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新:西方试图掩埋阿提拉匈奴征服罗马史

 指间飞歌 2013-09-14
何新:西方试图掩埋阿提拉匈奴征服罗马史
【按语】
来自亚洲的黄种人匈奴摧毁了罗马帝国,这对于崇尚种族主义的近代西方人愈来愈是一段难以接受的历史。在19世纪以前的西方史学中,对此尚能较为客观地叙述。特别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启蒙历史学家吉本的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对匈奴人的起源,如何被汉武帝驱逐到中亚和欧洲,以及匈奴在西方的再度兴起和扫荡摧毁罗马帝国,都根据西方古代史料有详细记述。

但是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编著的世界史,则努力淡化这一历史,经常对此历史一带而过或者讳莫如深。而把罗马帝国的毁灭,归于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等日耳曼系蛮族,试图掩埋自亚洲西进的黄种人匈奴引发欧洲的民族大迁移运动,以及摧毁了罗马帝国的史实。
甚至有人否认欧洲史料中的huns就是匈奴而将其改名为匈人——把匈人说成来历不明甚至伪造为白种雅利安人。同样可笑的是,对于横扫欧亚的成吉思汗,西方史界近年也有人试图把他的皮肤染成白色的。

愚蠢跟风的中国史界,不学无术而且数典忘祖,一直在充当西方学术的学舌鹦鹉。所以在中国,几乎没人知道——被西方和西奴大吹特吹的罗马帝国,正是被汉武帝击败的匈奴人西去后所摧毁的。更几乎无人知道匈奴曾经建立过一个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横跨欧亚,幅员远远超过罗马帝国和此前亚历山大帝国的匈奴大帝国。在西方编撰的“世界征服者名录”中也没有阿提拉的名号。

事实上,公元5世纪的罗马官员普利斯库斯(Priscus)在公元448年曾经作为使者进入阿提拉的营地,期间他记述的《出使匈奴王廷记》,成为了众多描述匈奴人及其领袖阿提拉的书籍中,最为准确、直接及详细的著作之一。
无知愚昧的中国学界至今无知于此书,但此书却无法被掩埋。此书提供了大量有关匈奴皇廷内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证明匈人就是来自亚洲的匈奴。
     以下是《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对于阿提拉及其帝国的记述,立此存照。

《不列颠百科全书》:
扫荡征服罗马帝国的匈奴皇帝阿提拉


主题: 阿提拉

来源:《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2010版(第2册第40页)

 Attila 阿提拉(?—453)绰号“上帝之鞭”。匈奴王(434453在位,与兄布莱达共治至445),进攻罗马帝国的最伟大的蛮族统治者之一。

匈奴是来自中亚北部的一支游牧民族,自4世纪起征服了欧洲的大片地区。阿提拉与其兄布莱达所继承的帝国似乎已经从西方的阿尔卑斯山和波罗的海延伸至东方的里海沿岸。

阿提拉帝国横跨欧亚
匈人帝国,从中亚大草原到相当于如今的德国,从多瑙河直到波罗的海
《不列颠百科全书》:征服罗马帝国的匈奴皇帝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435439年阿提拉的活动不甚了解,但他大概一直在对北方或东方的邻族进行征伐。
441年,当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忙于边界战事而无暇他顾的时候,阿提拉对东罗马帝国的多瑙河一线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他攻占了包括辛吉杜努姆(今贝尔格莱德)在内的许多重要城市,将其夷为平地。
443年阿提拉再次发起进攻,首先占领和摧毁妇瑙河上的一些城镇,然后长驱直入罗马帝国腹地,直至纳伊苏斯(尼什)和塞迪卡(索非亚),将两地化为废墟。

此后,阿提拉挥师指向君士坦丁堡,占领了菲利普波利斯。他击溃东罗马帝国的主力军,兵临君士坦丁堡南北两面的海岸。匈奴的弓箭手对君士坦丁堡的高大城墙无能为力。因此,阿提拉回过头来,把撤到加利波利半岛的东罗马帝国的残军全部歼灭。随后订立和平条约,强迫东罗马帝国支付所拖欠的贡金6000磅黄金,并将每年贡金增加到2100磅黄金。

