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馬來語、英語:Kuala Lumpur,舊稱州府地)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常被簡稱為「KL」。[3]據2012年統計,該城市面積達243平方千米(94平方英里),人口約有160萬人。[3]大吉隆坡也稱為巴生河流域,是一個有720萬人的大都會區,[4]也是馬來西亞人口和經濟成長最快速的都會區。 吉隆坡位在馬來半島西岸,為雪蘭莪州環繞。[5]吉隆坡划轄於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為马来西亚三个聯邦直轄區之一,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6]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國會所在地,馬來西亞國家元首的官邸-國家皇宮也位在於此。吉隆坡曾經是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和马来西亚联邦法院所在地,但已於1999年遷往布城,[7]部分行政部门(如国防部)仍位在吉隆坡。吉隆坡是首都也是重要大城,是馬來西亞文化、財政與經濟的重心,被評為全球城市。《外交政策》公布2010年全球城市指數,吉隆坡位居第48名,[8]經濟與社會改革相關的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數則位居第67名。[9] 1990年代起,吉隆坡陸續舉辦多場國際體育賽事、政治與文化活動,如1998年的英聯邦運動會與一級方程式賽車巡迴賽。此外,高聳的國油雙峰塔是吉隆坡的著名地標,象徵馬來西亞未來的發展繁榮。 歷史[编辑]吉隆坡在1857年建立于鹅麦河与巴生河的交汇处,此乃吉隆坡的马来语名的由来(Kuala意指河口,Lumpur意指淤泥,原意为泥泞河口)。当时,雪兰莪州皇族拉查阿都拉雇用華人礦工在巴生谷开採锡矿[10],於是礦場成為貿易聚集之處。 錫礦開採者之後落腳於安邦[11],合夥組成工人組織[12]。客家族群為主的海山會和福建族群為主的的義興會為兩大華人組織,經常為了錫礦利益產生鬥爭。[12]由於鬥爭不斷,礦場因而停工,促使當時統治雪蘭莪馬來聯邦的英國殖民政府指派甲必丹(意指華人領袖)掌管馬來西亞。[13] 吉隆坡早期面臨許多動亂,如雪蘭莪內戰、瘟疫以及頻繁的大火和水災。[11]1870年代左右,吉隆坡第三任華裔甲必丹叶亚来被推選為領袖,促進此城鎮的發展和繁榮,吉隆坡因而發展為興盛的礦城。[14]1880年,雪蘭莪州的首府因策略性考量,自巴生河遷往吉隆坡。[15] 1969年5月14日種族動亂迄今[编辑]1957年,吉隆坡成为刚从英国独立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当时,首任首相东姑·亚都拉曼在吉隆坡的独立体育馆(Merdeka Stadium)宣读独立宣言。1974年,吉隆坡从雪兰莪割让出来成为联邦直辖区 人口统计[编辑]據2000年的統計数据,吉隆坡面積達243.6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479,388,連同巴生河流域的人口约有400万。 吉隆坡是华人的主要传统聚居地之一,到70年代时华人仍占吉隆坡人口的多数,现在华人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42%,为当地主要族裔之一。华裔之间多以华语、英語和粤语交谈。 交通[编辑]吉隆坡国际机场(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或简称KLIA)位于吉隆坡以南约50公里处。该区属于雪兰莪州的雪邦。IATA机场代码是KUL。用吉隆坡機場快鐵(KLIA Ekspres)从机场到市中心之吉隆坡中环广场中央电车站只须28分钟。 城内公共交通包括區域鐵路(KTM Komuter)、巴生河流域輕快鐵系統(RapidKL Rail)、吉隆坡單軌火車(KL Monorail)等电车系统,以及数个巴士与出租车服务。 旅游景点[编辑]
这座大厦建于1897年,以容纳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几个重要部门,但别具摩尔色彩更冠上铜光闪亮的圆屋顶,并拥有40公尺的大钟楼,是吉隆坡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许多重要活动的举办场地,例如8月31日的国庆日大游行和迎新年的盛会等。目前是最高法院所在地。
