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松所《墨龙图》现身新加坡国际首拍

 收藏家宾彦红 2013-09-19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龙作为通天神兽,有助于人达到通天之道。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原龙形态,大多数都包含这种文化内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首推号称“中华第一龙”的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鳄型原龙。这里的整个蚌塑的文化内涵,据李学勤、冯时等著名专家研究,俨然是一幅六千年前的一幅“苍龙白虎北斗星图”,既表现古人以苍龙、白虎和北斗星座确定时间与农业生产季节,也反映出这位高踞于当时权力上层的墓主,足踏北斗、执掌乾坤的神灵地位。而蚌塑的鳄型原龙,在这里起了通天神兽作用。

  宋代画龙高手最值得一提的是陈容、董羽、僧传古三人。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生卒年不详。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知平阳县。时与名士论文讲艺,敷绎大义,士习以兴。曾为国子监主簿、福建莆田太守,官至朝散大夫。诗文豪壮,暇则游翰墨,善画龙。据徐邦达先生考证与陈容同时代一个画龙高手就是松所。

  松所(北宋)威龙出海

  对于松所,画史知之甚少,但观本幅松所《墨龙图》画法,与陈容大同小异,徐邦达先生曾经拿了陈容的资料深入比较研究,得出松所的《神龙图》线条比南宋画更为坚凝朴厚,更富立体感。爪的处理方硬圆劲,三爪握珠(松所三爪,陈容是四爪)。构图是中轴心特点偏一边,此画构图有意识的将云呈s形,龙尾成另一s形而交叉,龙头居中,是北宋典型的中轴心构图。因此得出结论:松所,北宋画家,善画龙,而陈容墨龙画法系出自松所。画中龙兽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赋有灵气力量与生命,而四周汹涌澎湃的大浪更衬托出龙兽的朝气蓬勃。形与神的意趣,使得整幅画大气磅礴,霸气连连。

  松所《墨龙图》曾被收在日本多武夆寺,供奉,佛堂馨香陶冶之下,渐渐沾了灵气,松所《墨龙图》虽几经移主,甚至经历过大正十二年九月的关东大地震、空袭等灾害,仍保存甚好至今,或许是因为多武夆寺的灵气,该《墨龙图》如真龙附体,具有护法之力。

  北宋画作传世稀少,古代艺术“物以稀为贵”,此松所《墨龙图》宛若一颗明珠,光耀千古,他的出现代表着中国龙图腾的延续,在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龙的神秘性和权威被绝对化,并渗透到国家意识形态中。但在中国民间,龙始终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即龙代表了喜庆、祥和与富足。

  北宋松所《墨龙图》惊现新加坡首拍,成为此场一大亮点,另还有数千件书画、瓷杂精品,异彩纷呈,为众藏家呈现一场艺术饕餮盛宴。

  新加坡国际拍卖预展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