《不列颠百科全书》:征服罗马帝国的匈奴皇帝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445年前后,阿提拉害死兄长由莱达,成为匈奴帝国的独裁君主。
447年,他再度大举入侵东罗马帝国,挥师直指欧洲东南部的下西徐亚和莫西亚两省,比第一次进攻更加深入东方。他在乌图斯(维德)河上击败东罗马帝国的军队,然后洗劫巴尔干省,南进希腊,一直打到温泉关。
此后,他与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的外交代表进行谈判,经过3年才签订停战条约。这个条约比443年的条约更加苛刻,东罗马人不但要割让多瑙河以南的大片领土,而且还要继续向匈奴帝国纳贡。
451年阿提拉入侵高卢。这时,罗马大将埃提乌斯与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达成合兵抗击匈奴的协议。阿提拉与联军的决战是在卡塔洛尼平原进行的。经过激烈战斗,西哥特国王阵亡,阿提拉后撤不久即退出高卢。这是阿提拉唯一的一次失败。
452年匈奴人入侵意大利,劫掠包括阿奎莱亚、帕塔维乌姆(帕多瓦)、维罗纳、布雷西亚、贝加莫、梅迪奥拉农(米兰)在内的许多城市。只是由于这时意大利大闹饥荒和瘟疫,匈奴的军队才没有踏平整个亚平宁半岛。

拉斐尔名画:教皇利奥一世投降匈奴皇帝阿提拉
《不列颠百科全书》:征服罗马帝国的匈奴皇帝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大英百科全书:征服罗马的匈奴人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453年阿提拉准备再次进攻东罗马帝国,但他在新婚之夜突然死去。那些埋葬他的遗体和财宝的人都被匈奴人处死,因此始终不知他的陵墓所在。他的帝国由诸子分割继承。

[以上录自《不列颠百科全书》阿提拉条目]



罗马帝国与汉帝国疆土比较示意图:

《不列颠百科全书》:征服罗马帝国的匈奴皇帝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附录1】阿提拉大帝 Attila(匈奴王 433—453年)


  
  匈奴民族在亚欧大草原上的几百年飘荡也许是世界史上最悲壮的史诗,而阿提拉的活动则是这部史诗的压轴大作。


     阿提拉早年曾在罗马为人质,433年同兄长布勒达一起继位为匈奴王,445年在布勒达神秘死亡之后,成为疆域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独一无二的统治者。


     公元432年,匈奴人各部落在鲁嘉(Ruga)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

     公元434年鲁嘉死后,他的两个侄子阿提拉和布莱达(Bleda)便继承了他而统治著匈奴人。之后他们的势力快速扩展,并开始与当时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相讨归还几个在罗马帝国庇护下的叛教部族。

     于翌年,阿提拉和布来达于马古斯(Margus,现波扎雷瓦茨,塞尔维亚境内城市)会见了罗马帝国的代表团,在谈判后并达成一个十分成功的条约:罗马承诺归还叛教部族(这些部族曾经恊助拜占庭对抗汪达尔人),并把以往每年对匈奴人的350罗马镑(约114.5千克黄金)纳贡增加两倍,开放更多与市予匈奴人商人互市,并为每个被俘虏的罗马人支付8个金币的赎金。在签署条约后,匈奴人为巩固和加强他们的帝国,便在君士坦丁堡的边强撤向内陆地区。而狄奥多西二世便藉此机会,建立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并沿多瑙河建立防御工事,增强了东罗马帝国的防御能力。


大英百科全书:征服罗马的匈奴人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在接下来的五年,匈人未有再对罗马帝国进行大规模进攻,而是转而向波斯帝国进攻。但是,当他们在亚美尼亚遭到波斯还击打败后,阿提拉和布莱达便放弃征服波斯。

