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咏蝉诗词略谈

 田牧 2013-09-16
声声蝉唱动诗情

——古代咏蝉诗词略谈





    蝉,雅名谓之蜩,俗称“知了”,翼如薄绡,呈黑褐色,雄性腹部有发声器,在夏、秋季鸣叫,声音响亮,吸树汁为食。它本是一种昆虫,但由于它常居高枝,古人误以为是靠餐风饮露为生,又因它体态娇美,声音连续悠扬,于是人们发挥想象,创造出诸如“蝉唱”、“蝉韵”、“蝉清”、“蝉露”、“蝉饮”、“蝉冠”、“蝉珥”、“蝉鬓”、“蝉娟”、“蝉媛”、“蝉嫣”、“蝉联”、“蝉緌”等优美的词语,也赋予了它优良的品质。晋代陆机在他的《寒蝉赋序》中认为蝉有六德:“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居巢,则其俭也;应候守时,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则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古代诗人,更是结合社会现象、自身经历和感受,寄托了诸多意象,使原本微不足道的蝉,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诗经》中已有“五月鸣蜩”的句子,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的宋玉在《九辩》中写道:“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而后历代咏蝉诗则呈“蝉嫣”之状,唐宋尤甚。纵览古代咏蝉诗,其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蝉——象征高洁的品质

因为蝉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诗人常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并往往托物言志,寄予自己崇高的情怀。

唐代有三首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它们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这是虞世南的《蝉》,诗先写蝉的形貌和生活习性。它颈垂着高贵冠缨那样的须,饮的是天上的清露。这里,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意含象征。“垂緌”,暗示身份,显其“贵”;“饮清露”,暗示品质,昭其“清”。屈原早就在《离骚》中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来表达高洁的情怀。接着写它的居处和声音。“凤翱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它的鸣叫是从高大疏阔的梧桐树间传出来的,像神鸟凤凰一样非同凡响。“流响”状蝉鸣不已,悦耳动听;“疏”则更见高拔清远;听到这鸣声,使人仿佛见到了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气韵。后两句是托物寓意的点睛之笔,阐释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立身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短短的二十个字,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事理相通,物我一体。堪称佳什。

我们再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天资聪明,七岁能写诗,被誉为神童。唐高宗凤仪三年(678年),他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书论事,因而触怒了武则天,被诬下狱。在狱中,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咏蝉抒怀之作。首联写狱中听到蝉鸣而勾起深沉的客地乡思。“西陆”指秋天,点明季节;“南冠”,典出《左传?成公九年》,指代囚徒,点明诗人此时的身份和处境。恰在这满目凄凉的深秋季节,在这失去自由的狱中,凄切不绝的蝉声怎不牵动蒙冤者的沉沉怅怀?颔联续写闻蝉见蝉的感受。“玄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把鬓发梳得像蝉翼。“玄鬓影”,在这里指的就是蝉。“白头吟”, 这里语意双关,一是指汉代卓文君的弃妇诗。葛洪《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要娶茂陵女,卓文君有感而作。以男女关系比君臣关系,象征诗人自己被君主所弃。一是指自己已垂垂老矣,哪能禁得起黑色的蝉对着白头的自己哀吟呢?颈联由对蝉的埋怨转写对蝉的同情哀怜,同情它在露重风多的险恶环境里有翅难展,有声不扬的遭际。而实际上,写蝉怜蝉就是喻己哀己。言路阻塞,有志难酬;身陷囹圄,有冤难深;自己的不幸与蝉的遭际竟何其相似!尾联又把咏蝉和抒怀交融在一起,传达出两者共同的苦闷,抒发心怀高洁而不被人相信,满腹心事却无处表白的怅恨之情,同时表现出诗人不亢不卑的性格,表达了对黑暗世道的控诉和不满。用典贴切,双关自然,对仗工稳,风骨凝练,亦属上乘之作。

