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entoo安装全过程(U盘 光盘&minimal+xorg(nvidia(ati&&intel))+xfce(gnome&&kde))(综合整理)

 照壁山人 2013-09-17
 这里为我装gentoo的全过程。资料是从网上查找以及官网手册查看还有自己的实践得来的。这里综合整理出来。如果你准备安装gentoo的话。我想你会喜欢上它的。它的高度自由定制化让gentoo成为你个人的专属linux。对。它只属于你。哈哈。这次安装gentoo。前后共安装了两次。第一次安装装了64位的,花了4天的时间,cpu不给力,编译起来不给力啊。后来因为64位有不少软件无法使用,然后更换了32位的,第二次安装就轻松快速多了。毕竟第一次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就知道怎么弄了。哦了。这里把自己安装gentoo的全过程进行整理。我现在的环境是kernle-3.3.5+xfce-4.10。关于内核版本还有使用什么桌面环境,完全取决于你啦。gnome?kde?或者并存都可以,都可以啦。这样吧。下边开始gentoo的安装旅程。。

0. 准备工作

   下载对应的包。mirrors.sohu.com/gentoo/releases/或者到mirrors.163.com/gentoo/releases/进行下载。首先确定你要安装的系统的位数。32位还是64位。如果要安装32位请下载x86的。如果要安装64位请下载amd64的。(新手推荐使用32位,第一次不知道用了64位的,使用后才发现有很多软件有冲突。如果你要选择64位,请确定你知道你在做什么。)进行最小安装需要下载3个包。(这里以163镜像网站以及32位系统安装为例。)
第一个包:install-x86-minimal-(date).iso 下载地址:http://mirrors.163.com/gentoo/releases/x86/current-iso/    ###(date为时间)。
第二个包:stage3-i686(或者i484)-(date).tar.bz2  下载地址:http://mirrors.163.com/gentoo/releases/x86/current-stage3/   ###(date为时间,推荐i686)。
第三个包:portage-latest.tar.bz2  下载地址:http://mirrors.163.com/gentoo/releases/snapshots/current/   ###(请拉到最后选择latest的portage包)。

1. 启动
   将制作好的可启动U盘(光盘)插入到要安装的电脑上,将下载的stage3包和portage包放入U盘中。如果你使用光盘启动引导,也请把包放入U盘中。启动电脑,选择从U盘(光盘)启动。(USB制作工具推荐Universal-USB-Installer。光盘镜像就看个人了。用iso光盘制作即可)。(把包放在哪里,只要到时能把包正常的解压到相应目录即可,我个人因为是多系统,我放在其他分区,到时用的时候正确挂载分区,然后解压包即可)。
“boot:”输入gentoo-nofb,回车。   ###(或者直接回车也可以)。
“Load Keymap”,回车,使用默认的US键盘布局。

2. 配置网络
   如果你的网络是自动获取ip地址,执行如下命令:
# dhcpcd eth0 
   如果你的网络使用静态ip地址,执行如下命令:   ###(这里为你具体网络的ip设定,因为我是局域网,网关位192.168.1.1,故设定如此,请改为你具体环境的)。
# ifconfig eth0 192.168.1.3 broadcast 192.168.1.255 netmask 255.255.255.0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 nano /etc/resolv.conf  然后在其中加入:   ###(这里为你当地的DNS服务器ip,我这里是我自己的,为昆明的,请改为你当地的)。
     nameserver 222.172.200.68   ###(请更改为你当地DNS服务器ip)
     nameserver 61.166.150.123   ###(请更改为你当地DNS服务器ip)
   如果你的网络是ppp拨号的,执行如下命令:   ###(关于具体设定没有具体操作过,应该就是输入账号密码之类的,请自己研究,不会?那放弃gentoo吧)。
# pppoe-setup
# pppoe-start

