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鹅口疮与口腔溃疡的不同之处

 要爱达希 2013-09-13

 鹅口疮和口腔溃疡都属于口腔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且鹅口疮和口腔溃疡从表面上看还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相似之余,其症状、病因的不同,也就导致其治疗调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症状的不同:

     鹅口疮又雪口病、白念菌病口腔中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斑点状的乳白色假膜。这种假膜常出现于脸颊内侧黏膜、舌头表面、上腭等,而且容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初期没有不适症状或白色斑点,只是进食时会出现痛苦表情。严重时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若不及时治疗,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而口腔溃疡分轻型、重型和疱症型复发性溃疡。轻型复发性溃疡起病初期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便可以形成直径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的、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盖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呈红晕状具有有较剧烈的烧灼痛。重型复发性溃疡初期与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相似,直径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黏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似“弹坑”。溃疡底部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常出现与嘴唇内侧或嘴角黏膜,并以单个出现较多。疱症型复发性溃疡则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之多),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病因的不同: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通常是口腔卫生不到位或者接触被感染的食物、衣物、玩具、奶头等交叉感染,长期食用抗生素,造成体内菌群失调,也容易感染白色念球菌。而口腔溃疡的发病因素很多,比如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力降低、熬夜、压力大、上火、失眠、遗传、挑食偏食、营养缺乏等等,都可能导致出现口腔溃疡。

 

患者年龄的不同:

     鹅口疮常出现于2岁以内的宝贝,尤其营养不良和体质弱的宝贝更容易感染白色念球菌;而口腔溃疡则常发于10-30岁的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这与这个人群的工作学习压力大,偏食、挑食有很大关系,而长期不爱吃蔬菜的宝贝也可能因营养缺乏出现口腔溃疡。

 

治疗调理方法不同:

    不管是鹅口疮还是口腔溃疡都会影响进食,所以,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并接受相关治疗很重要。其次注意口腔以及宝贝的饮食卫生,合理给宝贝安排饮食,避免营养不良的出现,尤其要注意多给宝贝安排新鲜的蔬果,能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利于体质的增强和感染、溃疡处的恢复;多带宝贝到户外活动可增强宝贝的体质,减少感染和溃疡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