李商隐的《咏蝉》也非常出色: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落寞凄凉。他七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二十五岁中进士,走上仕途。但此后由于李牛党争的原因,被人排挤,四十六岁便郁郁而死。他的作品,大多抒发仕途潦倒的苦闷和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他的这首《咏蝉》就表达了这种怨愤。首联借蝉写自己的怀才不遇。蝉高居却难饱,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声音传得很远却无人欣赏,也是徒劳。这居高和声远,说明自己具有拔俗的品行和高超的才能,理应得到重视和重用,以施展才华,干出一番事业。但“难饱”何以高飞,只是徒存壮怀。诗一开篇就表露对现实的极大义愤。颔联紧接“徒劳”进行具体描述。尽管蝉悲痛欲绝地呐喊,但看似青翠的树木却无动于衷,并不理会,比喻自己不能被人理解,知音难觅。颈联则由蝉转向自己,用两个典故直接表达内心的忧伤。一典出于《战国策?齐策》桃梗和偶人的对话,桃梗说土偶(泥人)原是西岸之土,淄水至,就会溃散。土偶则对桃梗说,我确是西岸之土,即使溃散,仍然在西岸;而你,是东国桃梗,如果削为木偶,淄水至,则漂流不知所至。用这个典故,意在比喻自己的官宦生活像桃梗一样,无法摆脱飘零之苦。一典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念。尾联,感谢蝉对自己的启发和警示:情志高远的人在污浊的社会是难以生存的,同时也表白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心志。

以上三首咏蝉诗都是托物言志之作,歌颂了高洁的品格,但由于作者地位、遭际和气质的不同,使之面貌各异,构成了各有个性的艺术形象。虞世南是高官,声望自大,以蝉暗喻品性高贵;骆宾王是囚徒,自哀自怜,显其高洁;李商隐是落拓士人,悲蝉悲己,自叹高清。清施补华说:“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重露飞难进,风多响亦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以咏蝉来歌颂高风亮节,抒发胸怀的诗句很多。如 “流响绕从藿,余响彻高轩”(南朝萧子范),“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枝寒”(南朝刘刪),“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朝戴叔伦),“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朝朱熹)等。我们知道,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靠吸食植物根部汁液维持生命,成虫则靠吸食树木枝干的汁液为生,因为它们居于高枝,古人误以为是餐风饮露,于是联系到社会生活,把它们视为高洁的象征,且歌之咏之,足见诗人的想象力是何等丰富。受到士人美化的蝉,其实正是对象化的士人自身,是士人自身道德人格的美化。



二、    怨蝉——抒发哀怨的感情

马缟《中华古今注》云:“昔齐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为齐女焉。”传说蝉是齐后所化,李商隐有诗云:“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于是,蝉鸣则常喻为含恨而死的女子的哀鸣。而感叹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遭际,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这个哀婉的故事。蝉也很自然地成了诗人抒发哀怨感情的载体。前面我们用三首唐诗再现了“高蝉”的艺术形象,下面,我们用三首宋词来解读“怨蝉”的哀婉情怀。

