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主品牌新车的“进化”速度有些快,势头也有些猛,不再是逆向研发改头换面的小打小闹,而是从底盘系统到动力总成的全方位跃进,特别是在动力总成方面。
比如成都这次车展上市的长安致尚XT,搭载125千瓦的1.5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和爱信精机的6AT自动变速器,号称是动力性操控感可比肩长安福特的福克斯;而上半年上汽的新荣威550,也是采用了1.8T+6速湿式双离合的动力总成,自称重新定义中级车;包括去年底上的比亚迪速锐,也是1.5T+6速干式双离合,吉利号称能堪比1.5T的1.3T涡轮直喷发动机也推出在即……
性能进化,方能应对消费升级
我们不难发现,涡轮增压发动机、高档数的自动变速器(包括AT和双离合、CVT)等原本的“高端”的动力技术,已经成为了这些新车的标配,自主品牌普遍的动力升级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随着动力提升,以及底盘技术的不断积累,夸张地说自主品牌的车型性能比之前些年的“进化”,不亚于“直立行走”:之前几年,很多自主品牌要么直接采购国产三菱发动机、要么简单逆向丰田8A等。甚至有人说,中国的自主品牌正逐步从“价格车时代”跨入“性能车时代”。
长期以来,自主品牌总是低价打天下,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没有成熟先进的技术,价格只能成为自主品牌唯一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利器;另一方面低价格也确实符合众多国人的消费能力,且国人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国人满足于买个简单车来遮风挡雨。但是现在,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价格便宜消费者就买”的年代已逐渐离我们远去,典型现象就是两三万的AOO级别小车市场越来越萎缩,越来越多合资品牌低价车型的相继问世也逐渐将自主品牌“逼上了梁山”,不得不另寻出路。
正如长安汽车党委书记朱华荣所言所言:“自主品牌的用户升级基某本都是去买合资品牌车,但合资车车主消费升级却几乎不会选择自主品牌,长此以往只拼价格的话,自主品牌的市场会越走越窄。”所以面对消费升级,“性能进化”将是几乎没有什么品牌溢价能力的自主品牌汽车的必然选择。
性能进化,从动力进化开始
相对而言,自主品牌在动力总成上进行提升最为直接,动力好坏,也是消费者在购车前的试驾中最能直接感受到的。
而近几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使得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成为众多自主品牌车企的实现动力突破的重点,经过前些年的努力,这两年也终于收到了可喜成果。
比如这次成都车展发布的长安致尚XT,采用了1.5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最大125千瓦,其最大功率已经接近于很多普通2.4升排量的常规发动机,不仅在同排量的自主品牌车型中居于前列,更是不输于一些主流合资品牌。
要知道,即使是以涡轮增加缸内直喷著称的德国大众,其1.4TSI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也不过是94千瓦而已。有了充沛的动力作保障,配上爱信的以可靠性高著称的6AT自动变速器,再加上赚足回头率的犀利外形和精致内饰,在长安致尚XT身上依稀可以看到“性能车”的身影。毫无疑问,致尚XT 1.5T车型在很多方面都代表了目前自主造车的标杆水平,可以说不再只是一款经济、实用的代步车,已经开始拥有魅力和品质感,而这些正是自主品牌长期以来最缺乏的东西。
当然,仅仅是目前偶尔地出一两款诸如致尚XT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性能车”、“准性能车”,或是出现一大批小排量涡轮增压力发动机,还真的不敢说自主品牌真的进入了“性能车时代”。毕竟,动力强劲不等于“性能车”,出色的动力只是成为“性能车”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除了动力总成方面,在底盘调教、悬挂调教等需要积累经验的地方,自主品牌还需要努力向合资品牌学习。
但是无论如何,自主品牌汽车在性能上的进步是国人有目共睹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的“性能车时代”已经不太遥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