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大郎的悲剧源自于他的冲动

 龘龘清欢 2013-09-17

无论是原著,还是新老版的水浒、武松的电影、电视剧,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有关武大郎的剧情都是一样的,即或是有所不同,相差也不大。凡关于武大郎的死因也是一个版本,均是武大捉奸时被西门庆打伤,后来被王婆教唆潘金莲,或者说是伙同潘金莲用砒霜混在汤药里将他毒死。

但我们要问,武大郎为何要遭此大难,竟然死于自己的娘子之手呢?我认为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太冲动了,没有听从武松临走时给他交待的话,让他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一定要等他回来再与人理论。可是他却不听他兄弟的话,在郓哥的鼓动下,头脑发热,义气用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贸然行事,手持菜刀,大声叫喊,我要杀了你们这对奸夫淫妇,可是还没等他靠近这对奸夫淫妇的身边,就被武功高强的西门庆一个飞腿踢出老远,嘴角流血,四脚朝天地趟在地上一动不动了。看到这里本该伤心流泪的,可我却忍不住地大笑起来,笑的是武大郎太愚蠢,太不自量,太冲动了,他这样做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所以他捉奸的下场就是一个字,死。

武松临走之前为什么要反复交待武大小心从事,不要轻举妄动,一切都要等他回来再说。因为武松知道武大郎身材矮小,又不会武功,手无缚鸡之力,如果与人发生争执,动起手来,是肯定要吃大亏的。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哥哥武大郎记住他的话,遇事以忍为上,一切等他回来再作计较。可是,武松走后武大并没有听他弟弟的话,而是自作主张,只身捉奸,结果造成了身受重任的严重后果,这件事的内因是武大郎自己,外因是郓哥。郓哥发现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奸情后,作为朋友和街房邻居,郓哥觉得应该告诉武大郎,这件事郓哥做得是正确的,但他并不知道武松临走给武大郎的交待,不该怂恿武大郎只身去捉奸。我们说郓哥年轻不懂事,又不知道武松给武大郎的交待,但武大郎自己是三四十岁的的中年人了,应该记住武松给他的交待,也应该知道此事的严重性和后果。但他未能保持清醒头脑,冲动行事,结果酿成恶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件事的核心问题是武大郎自己行事草率所至。

冲动是魔鬼。如果武大郎当时多想一想武松的话,考虑一下对方的实力。古语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武大郎当时既没有考虑对方的情况,也没有考虑自己的情况,就贸然行事,把事情做大了,挑明了,使得本来是暗地里偷偷摸摸干的事情,一下子摆到桌面上来了,就是潘金莲,西门庆再想捂也捂不住了,逼得人家破罐子破摔,一不做二不休,做出了杀人灭口,永绝后患的事情。

武大郎的命运是悲惨的,他的人生充满了不幸,首先是父母给了他一副丑陋的相貌和矮小的身材,使他在找对象上从一开始就成了困难户,可以说没有一点优势,他能娶到潘金莲这个大美女,既是他的荣幸,也是他的悲哀,在享受美色的同时却不知不觉地收获着痛苦。第二是他虽然娶到了美色却只能看不能用,空守着美人也是一种极大的煎熬,这对一个男人来说就是一种致命的摧残和打击。第三他从小失去父母,虽然的自身条件很差,但是老天爷却把过重的生活担子压在他身上,自己拖着一副近似残废的身体,还要尽到长兄当父的责任,不但自己要谋生,还要养活比自己小很多的弟弟,生活的重担把他的身材压得更矮。所以武大郎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至于他不理智的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有很多原因的,也不能怪他一个人。

说武大郎的悲剧源自于他的冲动,这只是我们从表面上所看到的东西,对于武大郎人生的悲剧,我们还应该从深层次和全面地去认识和探讨。但不管怎么说,行事稳重,考虑周全,知己知彼,顾全大局始终是我们处事的法宝,理智是天使,冲动是魔鬼。武大郎的教训我们不能不牢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