3. 准备磁盘
   关于分区请根据你具体的磁盘情况来分,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具体的分区,不是吗?我的gentoo装在我的第二个硬盘,故为sdb。希望能对自己的磁盘分区情况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分区,一般Linux系统,推荐分区方案:   ###(这里以第一个硬盘为例)
/boot  分区:ext4----1GB--/dev/sda1
Swap   分区:swap----4GB--/dev/sda2
/      分区:ext4----剩下的磁盘空间--/dev/sda3   ###(这里要看你具体的情况,关于sda,sdb,以及后边的数字我就不具体说了,毕竟不懂这个是有点囧)。
   常用fdisk命令:p 显示当前磁盘分区,d 删除指定分区,n 创建新分区, a 为指定分区创建启动标记,t 更改分区格式, w将磁盘分区信息写入磁盘。
   使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如下
# fdisk /dev/sda
   创建/boot分区:n —> p —> 指定boot分区的分区号(默认即可) — 指定boot分区起始位置(默认即可)-- +1G —> a — >boot分区的分区号。   ###(这里进行boot分区设定启动标记,很重要,请注意记着要进行a来指定启动标记)。
   创建swap分区:n — >p —> 指定swap分区的分区号(默认即可) -- 指定swap分区的分区起始位置(默认即可) -- +3G —> t — >swap分区的分区号 -- 82(swap分区格式号)。   ###(这里进行swap分区号很重要,请注意记着要进行t制定分区号哦,关于swap分区的大小,swap就是交换分区了,也就是windows下的页面文件,就是虚拟内存啦。一般设置为你内存的1.5~2倍,如果你的内存超过8G,那么要不要这个swap从理论上都可以不需要,但是还是要设置一下的,大小就见仁见智了)。
   创建/分区:n —> p — >指定/分区的分区号(默认即可) -- 指定/分区的起始位置(默认即可) -- 指定/分区的结束位置(默认即可)。
   最后键入w,将磁盘分区信息,写入到磁盘中去。
   键入q,退出fdisk。
   ###(有些童鞋是在逻辑分区进行分区,我就是这种啦,那么进行分区是请在使用fdisk时用n进行创建分区时,然后再用e,在使用l,e代表扩展分区,l为逻辑分区,具体操作请按照具体提示,英语提示很详细的,神马,不懂英语?不懂英语你会很蛋疼的)。
   格式化磁盘分区,命令如下   ###(这里具体格式化那个分区,请根据你具体的环境,同样关于是sda,还是sdb,数字是几,这个你要明白滴)。
# mkfs.ext4 /dev/sda1
# mkfs.ext4 /dev/sda3
# mkswap /dev/sda2
# swapon /dev/sda2

4. 挂载分区到当前系统    ###(这里具挂载那个分区,请根据你具体的环境,同样关于是sda,还是sdb,数字是几,这个你要明白滴)。
# mount /dev/sda3 /mnt/gentoo
# mkdir /mnt/gentoo/boot
# mount /dev/sda1 /mnt/gentoo/boot
# cd /mnt/gentoo

5. 安装stage3和portage
   将两个软件包从U盘拷贝到新系统的根目录:
   这个把这两个包解压在根目录下,请清楚你这两个包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是U盘,请在/mnt/下建立一个文件夹,然后进行正确的挂载,然后就可以使用,如果你有其他分区,同样的道理。这里以U盘为例列出命令,供参考,再次强调要清楚自己的分区情况。
# cd /mnt/gentoo
# fdisk -l   ###(查看你的U盘的情况,一般如果你只有一个硬盘的话,那么就是sdb1)。
# mkdir /mnt/usb
# mount /dev/sdb1 /mnt/usb
# cp /mnt/usb/stage3-x86-(date).tar.bz2 .
# cp /mnt/usb/portage-latest.tar.bz2 .
   将这两个软件包解压到相应的目录:
# tar –xjvpf stage3-x86-(date).tar.bz2
# tar –xjvf portage-latest.tar.bz2 –C ./usr

6. 配置新系统的编译选项
# cd /mnt/gentoo
# nano ./etc/make.conf
CFLAGS=”-march=i686 –O2 –pipe –fomit-frame-pointer –mmmx –msse –msse2 –msse3” 
MAKEOPTS=”-j3”   ###(这里的数字请使用比你cpu核心数大一来设定,一般都为双核,那么这里就写为3,但是高富帅那么多,4核,8核谁知道呢。哈哈。)。
#ACCEPT_KEYWORDS="~x86"   ###(这里为可选项,如果X86加个~的话代表你emerge的包都是比较新的包,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尝鲜的人,那么去掉最前面的#,然后加入这一行吧)。
LINGUAS="zh_CN ja"   ###(看这篇文章的不是外国友人吧,那么加入这个吧。)
Ctrl+x—>y—>回车,保存退出。   ###(其实根据你个人使用的过程,CFLAGS和USE标记等都是会变的,这个自己慢慢研究吧。)。