   公元440年,匈人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东罗马帝国,并屡次侵扰多瑙河北岸的商人市。阿提拉和布来达指责罗马人未履行他们的条约,更声称马古斯的主教亵渎了在多瑙河北岸的匈奴人皇家坟墓,要胁要再次进攻君士坦丁堡。


   阿提拉率领匈人横渡了多瑙河,把伊利里亚地区(今巴尔干半岛西部地区)和色雷斯地区彻底摧毁,其中还包括了省会费米拉孔。匈人一直攻打到马古斯,在此当匈奴人正与罗马人相讨交出主教的条件时,该名主教出逃并放弃了此城。

    狄奥多西二世在汪达尔人的领袖盖塞里克占领迦太基以及萨珊王朝皇帝伊斯特格德二世入侵亚美尼亚后,决定撤除多瑙河沿岸的防御工事,使得阿提拉和布莱达更容易进攻巴尔干半岛。


              公元441年,匈奴人铁骑先后攻陷了马古斯,费米拉孔(Viminacium),辛吉度努姆(Singidunum,今贝尔格莱德)及塞尔曼(Sirmium)等城市,直至翌年狄奥多西二世从北非调回他的军队,以及发行新金币支付军费,才暂时遏止了阿提拉的攻势。在此之后,他认为已有足够力量对抗阿提拉,便拒绝了匈奴人的要求。

    在要求被拒后,阿提拉和布莱达于公元443年再沿多瑙河沿岸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侵占了军事重镇Ratiara,及围攻了Naissu(Nis,尼斯,今塞尔维亚境内城市)。在此两战中,匈奴人首次使用了攻城槌及攻城车等重形装备。然后匈人军队再度横扫巴尔干半岛,沿著Nishava河攻陷了谢尔迪卡(今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菲立普波里斯(今保加利亚城市普罗夫迪夫),留莱布尔尬兹(Arcadiopolis,今土耳其境内城市)等大城市,最后攻至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

    匈奴人虽然消灭了城外的罗马守军,但由于欠缺攻城器具,所以面对着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只能围困该城。

    在长期围困后,狄奥多西二世投降,命皇室使节亚纳多留斯与阿提拉相议和平条约。最终狄奥多西二世与阿提拉达成协议,签订一条更严厉的条约:拜占庭同意赔偿6,000罗马镑(约1963千克黄金)作为早前毁约的惩罚,而每年纳贡增加三倍至2,100罗马镑(约687千克黄金),至于每个被俘虏的罗马人支付的赎金亦增至12个金币。这些条款虽然为罗马帝国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但亦暂时满足了匈奴人的欲望,使他们再次撤向内陆地区。根据约尔丹尼斯(Nishava)及普利斯库斯(Priscus)的著作记载,约于公元445年,即匈奴人撤向内陆地区后不久,布莱达便被阿提拉杀害。在杀害布来达后,阿提拉成为唯一统治匈奴人的君主,并再度将矛头指向东罗马帝国。

 447年,阿提拉兵临君士坦丁堡郊外,迫使东罗马帝国纳贡求和。

     451年,阿提拉入侵高卢(今法国),在沙隆会战中被埃提乌斯率领的罗马——日耳曼联军阻拦于莱茵河,阿提拉的匈奴军队因为后勤问题撤军。以双方投入的兵力而论,此战的规模是欧洲古代史上空前的。


          第二年,阿提拉的大军进攻北意大利,占领了一系列城市。兵临罗马城下。教皇利奥一世出城劝说,罗马同意向匈奴献奉公主,纳币称臣,阿提拉撤围,没有进军罗马。


         453年,阿提拉在与罗马公主成婚的婚宴后暴死。

        阿提拉死后,匈奴王国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匈奴作为一个民族也从此在历史上消失。


