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分型操作(2)

 厚德载志 2013-09-14
“山”字形顶底结构:所谓山字形就是一个起伏的过程,一而再,再而三,三而歇。

    投资者的心理折射出自心的贪嗔痴疑慢,在股价上对应的走势是:

再谈顶底分型操作法(二)

(图来了补上,反过来看就是底分型,嘿嘿)

    第一次的高点是近期的新高,是投资者对股价的追涨形成的。第二次的上攻肯定在小级别中如五分钟或者一分钟的级别中的走势,产生一个高点的走势背驰,这是第一类卖点。第三次的上攻受获利、解套的筹码的抛压,以及投资者对价格上涨产生的疑问影响,使得投资者对前高点产生恐惧心理,直至犹豫卖出,形成了第二类卖点。这就是“山”字形的顶形成的过程,同理底分型也是如此的。

    山字左边好比人第一次爬山过的一个山头,第二次的回落后(下山)心理的预期、希望,又促使人们越过了一个更高的山头。但是第三次的回落(又一次下山),造成了人的劳累、疲乏、情绪低落,以及对中间最高山头,爬过后的心理压力,造成了第三次的这个次高点。对于大级别的操作者来说,此时应该把握住这中间高山的背驰一类卖点和第三次的次高点的二类卖点及时处理。这就是股市谚语:“市场永远给投资者二次机会”。

    对于这个”山“字形的顶分型,缠师说过还有一个中继顶分型产生的过程:这个中继顶分型的形成过程也是参与市场的投资者的对股价预期的又产生的心理变化(经过一夜的思考)。但是这个投资者心理的变化又在小级别中产生一个中枢、中枢的扩展,直至形成突破后的三类买点(小级别中)。对于一个合格的钢铁战士来讲,这个买点是不会放过的。那么好了,这个中继的走势在小级别中会产生一个上涨段直至突破这个顶分型的高点,在大级别中形成了笔、线段的延伸,继续生长。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中继顶产生后的上升,在投资者的心理中造成了一个负面的心理影响因素,使投资者降低了对价格的预期,肯定会在这个大级别的这个新的上升走势中产生与本级别的前次上升走势发生背驰,这个背驰生长出点的顶分型,那就100%判定形成真正的顶分型的几率大了,同理底分型的操作也是这样的。

    对于一个小级别转大级别的过程,如果是大级别的操作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中继的顶分型搞一个漂亮的差价。对于运行在五天均线的顶分型的真正形成就看是否有效跌破五天均线。有效跌破后离场,干别的去就是了,出现底分型再回来,嘿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