7. 准备
   选择镜像网站:
# cd /mnt/gentoo
# mirrorselect –i –o >> ./etc/make.conf
   按空格,选择几个距离你比较近的镜像网站(我选择的是mirrors.163.com)。
OK退出。
   拷贝DNS信息到新系统:
# cd /mnt/gentoo
# cp –L /etc/resolv.conf ./etc

8. 进入新的系统环境
# cd /
# mount –t proc /proc /mnt/gentoo/proc
# mount –rbind /dev /mnt/gentoo/dev
# chroot /mnt/gentoo /bin/bash
# env-update
# source /etc/profile

9. 更新portage
   更新前,需要设置系统时间:
# date –s “20:26:29 2012-05-21”   ###(这里设定为你自己的时间)。
# emerge --sync   ###(推荐使用这个)。
   或者
# emerge-webrsync

10. 安装配置新内核
   安装内核:
   此处可选的内核有两个gentoo-sources(一般用途,只打了一般的补丁)和hardened-sources(服务器用途,安全性和稳定性比较高)。
# emerge gentoo-sources   ###(选那个看你个人了)。
配置内核:
   安装硬件检测工具
# emerge pciutils
# lspci 
# cd /usr/src/linux
# make menuconfig

   配置kernel需要对自己的硬件很了解。对kernel的选项比较了解。配置错很多东西将无法使用。手动配置请慎重。这里先为手动配置。后边用genkernel这个工具进行通用配置。
   ###手动配置。即使用make menuconfig。
   (1)对文件系统的支持
   添加EXT-4文件系统支持:
File Systems --->
< *>The Extended 4(ext4)filesystem
   添加对NTFS的支持:   ###(这个我想是必须的吧。尤其是对多系统的人来说。)
File Systems --->
< M>FUSE (Filesystem in Userspace) support
   (2)对可加载模块的支持:
   添加可加载模块支持: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
  [*]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3)对驱动的支持(主要是显卡以及xrog里需要的,显卡(Nvidia ATI Intel)需要的。。这里我给出官网的手册链接。有些多。这里我也没必要贴出来。相信大家都能看的懂。)
   Xorg所需要的:
   http://www./doc/en/xorg-config.xml
   ###(这里nvidia显卡有一项。官网是这样的:
Device Drivers --->
  Staging drivers --->
  [ ]  Exclude Staging drivers from being built
  <*>    Nouveau (nVidia) cards 这一项如果你是nvidia的显卡可以不选,因为我们要用nvidia-drivers的驱动哦,那么请把这个星号去掉吧。)。

   Nvidia显卡驱动需要:
http://www./doc/en/nvidia-guide.xml
   ATI显卡驱动需要:
http://www./doc/en/ati-faq.xml
http://www./proj/en/desktop/x/x11/ati-migration-guide.xml
   Intel显卡驱动需要:
http://en./wiki/Intel_GMA   ###(这里是wiki的。官网的可见在Xorg所需要的那里)。
   这里再给出一个wiki关于显卡驱动的:
http://en./wiki/Graphics_drivers
###(关于内核的配置,我也是新手,还是希望大家多看看官网手册,以及对内核的配置选项了解了解,还有一定要对自己的硬件了解,这样才能编译出适合自己电脑的内核,如果自己并不需要一些,比如无线啊,各种啊,就把那些去掉吧。不用编译它干嘛哩)。
   ###自动配置(加手动配置)使用genkernel。   ###(这里只给出官网的手册,自己没有具体实践过)。
http://www./doc/en/genkernel.xml
   编译安装内核:
# make && make modules_install && make install
   安装内核
# 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kernel-3.3.5-gentoo(例)   ###(这个不需要的,编译安装完成后,会在/boot下生成需要的vmlinuz文件,用这个就可以了。所以这个可以去掉不用)。

11. 配置新系统
   配置文件系统表:
# nano /etc/fstab
/dev/sda1 /boot ext4     defaults,noatime 1 2
/dev/sda3 /     ext4     defaults,noatime 0 1
/dev/sda2 none  swap     sw               0 0
   配置主机名:
# nano /etc/conf.d/hostname
hostname="zz-Gentoo"   ###(这里设置你的主机名,如果你用的和我一样,我也不介意)。
   配置网络连接:
   静态IP:
# nano /etc/conf.d/net
# config_eth0=( "192.168.1.3 netmask 255.255.255.0" )
# routes_eth0=( ”default gw 192.168.1.1” )
# nano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222.172.200.68   ###(请更改为你当地DNS服务器ip)
    nameserver 61.166.150.123   ###(请更改为你当地DNS服务器ip)
   动态IP:
# emerge dhcpcd
# nano /etc/conf.d/net   ###(添加如下)
     config_eth0=(“dhcp”)
   建立链接,并把eth0设置位默认启动
# ln –s /etc/init.d/net.lo /etc/init.d/net.eth0
# rc-update add net.eth0 default
# /etc/init.d/net.eth0 restart
   配置系统时区:
# cp /usr/share/zoneinfo/PRC /etc/localtime
# nano /etc/conf.d/hwclock
(CLOCK=”local”YES YES)
   设置管理员密码:
# passwd root
# nano /etc/rc.conf
   去掉rc_sys=””前面的#。

