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木柳书屋 2013-09-15

 

 

 

 

 

 

何谓“炎黄子孙”

或“黄帝子孙”

 
 
 
时间:2013-05-29 20:3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何兆基

(转自:安徽文化网)

 

我们中国人一说起自己的渊源,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即把炎帝和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我国上古时期,即大约5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和蒙古高原一带,居住着夷、羌、狄三大部落氏族联盟。夷的首领是蚩尤,羌的首领是炎帝,狄的首领是黄帝。开始,蚩尤打败了炎帝部落氏族联盟的共工部族,接着炎帝就联合黄帝打败了蚩尤,最后黄帝又打败了炎帝,统一了夷、羌、狄三大部落氏族联盟,形成了华夏族。因为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过,加上他们两人是兄弟,属于同一个血脉,所以中华民族的后人既可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又可称自己是黄帝子孙。

那么,黄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黄帝的“黄”,有人认为是指黄色,于是把黄帝与黄种人、黄土地和黄河流域联系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又有人认为黄帝的“黄”就是皇帝的“皇”,两个字是通用的,“皇帝”就是由“黄帝”演绎而来的,这更是毫无依据的臆断。其实,“黄”是黄帝的名,根据古文字学家对甲骨文的考证,甲骨文中的“黄”字,其本义是“展开的兽皮”。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凶猛的野兽,因此当时人们对野兽十分崇拜,取名取号都喜欢用兽名,打仗也用兽皮作旗帜,一些表示权威的场所或器具如首领的座处,也用兽皮来装饰。《白虎通?号》里说:“黄帝有天下,号有熊。”说明黄帝就以“熊”为部落氏族联盟的号,以此表明他力量威猛如熊。他取名“黄”,意思是说自己就像一张展开的兽皮,可以战胜一切猛兽,威力无比。至于“帝”字,甲骨文里写成一堆木柴的样子,意思是用来点燃祭天,所以“帝”的本义是接受人间祭拜的天神。“黄帝”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名叫黄的天神”,表示他有威力战胜大自然。又据《史记》记载,黄帝又名“轩辕”,历来解释为山丘名、冕服名或战车名,实际上“轩辕”是上古时期狄族部落联盟首领名号的别称,意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也就是“天神”或“帝”。

中华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的总称。据许多专家考证,黄帝原先的狄,即现代的蒙古族、满族等;炎帝原先的羌,即现代的藏族、彝族等;蚩尤原先的夷,即现代的壮族、傣族等。黄帝把狄、羌、夷融合为统一的华夏族,即现代的汉族。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不论是哪个民族,当然都把炎帝和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了。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