独立广场坐落于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对面,面积约8.2公顷。在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国旗开始在此飘扬,象征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现该升旗地点则矗立着一支高100英尺的旗杆,以纪念这个历史时刻。广场对面的另一端,是一个旅客休息处,喷水池旁屹立着一排柱廊,还有百日菊和万寿菊组成的花海。广场下面的Plaza Putra则是一座集美食、休憩和娱乐于一体的地下街。
阿布瑟曼酋长故居是马来西亚文化遗产基金会属下的文化机构,建于1925年,仿照英国都王朝式的建筑。花园中央有一座特摩尔原居民社区建造的竹舍和一间经过修复的马来式木屋,此木屋原本是吉打州一位酋长的故居。建筑物全部通过马来传统雕刻修饰,反映当时三十年代初的建筑雕艺,里面展示婚礼服饰与妆物。有导游与记录片描述建筑物修复过程。此处经常有主办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会,拥有一家礼品店和一所参考图书室。
这座以教堂为独特风格的现代设计,表现出回教艺术、书法、知识和装饰的传统美感。最令人瞩目之处则在于其层叠的伞状屋顶,象征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雄心和抱负。其高尖塔高73公尺。国家回教堂是吉隆坡回教徒常去的主要祈祷的场所。
新落成的国家体育中心占地200英亩,位于武吉加里尔(武吉乃山巅之意),建有国家体育馆、太子体育室、国家游泳池、国家曲棍球市以及国家壁球室。第16届吉隆坡共和联邦运动会就在此体育中心举行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全部项目。入口正门饰上马来传统雕刻艺术物。
位于国家体育中心之北面,也是1998年吉隆坡共和联邦运动会纪念园。主要的建筑物有国旗大厦、中央大厦,此幢大厦也特别展示全部参赛国之历史与资料。此处最高的大楼为美景大厦。园中有人工湖一个。
家庭公园建有两个橄榄球场及藤球场、沙滩排球场、篮球场以及儿童游乐场各一个。其他设备有浴池、更衣室、食摊、回教祈祷室、童军露营场地,而且具有障碍与耐力活动基本训练器材。
沿河建设以康乐为主题的园艺花园,种有许多树木,偶见供体操的小亭,适合轻运动或休闲散步。可乘轻快铁抵达到武吉加里尔车站。
建于1910年的火车总站是另一深受摩尔式建筑风格影响的历史性建筑物。曾在1986年进行大规模装修,以便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空调享受和现代化设计。以前,乘客可从这个火车站前往马来西亚半岛西岸的大多数城镇和东岸的道北(Tumpat)也可直达新加坡和泰国。自从吉隆坡中环广场(KL Sentral)在2001年开始启用后,它的首要火车站地位已经被取代了。目前,它是电动火车服务的其中一站。
国家剧团和国家交响乐团的常驻场所,国家剧场也重负发展马来西亚各形式的舞台艺术。建筑设计特别注重实用,具有最先进的器材,尚保存国家文化的特色和马来传统设计艺术。这里经常举办戏剧、舞蹈及音乐表演。
这座蓝色屋顶的天文馆坐落于吉隆坡湖滨公园的一个山冈之上;设有放映太空节目和电影的电影院;大厅永久展出许多关于太空科学的展品,其中包括亚利安IV火箭推进器,即其中一个将马来西亚第一枚人造卫星Measat发射进入太空的推进器。在月圆和晴空的日子,可用其天文台内的寸直径望远镜观察天体动能,天文馆还包括一个太空主题公园,园内放置了许多古代天文仪器的复制品。天文馆由一个行人天桥连接,可通往国家博物馆。
位于Perdana路,是吉隆坡最受欢迎的公园。公园围绕着两个湖来设计,其热带公园占地91.6公顷,是市内的绿洲,还设有雕刻艺术廊、创意主题公园和雨林。 湖滨公园的景点包括:
园内种植的兰花超过800种,其中不乏外国品种。周末还有花束和其他植物出售,花农可提供传授栽花艺术和窍门的咨询服务。
木槿花号称热带花之后,园内拥有超过500个品种,其中包括俗称;大红花;的红色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即马来西亚的国花。
面积为2公顷,圈養了一群来自荷兰的梅花鹿和马来西亚雨林区的鼠鹿。
当局广植了超过15000种树木创造出一个热带雨林的境界,有超过6000只蝴蝶,還有一个蝴蝶幼虫培育园和繁殖区。
是亚洲最大的飞禽公园之一,超出5000只鸟儿住在这里,90%为本地鸟类,10%则是从海外进口的。
这座由著名雕刻大师Felix de Weldon设计的黄铜纪念碑,高达15.54公尺,建于1966年,以纪念与马来亚共产党武装斗争时期为国牺牲的英雄;也是全世界最庞大的独立雕刻品之一。
公园座落于国家纪念碑之下,当中有不少由多位东协区域优秀艺术家创造的得奖杰作。
位于湖滨公园边缘的国家博物馆是大馬国内主要的博物馆。此设计乃依照古典马来建筑风格。内有许多个展览厅以深入浅出和有趣的布局,帮助旅客透视马来西亚的历史、政治发展、文化、经济、艺术和动植物等。博物馆的露天范围还有各种静态展览品,包括旧式火车头、老爷车和一座仿古马来宫殿。