12. 安装必要的系统工具
   系统日志工具:
# emerge syslog-ng
# rc-update add syslog-ng default
   Cron守护进程工具:
# emerge vixie-cron
# rc-update add vixie-cron default
   grub引导程序:
# emerge grub
# nano –w /boot/grub/grub.conf
title Gentoo Linux 3.3.5-gentoo   ###(这里名字随便你,你给成windows也没人说你)。
root (hd0,0)   ###(这里的数字只是例子,关于数字在下边解释,特别说明,这里为第一启动硬盘,第一分区)。
kernel /boot/vmlinux-3.3.5-gentoo root=/dev/sda3 rootfstype=ext4
   如果你本磁盘和另外的磁盘有windows系统,那么可以添加类似如下
   我的第一磁盘第一分区有windows系统:
title windows
root (hdn1,n2)   ###(这里的数字只是例子,关于数字在下边解释,特别说明)。
makeactive
chainloader (hdn1,n2)+1
###关于引导有自己的一点点心得在这里写出来,这里有亮点要说明的,一个是sda,sdb……和(hd0,1),(hd1,0)……等等字母,数字要怎么设置,代表什么意思。这里先说sda,sdb……。这里是根据你的硬盘的主从来说的,假如你有两个硬盘,那么主硬盘就是sda,从盘就是sdb,数字的话,1-4代表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也相当于一个主分区,5-N代表逻辑分区,ok。然后就是关于(hdn1,n2)这里在这次装gentoo用grub引导的时候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首先说明这个hd是从0开始的。因为我是两个硬盘,而且是多系统,所以有幸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n1代表你从那个硬盘启动,那么那个硬盘就是0,这里并不管你的这个启动硬盘是主盘还是从盘,只要你是从这个硬盘启动,那么它就是0,代表第一个。因为我的gentoo是在从盘,而且在boot分区是sdb5,我用的是win7的启动管理器(在主盘)来引导gentoo。所以我就是从主盘引导,然后我的gentoo就应该设置为(hd1,4),如果我在bios的启动菜单里选择从从盘启动。那么要像进入gentoo就得设置为(hd0,4)。所以(hdn1,n2)里的n1是要看你从哪个硬盘启动,那么它就是0。应该明白了。说的有点乱。哈哈。。
   创建/etc/mtab
# grep -v rootfs /proc/mounts > /etc/mtab
   执行grub-install
# grub-install --no-floppy /dev/sda
   启动GRUB shell
# grub --no-floppy
   将GRUB安装到硬盘主引导记录中
grub> root (hdn1,n2)    (指定您的/boot目录所在分区,关于n1,n2请看上边)
grub> setup (hdn1)     (将grub安装到硬盘主引导记录,关于n1请看上边)
grub> quit            (退出grub shell)

13. 返回U盘系统,卸载文件系统,并重启
# exit
# cd
# sync
# umount /mnt/gentoo/dev
# umount /mnt/gentoo/proc
# umount /mnt/gentoo/boot
# umount /mnt/gentoo
# reboot

14.添加一个新用户
# adduser -g users -G lp,wheel,audio,cdrom,portage,cron -m yourusername
# passwd yourusername

