侵入缅甸不久,东印度公司便把大量的罂粟种子运进了掸邦,强迫缅北山区各少数民族种植罂粟。出于所谓“医药”用途,英国通过在印度的公司收购这种“医药原料”。

      许多“绅士们”亲自上山,来到原始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传授着种植方式极为简单的交易“产品”,他们最终说服了山民开始大面积播种,并夸大了鸦片在缺医少药的山区的重要性。很快,山民们对此产生了依附情况,加之收购渠道的畅通,于是大量鸦片通过英国人的西印度公司行销到全球各地,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军舰一道叩开了中国晚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打了一场有名的“鸦片战争”。

      此后,罂粟花便在掸邦地区一直盛开,到1948年缅甸重获独立时,鸦片种植已遍布了整个掸邦高原和中国、泰国、老挝部分边疆地区。鸦片最终成为缅北多数山地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经济,为日后金三角的形成打下了深深的经济的基础。

       商人们为了抢购鸦片,往往采取预付定金的方法,同时也向种植者提供优良的罂粟品种。农户们生产的鸦片,既可以拿到集市上销售,也可以等着商人前来收购,还可以直接用鸦片交换日常生活用品,这使他们对鸦片的依赖越来越强,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鸦片生产、贩销及其带来的暴利吸引了更多的西方贩子往返穿梭于“金三角”地区,抢购鸦片,并形成了贩毒团伙,明争暗斗,杀人事件时常发生。英国殖民者和当地土司头人勾结,既收取罂粟种植者的鸦片生产和销售税,也向外来商人收取鸦片经营和保护税,成为鸦片生产和经营中的最大利益获得者。

      1893年,法国入侵老挝,把掠夺来的许多土地用来种植罂粟,也在金三角地区播下了罪恶的种子,据相关资料记载,在老挝播种的罂粟种子是从缅甸传过来的。最初,以山地少数民族零星种植为主。1893年,老挝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后,法国殖民主义者看到英国人在缅甸鸦片贸易中攫取的巨额利润,迫不急待地在老挝的土地上推行开来。老挝南塔、波乔两省的苗、瑶、拉祜、阿佧等民族开始大规模播种罂粟。

       其间,法国殖民者为了鼓励山民的种烟积极性,专门组织了实力雄厚的商人收购鸦片,而后将这些鸦片贩运到印支地区及世界各地牟利。 

       鸦片贩子们采取建立鸦片种植基地的办法,并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辅导。有时,他们向烟农预付种子和粮食钱,以刺激山民们的种烟热情。

       二战后,法国看中老挝、越南的土壤适宜罂粟生长的条件,在印支半岛大肆推广鸦片种植。后来,远隔重洋的美国佬对这里也馋涎欲滴,效仿法国人在金三角一带扶持鸦片生产。

       到了本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人填补了法国人在印度支那遗留下来的“真空”,帮助南越西贡政权作战。美国政府如法炮制,派遣中央情报局官员,帮助老挝上寨山地民族(主要是苗族)中的反共酋长们训练、组织武装,发给精良武器,拉他们打共产党。但是,只有在美国答应购买对方的鸦片之后,才换取了山地民族的支持。最初,美国把收购的鸦片运回国内提炼成麻醉药品,供医疗部门使用。但为时不久,就供大于求,无力“消化”了。于是,美国干脆撕下人道主义的面纱,与毒枭合作,转而向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地区推销。这样,在东南亚地区就陆续出现了许多贩毒集团。它们在鸦片收割季节,麋集“金三角”,疯狂收购。而在越南作战的美国士兵为了寻求刺激,也大量吸起毒来。而且除本身吸毒外,还利用种种条件把毒品夹带回国。一时间,越南的西贡竟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毒品集散地。

       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整个金三角地区迎来了毒品生产的大发展时期,毒品年产量超过了1000吨,缅甸国内民族战争和缅共时代,出现了鸦片将军罗星汉,之后金三角又进入坤沙时代。制毒技术也明显提高,将鸦片深加工制成能产生高额利润的海洛因。毒品种类从鸦片、黄皮、吗啡、3号海洛因发展到了纯度达98%的4号海洛因。1992年,金三角的鸦片产量已突破2500吨,占当年世界鸦片产量的一半以上,可以说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金三角的鼎盛期,金三角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毒品基地。

        金三角的变迁

       “金三角”有多大?

       传统意义上的"金三角"位于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从最开始缅、老、泰三国交界处的等边三角形,逐渐演变成现在包括缅甸、老挝、泰国、越南在内的更大的“金三角”,它形似一个直立长三角形的宝塔。

     金三角形状变化的最显著特征在于塔身的百分之七十已进入缅甸。近15年,缅甸北部已成为金三角最重要的毒品产地,1996年,缅甸的鸦片产量已超过了整个“金三角”区域产量的80%以上。越南的某些港口目前已成为通往西方国家毒品的必经之路。 

       金三角成因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和夜赛河交汇处冲积形成了一个三角洲,湄公河从中国西北的青海径直向南流去,穿过了中、老、缅、泰、越及柬埔寨,全长4009公里的河道形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产生大片交通死角。使得金三角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较少,加上地形、地貌和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这个区域众多民族的生存繁衍,还有各式各样的割据势力、区域力量或民族武装创造了极好的生存和回旋之地。

        复杂的地理、纷繁的民族、武装割据的力量,为在这里上演的种种神秘的故事搭造了一个极佳的舞台。

       金三角的毒品产量

       一种相对公认的说法是金三角是全球20%鸦片的供应源头,而每年经过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却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两年的消费量。

       目前,全世界鸦片产量高达4850吨,世界市场上鸦片需求量的87%产自阿富汗。虽然遇到干旱,阿富汗34个省的罂粟种植面积仍达13.1万公顷,产量仍有上升。与此同时,素有“金三角”之称的泰国、老挝和缅甸三国接壤地区的罂粟产量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