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理念 秤砣虽小能称人间不平,利润再高不取无义之财。 一、市场经营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不使顾客一时为难 □市场范畴 市场,是一个商品经济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市场的产生与社会 分工和商品生产紧密相关,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不 同时代有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市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活动、内 容和性质。 要搞好商业经营,就必须“通市知行”,了解市场,认清市场的本质内 容。 (一)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早在畜牧业与原始农业有了分工后,就出现了物物交换。“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聚天之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辞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为 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可见,商品交换的产生和 发展,促进了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经商“人市”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而“人 市”首先就要“知中”,知其“人市”所换之可、之实、之利、之成,这样 才能保证在市场经营中竞争获胜。 (二)市场是商品经济范畴。 把市场看作是商品经济范畴,是强调市场是一种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联的 活动。商品经济是手工业从农业生产分化出来以后,成为一种专门以交换为 目的的私有制的商品生产,此后随着发展,商业与生产分离,产生了专门从 事商品交换和商品买卖的商人,充当市场上商品交换和商品买卖的主要组织 者。商人通过商业活动不仅把商品从一人之手转到另一个人之手,而且从一 个市场转到另一个市场,不仅使市场的范围更加扩大,而且使“市场”的设 施和服务日趋完善。所谓“经商”,就是通过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获取自 己所需要的商品,最后换成“硬通货”——货币。 (三)市场是商品交换和商品买卖的场所。 古代的庙会集市,现今的城乡贸易集市、副食品商场、百货商场都是商 品交换和买卖的市场。从静态来看,市场,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点进行商品 交换和商品买卖的场所,它与为了交换而生产产品的商品生产紧密相联,使 各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彼此通过交换或买卖形式取得对方的产品。由此 可见,搞好商业经营必须和商品生产者紧密联系,必须要有一个在时间和空 间上适合自己的场所——市场。 (四)市场是商品交换和商品买卖关系的总和。 (1)从市场交易行为来看,它是一定经济范围内的各种商品买卖关系的 总和。即是合同购销、邮购、电话交易、期货贸易、计划调拨各种商品交换 活动的总和。 (2)以市场区域的大小来看,它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商品买卖关系的总 和。即国家的市场,国内外市场,省地县的地区性市场的总和。 (3)从市场的经济联系来看,它作为一种经济联系,是产销之间、部门 之间、企业之间商品买卖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市场即 流通领域”,而“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在商品流通 领域中,除买卖双方有密切的经济关系外,还有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银行、保 险、信托、运输、仓储、商情咨询等方面的关系,它们通过自己的职能工作, 促使买卖双方有机结合起来,顺利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构成作为 多种商品交换或买卖关系总和的市场。可见,市场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 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各种比例关系的晴雨表,是洞察商品供求变化的窗 口,要“知商通市”,不能不清楚地看到——市场——这种商品买卖关系总 和的本质。 □拓展经营 要使市场经营取得成功,必须不断开拓市场,实现营销目标,进行一整套商业经济活动。它包括产品开发,组织商品流通,拓展市场营销,提供满 意的售后服务等等,用以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和唤起其潜在需要。因此, 市场经营活动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深入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的市 场营销活动。 □营销目的 市场营销的目的——在于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 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一,在满足消费者生理需求同时,满足消费 者心理需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适销对路的商品,而 且要做好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消费者不仅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而且从服务中感到欢乐、愉快、满意。第二,在满足消费者现实需要的同时, 注意满足其潜在的需要。即在根据消费者现时需求和按质、按量、适时、适 地、适价的提供商品和劳务时,研究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有计划地开发新产 品,引导、启发、刺激消费者的潜在需要,使之迅速转变为现实购买,从而 使企业营销持续保持高效率和高效益。第三,在满足今天市场需求的同时, 研究如何满足明天市场的需求。今天的畅销品,明天不一定畅销,只有预测 到市场变化的趋势,才能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经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