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语

 珎藏苑 2013-09-20

    禅语 - 一亩三分地  - 一亩三分地

                                禅语 - 一亩三分地  - 一亩三分地

    1。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才见本地风光绝佳。
    2。玩得转,脱得开,世出世间大智慧;拿得起,放得下,在尘离尘真豪杰。
    3。吃亏是福口中念,有几人真肯吃亏?难得糊涂墙上挂,有哪个甘心糊涂?
    4。是生意就能赚钱,看你是否有此福报?各行业都有空缺,看你是否这块材料?
    5。没有理想,生命便失色,没有信仰,人格必变形。
    6。顺逆因比较而显,善恶以分别而生。
    7。气不和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
    8。神仙尚有缺陷,人生岂能尽如意!
    9。事莫虚应,应则必办,应事不办便结怨;愿莫轻许,许愿必还,许愿不好便成债。
    10。把寺院当别墅,你有多大来历?借佛事赚钱花,你有几寸头皮?
    11。挨小人谩骂,莫要还口,若还口,两个小人;遇恶棍迫害,莫图报复,苦报复,两个恶棍。
    12。骂国王,国王不恼,卫士决不容忍;谤佛仙,佛仙不嗔,神鬼定不轻饶。
    13。美色动欲心,丑态招恶心,不见为净;直言仿面子,争论伤和气,沉默是金。以不辨对流言,流言不得不息;以不理对挑衅,挑衅不得不休。
    14。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是考验,试你如何用心。
    15。人生如梦,自迷自醒,干别人何事;世事如幻,缘灭缘生,操哪份闲心。男女是缘有缘惜缘无缘随缘;儿孙是讨债还债无债不来。
    16。在庸人眼里,小事是大事,在英雄眼里,大事是小事,在圣贤眼里,世上本无事;你心里有事么?看破了放下了都不算事,无事!
    17。昨日事尚使你烦恼,通什么宿命;梦中鬼尚使你俱怕,开什么天眼
    18。作恶之可怕,不在于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作善之可嘉,不在于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
    19。人身难得,既得人身早修行;明师难遇,既遇明师快请法。
    20。知足是富人,平常是高人,无事是仙人,无心是圣人。
    21。看重了钱财,你围着钱财转;看淡了钱财,财神围着你转。
    22。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万事万物都逃不出“因果”二字,须知:事事有佛理,处处有因缘。
    23。菩萨道不求速成,众生无尽愿无尽,地老天荒只管行去,乐在奉献;人间事莫图适意,烦恼无边法无边,甜酸苦辣各具真味,趣在体验。
    24。是非入耳不起分别,是为无过之人;善恶入目不生欣大厌,是为净土中人。
    25。客来一句问候,客去一句祝福,不分张王李赵,都是善缘;境生一份喜悦,境灭一份清静,莫辨真妄,无非心造。
    26。想开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
    27。无论顺逆安危,常对子孙微笑,即是无上慈敬;莫分数落夸赞,多听长辈唠叨,即是绝佳孝行。
    28。此人像个瓜,不知是西瓜南瓜还是冬瓜,对了,这是传统品种,叫做傻瓜。禅师有言:好事坏事不如无事,甜瓜苦瓜不如傻瓜。
    29。积金积银不如积德,学武学文不如学佛。
    30。善谋生者不求巨富,自然无缺;善处世者不图显达,常处逍遥。
    31。成败、荣辱、福祸、得失,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苦难,我们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是否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2。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心灵似高山不动,不能如流水不安。在我们的漫漫人生中,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即使是平庸的日子,平常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只要细细品味,也能品味出那隽永醇厚的滋味来!
    33。如果珍爱生命,请修养自己的心灵,人总会有一天走到生命的终点,一切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的追求是一种境界。
    34。社会生活的丰富与繁杂,个人在工作和处世上的单纯与不足,使我们原有的心理准备猝不及防,而付出与得到之间的失衡,发展与机遇之间的交错,世俗与真诚之间的冲突,使得我们变得浮躁不安。更多的忙碌,更多的寂寞,更多的悲喜,更多的无奈。许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到处找人提供建议,而是在不受干扰的地方,清理思路,感悟生命,享受生活。
    35。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能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超然的人生。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想要祛除杂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
    36。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喜爱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因为推动它时要伤心。
    37。禅心,是专心致致,是心无杂念。慧能禅师说: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或者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是定。如果执著于人间的物相,内心既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想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就是苦海了。
    38。佛说: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满足就是一种幸福。
              许许多多辛辛苦苦地寻找的东西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救助别人往往是在救助自己。
              我们自身的价值源于对我们自己的认识。
    39。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会满足。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但欲望太多了,人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更无法静下心来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40。对于一个人来说,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同样重要。
    41。对方不怀好意的挑衅和侮辱,目的就是让我们愤怒,从而失去理智,这样对方就可以抓住我们的弱点,将我们击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以无招对有招。要知道,对于所有邪恶的语言或举动,如果我们不接受,对方只能把它收回去。
    42。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活是别人的眼睛里。大多数的人想改造世界,而很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43。要想得到别人的赏识,就要先做一颗珍珠。
    44。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均等,均等只存在于我们心中。
    45。一个人要有顾念别人之心,但也要有顾念自己之心。如果只顾别人不顾自己,虽然可见我们的爱人之心,却不能善待自己。
    46。人生中最大,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有的人可能战胜了无数的对手,可最后还是败在了自己的手中。在我们试图战胜对手或者想要达到某个目标之前,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阻碍了自己。
    47。在希望中活着,才会看到光明。
    48。许多的烦恼都出于自己的想像,而非真实存在。
    49。如果忙得很充实,就没有时间老。
    50。在心中点一盏心灯,才能真正照亮自己。
    51。佛说:不要屈服。这个对手可能是你的敌人,可能是你面临的困境,也可能是你自己。谁都会有倒下的时候,关健是你能否再站起来,关健是你面对输与赢的心态与姿态。
    52。我们总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53。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很公平。
    54。看透、放下、随缘.......