[公元5世纪的罗马官员普利斯库斯(Priscus)在公元448年曾经作为使者到阿提拉的营地,他记述的《出使匈奴王廷记》书中这样描述阿提拉的风格: 
“ ……阿提拉为我们准备了豪华的盛宴……用上了十分名贵的银碟用作替我们和他们的使节盛载食物。但相对于我们的奢华餐具,阿提拉自己只用一个木盘。 无论在何处,他都表现得十分温和和简朴:就是连酒杯也是木制的,相对而言我们则使用着各适其适的金制或银制酒杯。 衣着也是非常简朴和整洁:随身携带的佩剑,一对西徐亚(斯基泰,罗马人对匈奴的称呼)式的靴,马辔也没有任何黄金或宝石修饰,与其他的西徐亚(斯基泰)人一样。木制地版上只简单地铺着羊毛席子。 ”  
          普利斯库斯书中还记述了有关阿提拉的“战神之剑”的传说,: 
“ 当一个牧人发现他的牛群里有一头小牝牛跛着脚行走的时候,……他好奇地循着血迹而行,最后被他发现了那头小牛在吃草时不慎踏到一把剑。他赶忙挖出了那剑,并呈献给阿提拉。阿提拉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战神之剑”,认为这是上天指定他要统治世界的象征,并会使他在往后的征战中无往不利。 ”  ]

Mór Than的作品:阿提拉的饮宴

大英百科全书:征服罗马的匈奴人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附录2】

匈奴征服罗马对欧洲历史对影响


《不列颠百科全书》:征服罗马帝国的匈奴皇帝阿提拉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公元 374年,巴兰勃带领第一支匈奴人出现在欧洲的舞台上,那一年,他们灭亡了阿兰国。

公元 454年,阿提拉帝国的领袖,伟大的魔鬼阿提拉突然死在新婚的妻子身旁,那一年,帝国崩溃。如果巴兰勃对阿兰国的占有算是匈奴帝国的开端的话,那么到阿提拉死亡的那年,不过短短 80年。八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是漫长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它是极为短暂的。然而,在如此短暂的岁月里,匈奴人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几乎所有欧洲的蛮族人,都臣服于他们的旗下,这中间包括至今尚很狂傲的日耳曼人。




    不过,这个帝国存在的时间太短,以至于它还没有凝聚成形。它虽然建都在匈牙利平原上,但是,这些都城的建筑,似乎太过朴素,几乎全是木制的建筑,也许这是东方基因的遗传,汉人也喜欢用木头来建筑宫殿。这些木制的城池和宫殿之外,不过是些木制的围墙和栅栏,没有坚固的、用石头砌成的防护,好像他们只是暂时居住在这里,等到他们占据君士坦丁堡或者罗马的时候,他们再离开这里,随手可把它付之一炬。然而,他们没能做到。阿提拉和他的先辈们,曾经多次逼近东西罗马的都城,然而他们都未能真正进入。他们所定都的地方,不过是一个偏僻的地域,似乎不足以充当欧洲的中心。所以,尽管在这里,阿提拉曾经使得多瑙河北的各个蛮族在这里俯首听命,让东西罗马的使臣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带来数不尽的黄金以及放弃征伐的请求。但是,这一切,都如同梦一般,随着阿提拉的逝世,迅速地破灭了。


    阿提拉确实是个伟大的人物,否则骄傲的日耳曼人、拉丁人、匈牙利人、冰岛人,不会对他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把他写进史诗里,永久地传唱下去,至今尚有人在为能拥有他的血统,而争论不休,还有些敬业的学者们,尝试着把查理大帝和阿提拉扯上关系。


    然而,阿提拉掩盖了匈奴帝国的光芒。不错,作为一个征服者,他是极为强大、甚至伟大的。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战胜他,即使是他的儿时密友阿契斯,没有一次战争之后,他尝到失败,他总是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他不是一味求金的莽夫,他对当时最为发达的文明--罗马文明,耳熟能详,并运用这些知识,一次次击溃罗马人的心理防线。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他没有什么划时代的建树,除了他的帝国疆域本身。


