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谦:从时尚聚会中看到的艺术

 收藏家宾彦红 2013-09-16

 在大众眼前,台面上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常常暗示着金钱与权力,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在经济蓬勃流动的时候,艺术市场自然成为它们最好的舞台。那些属于名与利的河流里,也自然的流向部分用金钱堆砌的时尚舞台。时尚与艺术在这些年来更是紧紧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道风景。

  在消费被放大鼓吹的时代里,艺术透过时尚成了另一种消费,因艺术商业机制的推波助流,高金额艺术品的成交,成为部分艺术家与收藏家的短期人生目标。高价格的冠冕戴在某些艺术家的头上,是最好的传播与成名之道。而拥有戴上冠冕艺术品的收藏家也是一种表现财富与品味的标志。于是我们看到一群戴着冠冕的人聚集在一起,排列、组合、拍照与交流,成为一种价值观,透过媒体不断传播,而这些在晚宴中戴着皇冠出席的人们,与在安静的美术馆中浏览的人,成为两样决然不同的景观,都在艺术之名下。我们常常看到那些身着名牌的艺术家、收藏家以及来自各界的名流与影视明星们,在艺术的旗帜下以各种名义相聚了,一群人交错排列的新闻被传播着,的确有着耐人寻味的意思。其实透过时尚来传递艺术,也是当代艺术的一种妙计,透过这个渠道表现给人群的眼睛,潜移默化的打开人们的视野。只是每个人对于美术的理解不同,自然也呈现出千奇百怪的接轨。

  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拥有者与观赏者是平等的,唯一的值得探讨的是在艺术本身,它给予人们什么样讯息?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対于不同人所产生的不同感染,绝对大过于它所产生的市场价值。而媒体以市场价值重点的传播的目的,我们理解了也就可以跨越了,但是对于不了解的人们来说,「数字」却成了快速判断的分类方式,而失去思考的机会,尤其在这短讯息为主流的传播时代,标题忽悠了真实的媒体品德年代,错误的暗示透过网络与不了解人群的大量转贴广播后,符号成了结果,如同艺术品成了晚宴旁的装饰品。在我们常看到的时尚与艺术聚会的报导中,人们聚焦的还是回到参与者他们贴在身上的口号与镜头前穿着展示的表面。艺术与思想被弱化了,所有文化的思考成了无声的档案数据,静静地在角落等待被理解。我们只看见时尚藉由这些符号量化成了商品,装饰着人们的外表,从奢侈品到平价物,不断蔓延,直到成了疲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