    55。一切皆为虚幻。
    一切皆为虚幻,应出自佛法大般若部。般若部卷数众多,据说浓缩的精华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刚经》。金刚经里有云,一切皆为虚幻,也有一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世间上的法,都是短暂不真的,就像露泡梦电云一般,应该如是看待。一切皆为虚幻,这里说的虚幻不代表没有,我想应该是佛家讲的“空”。
    56。不可说,说即是错。
    仿佛记得的原文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错。什么文字没有破绽,语言、表达亦如是。你说一句话,总有话能反驳你,是不是这样?嗬嗬~ 释迦佛说法49年,最后说他自己一字未说,也确实,他老人家是一字未立,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是佛的弟子们整理流传下来的,史上的第一次500比丘大会就是做这个工作的,由佛的表弟阿难尊者来口述,大家纪录的。这个阿难尊者,据说的记忆力超强,佛说的,他都能记住,而且他一直跟在佛的身边,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佛经,不得不谢谢这位大尊者。当时,流传的教义,现在东南亚盛传,我们这边的叫他们小乘佛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法门,是自己解脱,我们这边的是大乘佛教,讲究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藏密也许是保持最原味的原始佛教了。我们中土的佛教有十大宗,大家熟悉的迦叶尊者拈花微笑的那个是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很多老人家念佛的,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净土宗,还有华严宗、法华宗等等,哎,牙齿开始疼了,我每次一说错话,牙齿就会疼,真的,这个没瞎说,也许预示着上面的很多文字阐述,错误多多了。没有不破的文字,但有说文的真心,也许这就够了。有人言: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5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就转到这句话上来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在典藏中出现的很多,我们平时看到、想到的一切,都可以说是色,色是相,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的思维意识也是色,是个相;空是理,是相的真实本质,这个空,不是说没有,就如虚空,也是有的,好比我们看到一栋楼房,看见了,就是楼房的色相,但是,我们知道楼房是砖石、钢筋、水泥等等组成的,而这一切又都是物质,也就是现代科学说的原子、分子等组成的,它是真实存在的,不容否认。我们也知道,若干年后,您住的这栋房子会变化,好比和平桥的绿地,原来是河边的人家,现在是绿地了,色相从民居变成了绿地,我们的地球现在的位置也会在若干年后变成银河的虚空,但是地球的物质不会没有,只是转化罢了。人的意识也是一样,好比现在脑子里在想以前看的佛法,但是下班回家就会想到其他很多,人的念头是不是也像房子一样,建成了、拆迁了、又去建、再拆.....如此循环反复。一个念头来的时候,你不知道他怎么来,他走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走,留住念头的方式就是定神,定住了,不过,我们可以试试,自己定住一个念头可以多长时间,这个定,是说不间断的哦,这里就谈到观和定的问题了,扯远了,呵呵~念头想留也很难留住的,你说他有,你留不住,好比你想一个苹果,一晃神,说不定想到芒果了,真有吗?说没有,它确实有,来过了,自己明白的感知到,真真切切,好像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好像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好像.....作的了念头的主吗?是不是感到一直被牵着走???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58。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随遇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而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动妄心,不存妄想,那样心如止水是一种福气,还是一种遗憾。佛家遵人心其一,身其二的教诲,认为只要心不动则可避祸万千,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是一俗人,若没了想念,是一种什么样的空虚,人因为有了欲望,而道生了动力,什么都皆空了,还人世来做什么,而痛苦也是一种修炼,就不扯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段子了,就你自己从痛苦中爬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财富。其实此禅语很是喜欢,也能从中参透些许道理,只是自己是红尘中人,也没打算看透红尘,就把它暂且记下来,当来日到达心如止水境界时再细细品味。
    59。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有情饮水饱。我也相信:真正爱1个人,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
    6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61。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有的感觉,所以对于背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大悟无言!同理,理解的顶端、认识的终点、领悟的深处,就是大明白,也存在争论和雄辩,所以唯一的做法和姿态就是沉默无语!大笑无声!根据以上的解释规律,我想无论是谁都会自我理解了吧!