先看王沂孙的《齐天乐?蝉》: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怎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情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远去,难贮风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王沂孙,宋末词人。元人南下,南宋亡,至元中曾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内心极为矛盾。入元以后作品,情绪低暗,常怀家国之恨,充满深厚的“遗民”情结,被称为亡国哀者。这首咏蝉词就是亡国哀者之音。词的上片,用宫女化蝉的典故,把蝉想象成一个极受委屈冤恨难诉而容貌美丽的女子,为全词笼罩上悲剧的气氛,把人们带入那个哀婉的传说。只是齐后忿而死化为蝉,而蝉冤魂不散,在这里又还原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年年月月在庭院的绿荫丛中,满怀怨恨,时而在寒枝之上,时而在暗叶之下,在这孤寂凄清的环境里,用她那凄切的悲鸣,申诉着离恨冤屈。接着作者用“瑶佩流空,玉筝调柱”的美妙声音形容蝉在雨后发出的清脆鸣声,让人惊叹。上片尾,突出一个反问:妆镜已尘暗,妆容已消残,还为谁留下那漂亮的头发呢?(古代女子用蝉翼比喻头发之美)这一反问很自然,却很深沉,寄寓对家国破亡的无尽感慨。下片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意来哀叹自己的命运。传说,“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之殿前。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故李贺有“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句。铜仙铅泪似洗,是由于魏宫官把她从长安汉宫拆卸到洛阳魏宫的缘故。仙人捧着的玉盘被拆了,蝉便没有饮料了,而消磨得形枯翼病,变成了蝉蜕,哪还能禁得起多少次日薄西山的凄凉残照?纵使发出一点余音,也不再是玉佩碰击流响夜空,玉筝弹奏响彻庭树的清脆之音,而是凄苦不堪的断肠哀鸣了。词末,词人幻想着南风能在此时降临,给蝉一个薰风吹拂,柳丝摇曳的大好时光,但这只是一种愿望而已。这首词借蝉寓意,用典自然,形象逼真,音节凄厉,既哀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又流露着思念故国的沉痛感情。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薄剪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雨歇空山,月笼古柳,仿佛旧曾听处。离情正苦。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这是仇远的《齐天乐?蝉》,仇远也是南宋遗民,这首词也是借齐女化蝉的故事寄寓深沉的家国之思和身世之痛。上片集中写秋蝉的凄苦忧愁。残照西山,门巷萧条,地僻城荒,在这悲凉的气氛里,枯树上传来凄清幽怨的蝉鸣。已是寒秋,可蝉仍然穿着单薄的绡衣,颤抖着冰凉的身影,餐风饮露,而且是夜以继日。它每发出一阵凄凉的悲鸣,就在诉说着一番凄苦的哀怨。但是却无人理会,它又只好飞到别的枝上。只要一息尚存,就会鸣叫不止。其境况之窘迫,鸣声之哀怨,行迹之无奈,让人心寒而顿生怜意。下片触景生情,集中写自己的感触。先由齐女化蝉引出兴亡之感。这凄怨的故事是多少年来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而在这国家破亡、身世飘零的时候,更是何等的沉重,让人不忍卒闻。而今齐女已消失,故国已不堪回首,哪还有心思去展拂冰笺,调奏琴弦呢?是处霜风凄紧,鬓影已杳,霜叶遍地,只好去寻觅秋蝉亡去前脱下的外壳,以寄深沉的哀思了。全词基调哀婉,形象凄楚,感情沉郁,恰似深秋寒蝉发出的悲鸣。

周密也写过一首《齐天乐?蝉》: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怨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娥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周密是王沂孙、仇远的好友,南宋淳祐时曾为义乌县令,宋亡后隐居不仕。这首词也是把蝉作为齐宫怨女的化身。词一开头就写听蝉的感受:槐树间南风忽然吹来悲惨凄凉的《清商》怨曲,正要细听,仿佛又断歇。这欲续还断,既是对蝉声的哀怨凄绝的描绘,又是词人心绪彷徨的刻画。接着便用拟人手法,写宫魂(蝉)用凄苦的悲鸣表达对旧时的宫苑生活所饱含的愁怨,昔日的美梦已经像蝉蜕的痕迹和飘落的枯叶一样,再也无法续接,想到离宫后的情景,又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又是一个恼人的深秋,满腹的怨恨仍然无处诉说。下片先以宫魂的口吻对比写出形貌的惊人变化——记得年少时,轻鬟云绕,倩影绰约,惹得美女的妒嫉;而今两鬓添霜,朱颜不再。再写宫魂的行动——只得在枯枝上移动着残病的身子,依抱着萧瑟的树叶。最后又照应开头回到写宫魂的声音——在寂寥的黄昏里,在凄冷的晚露暮霭中,她凄凄切切的悲鸣,只有哀嘶的寒蛩与她同病相怜了。宫魂的盛衰之感,即是遗民的亡国之慨。

宋亡,异族统治,汉族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和感情承受着无情的打击,他们既不愿做亡国奴,又无力回天。此时恰又出现宋陵被胡僧杨连真伽盗掘的事件,抑郁不平的遗民王沂孙、周密、王易简、冯应瑞、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李居仁、赵汝钠、张炎、陈恕可、唐珏、仇远等14家,有感于事同结词社,赋《乐府补题》,托意莲、蝉、龙涎香诸物,以抒亡国之痛。朱彝尊在《乐府补题跋》说“诵其词可以观志意所存。虽有山林友朋之娱,而身世之感,别有凄然言外者。其骚人《桔颂》之遗音乎?”他们的遗民情结可见一斑。

