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成“合流”,实现幸福最大化

 一杯红酒 2013-09-14

作者:魏小安

核心提示:在全民休闲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已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休闲行为普遍化、休闲生活常态化、休闲市场全球化、休闲通行便利化、休闲消费个性化和休闲选择精准化。政府部门关注的中心应是调结构、稳增长、促就业;关注的亮点是城市品牌、地方品牌;关注的重点是大型项目、高端项目、文化项目和市场项目等。

在全民休闲时代,我国旅游业发展已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休闲行为普遍化、休闲生活常态化、休闲市场全球化、休闲通行便利化、休闲消费个性化和休闲选择精准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旅游兴市”兴什么?怎么兴?

在我看来,一是观念,必须树立新型发展观;二是方式,走集约型发展之路;三是机制,形成合理的推进体制和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四是品牌,创造新的目的地品牌以及产品品牌;五是功能,全面发挥旅游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面大的特点,形成全面功能;六是质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七是生活,使旅游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形态,通过旅游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的具体化。

用一句话说,就是必须超出旅游认识旅游,超越区域发展区域,超越时代理解时代,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大旅游,必须构建起全面的休闲体系:首先,部门与部门进行交融;其次,加快文旅融合,让历史变得时尚,让文化变得可亲,让自然可以接触,让旅游进入生活;再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要全面跟上。

发展旅游业,洛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自然资源。从发展现状看,洛阳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正式迈入“3000亿元俱乐部”,发展进入快车道;从城市区位看,洛阳是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市场东张西望,产业东拉西扯,发展东奔西走”;从旅游业发展现状看,洛阳以每年7000余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国上游位置。

然而,洛阳旅游业发展却不发达。洛阳人均旅游消费量仅为发达地区的1/3,全国平均水平的1/2。原因在于:产品多,差异不足;模式旧,市场不足;建设猛,对应不足,导致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花钱机会少。

怎么办?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横向从单一到复合型,纵向从单薄到层次化。

史是城之根,文是城之魂,房是城之体,水是城之容,绿是城之装。洛阳发展旅游业,一定要突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对整个城市进行完整的艺术设计,构造景城,处处是景,触景生情。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打造客源集散地、消费集中地、文化吸引地和品牌体现地等。

如果说“无中生有”是深圳,“有中生好”是上海,“好中生优”是杭州,那么“优中生特”的最大希望则在洛阳。洛阳应以中国新兴休闲度假目的地和世界新型文化生态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把自身打造成环境高地、度假胜地、农业新地、养生净地、运动乐地和文化福地。

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旅游之基,环境是旅游之根,质量是旅游之本。

作为旅游从业者,应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视文化的挖掘,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比环境工作者更重视环境的绿化与美化,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视文物的保护。

同时,政府部门关注的中心应是调结构、稳增长、促就业;关注的亮点是城市品牌、地方品牌;关注的重点是大型项目、高端项目、文化项目和市场项目等。

具体落实中,一是需要“大对大”,即出大思路,成大格局,谋大地位;跨地区联动、多部门合作,借助其他优势,形成自身优势。二是突出“公共性”,以扩大内需为主导战略,以改革开放为主线,抓四个方面,即要素市场化,发展社会化,运行智能化,推进国际化。

旅游需求无穷尽,旅游行为无框架,旅游资源无限制,旅游产业无边界,为实现旅游产业大跨越大发展,就要“坚持政府主导形成热潮、企业跟进形成热点、市场需求形成热流”,进而实现幸福最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