在巴生河及鹅唛河交汇点,建于1909年,是吉隆坡市最古老的回教堂,以优雅的拱门穹顶见称,体现摩尔式建筑。
坐落于皇宫路的一座山丘上,市中心之旁,其内青草遍地,鲜花满园盛开,许多宫室应酬、宴会和庆典活动也在此进行。此外,每天游客都可到此观看皇宫守卫的换班仪式
位于吉隆坡酒店区附近的咖啡山(Bukit Nanas)上,这座高421公尺的混凝土塔,是亚洲最高也是全球第四高的塔。吉隆坡塔也是电讯、电台和电视转播的通讯塔。
88层的国油双峰塔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两座独立塔楼,距地面452米。这辉煌的建筑设计灵感来自回教的Five Pillars,也是超现代化“吉隆坡城市中心”(Kuala Lumpur City Center)计划的主要部分,塔楼内部有一个国油管弦乐礼堂,即马来西亚爱乐管弦乐团(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及国油表演艺术团的大本营。
占地20公顷,由已故罗伯托?马克斯(Roberto Burl Marx)原创精心设计,镶嵌细工,是繁忙的城市居民忙里偷闲的一个空间。此公园也是一个植物区系,搜集约有1900种本地的树木与棕榈种类,为公园提供一个物种多样性的集合区。园里的雕塑、壁书以及Suria KLCC购物中心外侧的游憩场有两座喷泉,呈现“池塘交响音乐”。
国际水平的国油画廊位于Suria KLCC,是国家石油公司欲建设世界级的美术馆的一个意向,同比邻的国家石油公司管弦音乐厅相辅相成,空间的设计是其主要景点,用途多样化。画廊分为三部分:主要画廊、侧馆与试验美术市,可方便同时进行多项展出。
这座是马来西亚首间演奏古典音乐的场所,设计取型19世纪风行欧洲的椭圆鞋盒型音乐厅造形,综合马来西亚传统与现代设计艺术,可容纳885 人,包括正厅包厢座位、20个第二楼与第三楼豪华厢座。
这座1935年的建筑物原本是著名商人余东施的住宅,二战期间,曾是英军的战时办事处和日军的总部,后来则成为马来亚首次召开国会会议和数位最高元首举行登基大典的场地。在1988年装修后即做目前用途,即一个服务全面的旅游咨询中心,而且设施完善齐备,内有表演展览厅礼品店和餐厅等。
屹立于吉隆坡市西北面(Bukit Kiara)区的一座山冈上,占地8公顷,风景优美,于1996年成立,以促进人们对科技的了解和兴趣。其外观有如截开的椎骨,并冠以圆形屋顶,非常瞩目。多座展览厅的展览主题都十分吸引,包括环境旅程、发掘的途径、未来世界和思考机器等。
位于吉隆坡东北面13公里处,内有大约200种动物、飞禽、爬虫;水族馆则有80种海洋及淡水生物。在其广阔的范围内还设有一个海狮馆。园内还备有小火车供儿童乘搭。
坐落于Jalan Lembah Perdana 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内,收藏着许多主题画廊,里面有多种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设计模型,如泰姬陵、伊斯过阿都卡里教士清真寺及阿末尔蒂摩伊斯兰文献,其中包括30种明朝的Judz古兰经
这幢历史性建筑原本是繁忙的湿菜市场,现在是许多特色商店的集中地,售卖如老爷钟、珠宝、木雕、蜡染布料、锡器、玉树和吹玻璃纪念品等。在艺术坊内,旅客还可以光顾绘画师,或看看吹玻璃技师表演,以及认识蜡染匠技藝;也可选择一家餐馆休息,并品尝本地或西式美食。每周末下午7时半都有文化表演。
茨厂街即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富有华人生活区的独有风格。此多姿多彩的街道上有许多商店、餐馆或小贩摊子,货品种类由布料至中草药,还有许多中餐馆,提供多种乡土地道美食。
乐圣岭天后宫坐落在吉隆坡的边界,接近雪蘭莪的八打灵再也。它由雪隆海南会馆所一手筹备和创立,1989年9月3日开幕[18]。 那里主要供奉着天后娘娘,每逢华人佳节时,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是街头艺人、街旁商贩和商店集中的地区,因有一座印度回教堂而得名。沿街的商店可以买到印度黄铜油灯、银餐具、玻璃金镯和金饰等。
位于Conlay路的手工艺品中心云集了本地最著名的手工艺品公司和品牌,可在此買到精美蜡染服装,各种家庭装饰品或纪念品。在该中心的地面层,旅客还可尝试自己用染料和蜡制作的蜡染创作。另一端是一个艺术家的天地,可观赏他们创作,也有画作可供选购。
坐落于吉隆坡南端蕉赖区康乐花园,为马来西亚最长的夜市场之一。可以在此购买到各式各样的食品与物品。其中著名的有亚三拉沙、臭豆腐、炒粿条、乌达乌达等著名食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