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漠明珠红碱淖

 小母羊ufo 2013-09-15
    红碱淖,中国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内一淡水内流湖,面积67平方公里,属神木县尔林兔镇管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街镇刀劳窑村陕蒙交界处,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淖上水光粼粼,烟波浩淼,水草丰盛,环境宜人,景色壮观,融草原风光与江南泽国景象于一体,是旅游度假的理想水上乐园。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红碱淖被称作“昭君泪”,来自当地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王昭君当年远嫁匈奴,走到尔林兔草原,即将告别中原,下马回望,想到从此乡关万里,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回还,顿时千般感慨、万般惆怅汹涌心间,这一驻足,便流了七天七夜的眼泪,于是就形成了这一汪六七十平方公里的红碱淖。王母娘娘为此感动,便派七仙女下凡,仙女们各持一条彩带,从七个不同的方向向其走去,于是现在就有了七条季节河同时流入“昭君泪”。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晚更新世早期,红碱淖还是神木境内秃尾河上游一个正常河谷盆地,来自上游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宫泊海子(位于神木县瑶镇境内)向东南外泄。但到晚更新世晚期,由于风沙堆积物沿木独兔梁(尔林兔境内)北麓向东移动,逐渐将宫泊海子一带的古河道堵塞。随着风沙不断堆积,低洼的河谷被掩埋,地面逐渐抬高到与西部梁岗北麓一致,并形成地表分水岭。但此时红碱淖一带尚未形成湖泊,是一片沼泽湿地。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据神木县志记载:20世纪20年代,湖址仍为葱郁丰茂的天然牧场,一条大道贯穿南北,是蒙汉交往的重要通道。由于该地含大量的红碱和水分,地面呈铁锈色,故原称“红碱湿地”,后积水逐年增加,遂成水潭,改称“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红碱淖是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汇集中心,区内多年蒸发强度平均达1788.4毫米,每年从红碱淖蒸发的水量达0.93?108立方米,虽然补给湖水均为水质简单的低矿化水,但在这种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下,盐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逐渐积累,而使湖水水质逐步变差。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红碱淖形成于1929年,之前大约就是2000亩水面,1929年至40年代由于陆续降水,加之此地地势低洼,形成大约3万多亩的湖面,到了1954年大搞河网化,老百姓挖渠开水,红碱淖形成了54000多亩湖面。到了上世纪60年代,红碱淖连年遭水灾,至1969年红碱淖一下涨到105000亩,这是红碱淖历史上最大的水域面积。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红碱淖的湖水量和蒸发量基本上是均衡的,水位变化基本上不大。90年代末到2002年,红碱淖水位每年大约下降10—15厘米,到2002年之后,水位下降速度加快,每年大约20—30厘米,有时候可能达到40厘米,特别是近几年水位降得很明显。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数据表明,红碱淖在上世纪60年代时PH值大约是7左右,到80年代也是7.2左右,到90年代就是8.2左右,到了现在PH值达到9.6,PH值严重升高。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大漠明珠 <wbr> <wbr>红碱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