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曾柏 淋巴癌转移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3-09-20

张XX,男,33岁,工人。1984年8月初,患者自感左颈部胀硬不适,未及半月,右颈部之肿瘤即凸大如拳。肿块根基坚牢,硬结如岩,不疼痛,面色黯晦,先后经某肿瘤医院等医疗部门穿刺检查和会诊,诊断为淋巴转移癌(原发病灶在腹腔)。患者不愿手术,1984年10月13日,由本院教师介绍就诊。症属痰毒疑聚成癌,拟化痰解毒之剂为治。

方药:夏枯草、海藻、白花蛇舌草、鸡内金,浙贝母、莪术、蒲公英、枳实、青皮、玄参、甘草。用上方药液吞服犀黄丸、小金丸。

方中,夏枯草、鸡内金、浙贝母、海藻、玄参化痰散结软坚,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津血同源,痰瘀相关,故用玄参、莪术活血行瘀以助痰毒之消散。其所以用枳实、青皮行气,乃属气行痰消之举。犀黄丸、小金丸是治疗多种癌肿的有效药物。笔者多年来习用此二药,能坚持服药者,颇有效。犀黄丸、小金丸之所以经常缺货,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药源少,药价昂贵;二是对很多种癌肿确有效验。而前者却是受后者影响所产生的,没有临床疗效,也就不存在药源的缺乏了。服药二十五剂,癌肿已明显缩小,患者欲毕其功于一役,提出同时采取“放疗”。癌肿病情险恶,变化迅速,笔者虽治疗癌肿病人较多,但亦无稳操胜卷之信心,且预后不良者多,故同意同时采取“放疗”为治。但由于“放疗”之钴60量过大,遂致头发脱落,口、齿、咽、舌、鼻腔等处干燥灼热,疼痛难支,即停止“放疗”。其时癌肿仍如前,又复以上方为治。“放疗”伤耗阴气,上方煎剂药量减其制,去枳实、青皮,加沙参、麦冬、石斛各30,山豆根15,服约二周,阴伤诸症渐愈。仍以原方略事增损,上午服小金丸4g,睡前服犀黄丸2g。服药约半年,癌肿消失,只是患者自称左颈动脉外附着有约花生米大一结疖,愚与侍诊者反复扪按,并未触及有任何结疖。患者死里得生,杯弓蛇影、无中生有之心情(以期引起笔者之重视)亦不难理解。此后二天服药一剂,上午服小金丸2g,睡前服犀黄丸1g,或期间停歇药物五、七天再服。1987年3月6日来诊时,谓其一切正常,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向愚赠送礼物,愚婉言告其不能收。患者当即双膝跪地,在场的病友劝其不必如此,患者则执意不起,说是多跪一会,心里好受一些。愚录此一事,旨在言其癌症危害至烈,患者恐癌之心理至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