    如果要细细考察匈奴帝国在欧洲历史上带来的影响,首先想到的是,匈奴帝国军队到过欧洲很多地方,在每一个经过的地方,都寸草不生,难以修复。接着是匈奴人一次又一次地驱赶已然安居的蛮族人,阿兰人、哥特人、瑞维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勃艮底人,甚至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都被迫离乡背井,在欧洲大陆上四处流窜。多瑙河、莱茵河、南俄草原、匈牙利平原、高加索山、阿尔卑斯山、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到处燃起熊熊的战火。欧洲大陆,从希腊时代以来,似乎从来没有如此的热闹,罗马圣城陷落了,阿奎利亚毁灭了,君士坦丁堡一次次陷入危机,所有的欧洲人都朝不保夕,不能再享受罗马治下的和平。


    这也许才是匈奴帝国真正带来的东西。然而这一切,不始于阿提拉,而开始于巴兰勃率领的第一支匈奴远征军,也不终于阿提拉,因为阿提拉死后,这些流血纷争,还延续了几百年,甚至说延续到现在,至于集大成,更谈不上,在他的治下,各蛮族之间似乎开始变得安静了,和平了,纷争的哥特人也慢慢团结起来了。阿提拉不过是一个最响亮的名字,他是那个时代的偶像,那个时代的明星,他是破坏时代、蛮族入侵时代的代名词。


    欧洲的历史从此被彻底改变了,若干年后,由匈奴人开启的入侵狂潮尘埃落定。如果这个时候,一个公元 1世纪的罗马人来到欧洲,他会惊奇地发现这一古老帝国的许多地区,竟然被日耳曼人所占据,他们采用了崭新而奇特的生活方式。他将会发现,许多地区的居民不再使用拉丁语,而代之以日耳曼语和诺曼语,古罗马人的宽外袍上装和裤子被代替,古罗马诸神也走下神坛,到处都变成上帝的信徒,而罗马帝国本身,也被无数的新型国家所代替。


    甚至有人把近代欧洲之所以领先于亚洲,也归结为匈奴人所带来的一系列入侵。匈奴人入侵之前,整个欧洲基本上处在罗马帝国的光芒之下,自希腊以来的古典文明正牢牢抓住每一个欧洲人的心,即使那些边境的蛮族,也服膺在这一文明的光辉之下。这个文明的基础是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平原上的自耕农,他们以辛勤的劳动,支撑着这个伟大帝国的运转。然而,来自蒙古高原的匈奴人,击碎了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载体--罗马帝国。蛮族不断融入罗马帝国成为公民。这些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蛮族,在匈奴入侵之后的数年之间,看到了大罗马帝国的没落,他们开始以广大的人口取代罗马帝国许多地区的罗马公民,并在那里取代帝国的文明,他们说自己的语言,带来自己的生活方式,信奉自己的宗教。而罗马人在这些洪流之中,因为人口不多的原因,声音显得越来越微弱。而最终一天,他们竟然淹没在蛮族人当中了。这些蛮族人不再信奉一个权威,他们建立起形形色色的国家,这些国家互相竞争,农业、商业、工业竞相发展,给欧洲注入了持续不断的活力。而在这个时候,亚洲,特别是居于东方的强盛一时的中国,尚处于举世一统的局面下,农业立国、儒家治国的理念依然持续,直到欧洲人的炮火到来之时。


    其实,历史不好评说,匈奴人曾经在亚洲和欧洲都带来入侵的狂潮,在中国,它叫做"五胡乱中华",在罗马,它叫做"蛮族入侵"。之后,中华帝国和西罗马帝国都先后崩溃了,中国人和罗马人都失去他们曾经一枝独秀的地位,慢慢走入到与各入侵民族相当甚至更低的地位上去了。但是,在纷乱过后,华夏子孙凭借他们众多的人口和强大的文明,再次征服了这些入侵的胡人,复兴了帝国和它承载的儒家文明,并且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大唐盛世。然而,罗马人由于他们人数不多,竟然淹没在蛮族的海洋里,一蹶不振。结果就是,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了,成为唯一存在的古国文明。罗马的光辉则一去不返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这种彻底毁灭后的更生,使得罗马之后的欧洲,最终领先于中国,直到现在。


    匈奴人所带来的历史转折,究竟如何评述,恐怕还要看日后欧洲与中国的表现了。因为中华文明还在继续。

 (林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