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澜访谈录:我不是“铁”榔头

 雪球儿. 2013-09-13
 
杨澜访谈录:我不是“铁”榔头
 

杨澜访谈录:我不是“铁”榔头 - 杨澜 - 杨澜

杨澜与郎平合影

 

  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在解说世界杯女排锦标赛时,赋予了郎平“铁榔头”的称号。作为缔造“五连冠”的女排队长,郎平和中国女排,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在这几十年中,无论是当运动员还是当教练,她一直在球场上,不遗余力地和队员们一起摸爬滚打,然而,她真的是一把无坚不摧的铁打榔头吗?

 

  在采访中,郎平讲述了几十年来她的运动生涯。从运动员到教练,从国内到国外,从球场到家庭……很多人只看到了聚光灯下,郎平的精神抖擞和神采风扬,殊不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她还是运动员时,就曾因超负荷的训练强度在厕所里晕倒。90年代后,她当上了教练,却依然不轻松,除了日常繁重的训练和比赛,她还时不时给自己加码,半夜起来看录像,研究各国强队的打法。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她甚至因为心脏病而突然晕倒。


  今年,已过知天命年龄的郎平,又重新挑起了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重担,将几亿中国人的期望,扛在了自己的肩上,期望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很多像她这个年龄的女人,已经退休在家,带着孙儿孙女,悠闲地享受着天伦之乐。郎平,她不仅要透支巨大的体力,还要与远在美国,最为牵挂的女儿白浪分隔两地。其实有时候,体力上的负荷也许还能忍受,但是精神上的隐忍却更为煎熬。美国和中国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相隔2万公里,这一别又是好几年,横亘在母女之间的时空距离,何其遥远!


  因为多年执着于球场,以队为家,郎平坦言,自己家也不像家了。1995年,郎平感情触礁,与丈夫白帆离婚。在节目中,郎平以及她身边的朋友,也谈到了她的个人情感问题以及与女儿白浪之间的情感故事。


  郎平的粉丝群,她的铁钉们,一直推崇并且试图复制郎平的人生故事,成为可供人们拷贝的励志心灵鸡汤。然而实际上,郎平的每一步都充满风险,如果说她获得了十分的成功,那也是她首先付出了十二分的艰辛和牺牲。


  节目中,杨澜问郎平“你觉得当年所提倡女排拼搏的精神,今天看还有意义吗?”。郎平答道“其实拼搏精神不是说你拿到了冠军你才有拼搏精神,就是整个实施的这个过程,其实它就是一个拼搏的过程。”


  为郎平鼓掌!不是因为她有多“铁”,多坚强,而是因为她在经历了那么多辛酸,茫然,纠结,失落后,还能继续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