    62。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63。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64。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听一听流行的歌曲《我不入地狱》则更有感受。主唱:良心的旋律,能把悲剧变成最佳喜剧。一念的差距,能够翻天覆地改变结局。正义两个字,往往要靠牺性自己换取。那里不敢去,不管会有甚么遭遇。去去,去去去去。(和唱):人生易得伴侣,千金难买一聚。共同进退该去就去。面对恐惧手握自己名誉,我们不入地狱谁敢入地狱。主唱:天大的委屈,莫过于要永远不言不语。闪亮的过去,发扬光大直到挥之不去。绝配的情侣,往往也要取得命运容许。心有一点虚,走着不能不走的路。还是,去去去去。和唱:人生难得知遇,完成一段壮举。攀上最孤独的领域。准备就绪,我们如果要上天上,可能先要勇敢闯地狱。
    65。人生感悟: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明白自己的位置,拥有自己该拥有的。
    66。佛语有云: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舍弃却是一种境界。的确,尘世中有太多的功名利禄,人浮于世,便有了太多的追求思慕。然而生命毕竟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旅程,揽住了明月,就挽不住清风。 
    为了追求大山的巍峨伟峻,就必然要舍弃小丘的玲珑俊秀;为了追求大江的波涛浩瀚,就必然要舍弃小溪的清流婉转;为了追求大漠的孤烟耸立,就必然要舍弃小园的豆苗稀疏。    
    果实舍弃了花朵的美丽,换来了秋实的丰硕;小草舍弃了温室的舒适换来了生命的刚强;幽兰舍弃了婀娜的姿容,换来了清新的暗香;雄鹰舍弃了低空的浅飞,换来了高空的壮美;烟花舍弃了安静的闲逸,换来了五彩的神奇。
    舍弃了花团锦簇的渲染,一抹衰兰数枝瘦竹才能勾勒出画的风韵;舍弃了八音齐奏的喧嚣,五尺桐木几缕弦才能流尚出泉的天籁;舍弃了浓辞艳赋的堆砌,一藤一树一鸦才能点缀出秋的悲凉;舍弃了推杯换盏的更迭,一盏清茶半碗米粥才能烘托出人的情操。
    学过茶道的人都知道有一道工序叫做舍弃,超脱红尘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境界叫做舍弃,深谙人生的人都知道有一种智慧叫舍弃。
    舍弃了五斗米,陶渊明吟出“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舍弃了官场名利,李白道出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清幽;舍弃了富贵生活,杜甫看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的悲怆;舍弃了浮世华美,王维悟到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雅致。
    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经过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需舍弃一些轻松上路一样。
    人生本就是一条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途中会有鸟语花香,会有花红柳绿,但前进的脚步不能止住,因为我们追逐的是梦想,寻求的是明天,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舍弃那些看似美好的温柔陷阱,才能追求那些遥远的人生梦幻。
    生命亦如是,生命只是我们借来一用的资本,经营的项目由我们自己选择,但资本有限,这样我们就须舍弃一些非必需的项目,那么当生命归还时,我们可以仰望苍天自豪地吟啸:“我是最后的赢家!”纵然归还了资本,我们还有盈利,可供世人享用。
    佛语蕴含着无限禅机,人亦是灵性的生物,偶然拾得一句,便能参透半个人。
    67。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68。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69。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70。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71。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72。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7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74。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75。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76。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77。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78。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79。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80。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81。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82。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83。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84。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85。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86。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87。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88。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89。时间总会过去的。
    90。算命不如认命。
    91。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92。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93。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94。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95。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96。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97。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98。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99。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100。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101。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0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03。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187。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104。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105。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106。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07。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108。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109。悟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110。各有因缘莫羡人。
    111。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112。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13。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114。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15。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116。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117。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118。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119。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20。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121。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122。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123。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124。量大福大。
    125。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26。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127。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128。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129。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130。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131。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132。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133。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34。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135。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136。知因果即知进退,知悟性即得‘开心果’。
    137。圣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138。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139。学悟的孩子不变坏,学悟的老人不痴呆,学悟的少年永不败。
    140。智者善植因果。
    141。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142。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143。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144。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145。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146。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147。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148。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49。‘悟’,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150。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151。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52。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153。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154。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155。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156。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157。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158。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159。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160。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161。我思故我在,我观故自在。
    162。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163。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164。学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165。要搞好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166。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167。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是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168。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169。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170。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171。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172。健康,是真正的财富,不要糟蹋它。
    173。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174。悟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地教导众生,从不控制众生。
    175。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176。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177。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178。见一切人皆圣人,唯我一人是凡夫,则心自息怒。
    179。德修而谤来;来谤而修德!
    180。缘由愿来,愿力强,善缘自然具足。
    181。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个悔字。
    182。人忙心不盲,即是有定力。
    183。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184。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185。觉悟真理的人,即拥有真正的生命。
    186。体会到生命无常的人,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所以说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