“怨蝉”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很多诗人用以抒发自身感慨。如:“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年生”(司空曙《新蝉》)、“昔看黄花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元稹《送卢诗》)、“秋来吟更苦,半夜伴随风”(姚合《闻蝉寄贾岛》)、“独鸟楚山远,一蝉关树愁。凭将离别恨,江外问同游”( 温庭筠《初秋寄友人》)、“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杨万里《听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惟愁我亦愁君”(雍陶《蝉》)。等,不一一详析。



三、    寒蝉——渲染凄寒的气氛

诗人们为了增强诗的表达效果,经常用蝉声来渲染凄寒的气氛,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幅令人感伤的、黯淡的图画。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树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唐代诗人黄韬的《秋晚山居》把蝉放到孤烟、高树、寂山、西风、凉露之中,共同组成悲秋的群体意象。在万物凄冷的环境里,衬以樵声和蝉鸣,蝉的“思穷”与人的“幽默”(寂静无声)相照应,用一“愁”一“病”点睛,面对满目萧然,倚望中的人之“难堪”,就不言而喻了。

南朝陈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写道:

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

叶迥飞难住,枝残影共空。

声疏饮露后,唱绝断弦中。

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

这里写朔风吹来,寒蝉心绪不宜地噪鸣之后的悲惨情景。落叶簌簌,残枝瑟瑟,蝉影茕茕,然后便销声匿迹。杨柳林中只有寒冷的秋风在为它唱着挽歌了。

唐代徐夤《蝉》诗云:

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这首咏蝉诗,一开篇就从声和形两个方面写出了蝉与众鸟的区别,尤其是在寒冷的秋天,它的鸣叫更是凄切,但它仍然显出高雅的风度。颔联用对比的手法,又从声和形两个方面写寒蝉的今昔变化,娇美的身姿而今已成蝉蜕,高扬的歌声已成悲鸣,寄寓了诗人的沧桑之感。颈联写在寒蝉的悲鸣里自然景物的变化,朝催寒花开,暮促枯叶落,怎不让人感慨万千呢?于是很自然地过渡到尾联,尾联是点睛之笔,可以说前面的所有描写和叙述都是这两句做铺垫。听到蝉的寒吟,见到蝉的蜕化,感触最深的就是“赋客”(作者)。触景生情,诗人联系到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遭遇,顿生惊悸,以往不堪回首,前程更是黯淡。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代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在遭到寒风摧折的柳枝上,传来寒蝉的嘶鸣,使人心悸,一种时序变化凉意袭人而触发的惶惶心情被渲染得何其真切。“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是宋代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中的句子。昔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于孟尝君,言纵横之事,纵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均必报雠于薛(孟尝君的封地)。令孟尝君闻之悲泪盈眶而曰:“先生之鼓琴,令文(孟尝君)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这里刘克庄将“雍门琴”声与蝉声并提,用楚秦均必报仇于薛的不祥预见来预见自己仕途坎坷的黯淡前程;用孟尝君闻琴而生“破国亡邑”之感来衬托闻蝉而产生的凄凉心境;让人顿生寒意。宋代柳永更是用“寒蝉凄切”把“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离情别绪渲染得凄凄切切。



四、    美蝉——描绘娇美的形象

蝉形体娇美,古人常用“蝉鬓”比喻女子漂亮光润的发式,用“蝉影”比喻女子俊逸的倩影,三国时实施连环计的大美女就叫作“貂蝉”,“蝉娟”则是专门用来描写美女的娇美体貌的。

唐代李涉《听多美唱歌》就把歌女多美比作蝉:

黄莺慢转引秋蝉,冲断行云直冲天。

一曲凉州初听了,为君别唱想夫怜。

诗中,娇美的多美唱起嘹亮的歌声,就如黄莺慢转,秋蝉高唱,响断行云。唱过了“凉州”(乐府歌曲),又唱“想夫怜”(曲调名)。唐代元稹在《会真诗三十韵》中用“低鬟蝉影动,回步玉蒙尘”来形容天仙般的女子步履轻盈,玉颜娇羞。



以上是蝉的几种主要意象,诗人笔下,蝉的文化涵义不仅在此。“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抒发的是隐士情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渲染的是轻快心情等。

总之,普通的昆虫——蝉,经过文人的“以我观物”,着上了“我之颜色”,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了人们抒发感情的载体。品读不同意象的咏蝉诗词,恐怕多情的人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化身,而产生无尽的感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