15.安装 Xorg
   恭喜你已经成功安装好你的系统,现在是没有桌面环境的系统,如果你不需要桌面环境,那么下边可以不看了。也许你就是喜欢命令行也说不定呢。Geek?浏览器都用字符界面?哈哈。。 
   X.org项目创建并且拥有一个可供自由散布的开源X11系统实施方案。它是一个基于X11的开源桌面构架。
   在安装Xorg之前,你需要在/etc/make.conf中配置两个重要的变量:
VIDEO_CARDS=”nvidia”   ###(我的是vidia集成显卡,根据你自己的选择)。
INPUT_DEVICES=”keyboard mouse”
   安装Xorg:
# emerge xorg-x11
# env-update
# source /etc/profile
   ###(如果你是Nvidia显卡以下配置可以不用看。我自己是Nvidia显卡,如果是其它显卡不清楚,请具体查看其它资料,Nvidia显卡的Xorg配置文件xorg.conf文件的产生用的命令是nvidia-xconfig。当然要先装好nvidia的驱动哦。)
   配置Xorg:
   Xorg的配置文件xorg.conf位于/etc/X11目录下。Xorg-X11软件包提供了一个样本配置文件位于/etc/X11/xorg.conf.example,你可以参考它来创建自己的配置文件。同样你也可以使用系统命令自动创建xorg.conf:
# Xorg –configure
   如果没有错误,会产生一个名为xorg.conf.new文件,测试一下这个配置:
# X –config xorg.conf.new
   将配置文件拷贝到系统目录:
# cp xorg.conf.net /etc/X11/xorg.conf
   启动X服务器:
# emerge xf86-input-evdev
# emerge xterm
# startx
   startx是一个运行X session的脚本,它启动了X服务器并在其上运行一些可视化应用程序。现在可以卸载这个既不美观又不实用的窗口管理器xterm,安装功能丰富的窗口管理器了。

16.安装显卡驱动   ###(我的是nvidia显卡驱动,以nvidia显卡驱动为例)。
# emerge nvidia-drivers
   安装完成后,运行modprobe nvidia来把内核模块加载到内存中。
加载内核模块
# modprobe nvidia
 运行modules-update
# modules-update

安装了nvidia显卡驱动,就可以配置xorg.conf喽。
# nvidia-xconfig
这样你就成功创建了xorg.conf文件。然后你就可以装桌面环境了。xfce?gnome?kde?……很多的。自己选吧。下边给出ATI和Intel显卡驱动官方(或wiki)手册链接,仅供参考。
   ATI显卡:
http://www./proj/en/desktop/x/x11/ati-migration-guide.xml
   Intel显卡:
http://en./wiki/Intel_GMA

17.桌面环境安装   ###(我用的是xfce+slim,以xfce+slim为例。个人还是蛮推荐xfce的。轻量给力。哈哈。)
   安装xfce:
# emerge -avt xfce4-meta
   添加你的用户进入一些组:
# for x in cdrom cdrw usb ; do gpasswd -a username $x ; done
   更新环境变量:
# env-update && source /etc/profile
   安装x11环境下的终端:
# emerge x11-terms/terminal
   下边进行配置xfce,请先进入你的用户,用root?算了吧。
# su yourusername
   把xfce设置为你默认的桌面环境:$ echo "exec startxfce4" > ~/.xinitrc
   然后启动startx。如果能进入xfce,恭喜你,你成功安装xfce了。
$ startx
   xfce下有很多非常给力的插件,如果一些东西没有自动安装的话,请自己安装,比如thunar的文件管理器。等等。请运行以下命令查看xfce的东东。需要就装吧。这里要先切换到root下。如果不切换到root下,请安装sudo。关于sudo。另一篇博客有写。
$ su root
# emerge --search xfce
   安装浏览器,firefox。chrome都可以。如果要安装chrome。在我的另一篇博客里。
# emerge firefox   ###(编译很久的说,要一两个小时吧。哈哈。。)
   把xdm设为默认启动:
# rc-update add xdm default
   安装slim用户登陆管理程序:
# emerge -avt slim
   在/etc/conf.d/xdm改变一些变量,改变如下:
DISPLAYMANAGER="slim"
   设置XSESSION:
# echo XSESSION=\"Xfce4\" > /etc/env.d/90xsession
# env-update && source /etc/profile
   改变xorg.conf,添加:
     Section "Extensions"
         Option  "Composite"  "Enable"
     EndSection
   可以了。xfce就安装成功了。你懂的。哈哈。现在开始好好享受gentoo吧。下边给出gnome和kde的官网手册链接。很专业的说:
   gnome安装:
http://www./doc/en/gnome-config.xml
   kde安装:
http://www./proj/en/desktop/kde/kde4-guide.xml

   恩啊。终于整理完了。好累啊。估计还会需要一些小改动。这次就到这里吧。以上链接不保证一直有效如果无效请去google进行搜索。贴一张我的桌面的图片。左边和右下角的面板是自动隐藏的。(2012.05.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