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盘炒饭看摄影

 柳灞牧笛 2013-09-21

常常有不玩摄影的朋友好奇为什么初学摄影的人常常会争的面红耳赤?老实说这真的很难解释。由于朋友聚会大多都是选在餐厅,我也就常拿桌上的菜肴比喻一些常有的摄影议题解释,也在此分享。先从一盘炒饭开始。

定义:什么叫做炒饭/摄影?

拿国外的炒饭说起,日本有知名的蛋包饭,美国炒饭已经发展成不需要用到蛋,国内福建炒饭上面有浇汤料,台湾名饭店还有个排骨炒饭……问题来了,它们还能算炒饭吗?

炒饭也许是从中国开始的,但随着时间,地点,也都演变成为适合不同族群需求的独特菜肴,拥有各自的拥护者。它们是否还能称为炒饭?天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对某些人来说它们就是。

摄影一样。胶片数码,前期后期,黑白LOMO,这些都是时代慢慢产生出来演化与支流。旧的不一定会恒久,新的不等同低劣。

炒饭与摄影都还在持续进化之中,我们其实都只是一个支流,一个过程。

这是排骨饭还是炒饭

判定优劣:这样的炒饭/摄影才叫好

炒饭既然有这么多种,目标客层也都不一样,那又要怎样才能宣称一盘炒饭「比较好」?

也许有些人像是阿基师,傅培梅(知名厨师)说的话比较有重量,也许国外有 Restaurant, Michelin 等知名评鉴。但到最后,一盘炒饭的价值,还是由吃它的人决定。毕竟口味最终还是很私人的。

摄影一样。摄影师由市场供需决定优劣,比赛的看评审喜好,论坛的看乡民心情,自用的则只需自己开心就极可。超出这规则的则常常会变成吃力不讨好。

我常听人不满意乡民的毒舌,但真的,不喜欢不要看不就好了?

真的,开心就好

做法:这样炒饭/拍照才对

在什么才能叫炒饭?怎样判定优劣都不清楚的状况下,这议题其实很难去探讨。

很多想要热心指导他人的摄影者有时觉得自己被泼冷水,但这是无可奈何的,因为也许从开始就没搞清楚自己与对方的立场与需求。

有如自己好心要教外国人如何炒一盘正确又地道的中国炒饭来卖,但那外国人是打算要自用,且他认识并且想吃的就是一盘从小长大吃的「美国炒饭」啊?

拍照同理。也许有人就是不爱用大光圈,就是喜欢失焦,就是喜欢修图。那是他的喜好,他的自由,他的选择,千万别忘记这一点。

对一个立场大家都不同,喜好也不一样,且常常没有对错的议题,有时真的只能赢在当下谁的论点支持者比较多而已。而这样的争议之后,其实任何事都没有改变,留下的只有赢家的满足感与输家的伤心。

许多的构图,器材等真的是没有优劣,只有喜好问题

真要说的话,我认为摄影有这么多流派是好事,毕竟这提供了更多摄影者的创作空间,更多顾客的摄影风格选择。不喜欢某种特定风格?自己就别拍那样就好啊?是顾客就别雇用那种风格的摄影师不就解决了?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

如同炒饭的多样化有利于饕客一般。现在我随时可以吃台式大铁锅酱油炒饭,日本蛋包饭配咖哩,去美国时点那回忆中的无蛋炒饭配炸鸡腿。许许多多的时候,不同创意不代表互斥,而是让我们的世界增添更多的色彩。

说完了,上菜!也记得先拍照再动筷啊(笑)。

注:此篇不包括职业规范如「别迟到」,道德规范如「别污蔑」,法律规范如「别犯法」 等。那些与摄影无关,是个人行为。就算有人拿着摄影之名去解释,但追根究底还是一种个人行为,毕竟不是所有摄影师都这样。

别吵了,快照,快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