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展览了解市场上卖的东西和它有什么区别

 闯王兄弟 2013-09-15

张如兰:收藏不是人人都能玩

2013-09-04 12:57:02 来源: 中国艺术网

摘要: 人物名片 张如兰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首先我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明确一点,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张如兰表示,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注意是要收藏还是要投资,如果是收藏,那么你喜欢就行,通过这件东西你了解了它背后的文化传承,那就可以了。…

 

 

 人物名片

 

  张如兰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首先我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明确一点,收藏和投资是两个概念。”

 

  张如兰表示,希望大家在收藏中注意是要收藏还是要投资,如果是收藏,那么你喜欢就行,通过这件东西你了解了它背后的文化传承,那就可以了。而如果要投资,那就一定要买适于市场的,经济价值比较高的、能够升值的文物。

 

  “就拿玉来说,对于大众收藏来讲,大家对玉很感兴趣,不但可以收藏,也可以作为一种装饰。不管是新的还是老的,只要你觉得玉质上白、润,那你就一定收藏到好的东西了。比如说和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韩料这些都叫和田玉,但实际上它们产地是不同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就看你要投资多少。你说我就几千块钱买一真正和田产的,就很不客观。但是我觉得我们买一件镯子喜欢戴,作为一种装饰,也没有什么,你喜欢就行。你通过这件东西愉悦你的心情了,那么你也达到收藏的目的了。”

 

  收藏要给自己一个定位 少信“讲故事”

 

  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的经济实力,能够投资经济价值很高的藏品,对于这一点,张如兰表示“收藏其实就是和生活成反比的,比如说宋代的‘五大名窑’,我劝一般的老百姓就不要去沾这个。这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是说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另外,五大名窑的藏品都是传承有序的,不是说有些人讲故事,祖辈传下来的,或者从哪儿挖出来的。”

 

  张如兰强调,大众在收藏当中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要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济能力来进行收藏,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经济也是有限的。是收藏瓷器、玉器还是铜器,不是说别人给你介绍什么你收藏什么,而是一定要先掌握知识,从理论上先了解它的特点。

 

  “比如我收藏瓷器,收藏老窑,我就研究宋代,收藏明清瓷器,我就研究明清,起码要从理论上弄清特点。比如我收藏粉彩,我要知道粉彩从什么时候开始。粉彩康熙末年出现,你说你有一明代粉彩,那肯定是买假了。”

 

  在张如兰看来,作为一般工薪阶层,收藏的时候可以从低端、初级的开始,再不断的提高,淘汰一些不好的,再买一些好的收藏品。收藏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不断“淘汰”自己藏品的过程。“你不能说一开始就收藏乾隆官窑,那你接受不了这个价位,在知识点上可能也差。要从低档做起,逐步提高自己。我们从头做起,一定会在收藏中得到好的效果。”

 

  收藏心态很重要 捡漏不靠谱

 

  有了明确的收藏定位,在收藏中还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张如兰给出了自己的三条建议:

 

  第一点,对于今天的收藏市场上来讲,信息比较灵通。很多博物馆也免费向大家开放。大家可以多去看展览,通过展览了解市场上卖的东西和它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要让大家提高自己的眼力,了解祖国文化,还是多看博物馆。

 

  第二点,我希望大家在收藏当中多买一些博物馆出的正确的书,大家就会了解(文物)各个时代的特点。多学习知识,我们的收藏水平才能不断提升。在收藏时一定注意什么是老的,什么是新的,一定注意别买假的。不怕买贵,一定要买真。现在的收藏渠道很多,不管哪种渠道,一定要多了解,多看、多学习,掏钱的时候多注意。

 

  第三点,大家在收藏当中切记不要有“捡漏”的思想。如果说我花2千块钱买一乾隆官窑,在今天来讲是不存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捡漏只能说是个别现象。我们一定要了解市场信息,一定不要抱有幻想。踏踏实实的来收藏,这样才能在收藏中得到快乐,保持升值。

 

  另外,张如兰表示,收藏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玩收藏主要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提升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