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各个时期的美女标准

 师师书坊 2013-09-22
提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女性很美一般都说是“丰胸肥臀”“窈窕佳人”“面带桃花”都是对女人外貌的赞美,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女定义也悄然变化。

美女 标准

美女,一般解释为容貌美丽的女子。营养专家提出的营养学上的美女定义,是从脸蛋比例、体质指数、健康指标和发育程度等方面进行要求,更倾重于一种健康的标准。古代关于美女的形容词和诗词歌赋众多,形成了丰富的美学资料。

美女新义

女人有一句“衣橱总少那么一件”。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女的定义也悄然变化。首先她们是独立的,这种独立不是与世隔绝,而是生 活上的负担可以自己扛起;不需要别人的资助,因为独立的女人才更自信,感情上给予爱的人无私的奉献,她们忠于公益事业,因为有爱的女人才更丰富。

其次她们是智慧的,这种智慧不是尔虞我诈,而是面对纷繁的社会,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因为有智慧的女人才永远年轻。还要有好的相貌和身材。美女是走在街头,会让路人遥望到尽头。

五大类型

成熟风韵

女人总是要长大的。她也不可能永远的那么单纯或让你保留幻想。成熟的女人自有成熟的味道。女生一成熟,就成了一个性感的女人。她们大多是智慧超凡,代表人物张曼玉、巩俐、范冰冰、萧亚轩、李孝利、韩恩贞等,这种类型尤其受帅哥喜爱。

张曼玉这个漂亮的女人给中国所有的女人上了宝贵的一课。人能漂亮很简单,能漂亮这么多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你看她年龄写在脸上,自信却藏在心里, 这张脸一看就不是二十几岁,却比二十几岁的内容要丰富不知多少倍。男人身边红颜少,知己更少,所以这“红颜知己”四个字有多珍贵不言而喻。

性感是男人来说最重要的。

俊秀俊美

此种类型,在秀美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俊气,俊秀俊美是用来形容男子的,英俊本来就是只属于男子的词汇,怎么用在女子身上了?岂不知女人有了一分俊气,则多了一分潇洒,这等女子不失女子的娇柔,又多了几分干练,更加神采奕奕。

五官美到极致,让男性女性都为之震撼,(也就是男女通吃型)代表人物林青霞。她们未必有那种婀娜多姿的感觉,却也可明眸皓齿、天生丽质、楚楚动人、不可胖。

古典如水

这样的美女于这样古老的背景下,不由让人想起那句古训:让鱼和雁都死去吧……她们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也就是千金型),比较受年轻男性喜爱。这种类 型让你一看就头晕眼花,这样的女生生活中不大可能出现,只有这样的图片中才会存在,或者梦中,天堂上。她甚至没有一点缺陷,千娇百媚完美无缺。

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笑如牡丹临风哭则海棠带露。亚洲的典型代表:胡静、刘亦菲、赵雅芝、张静初,西方代表:赫本。

艳美如花

艳者,色丰之女子也,艳美乃美中之极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城倾国、国色天香、貌若天仙 、艳若桃李……大概都是形容艳美之词了。代表人物林志玲、王祖贤。她们大多受事业有成型男人喜欢。

此等女子仅一个甜字,秀字,俊字,实在是难以概括她的美,要秀而又俊,俊而又艳,那就是艳美了。与前者不同的是,艳美者可冷俊漠然,使人不可望及,亦可笑容可掬,使人和睦可亲,可如黑牡丹,黑而又艳,令人注目,那么纯洁,更显光彩。

仅靠天生丽质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打扮来增加艳美的靓度。穿着艳丽可人,色彩合理、服饰点缀,发型得体,亦可珠光宝气,穿金戴银,再配上个精致的手 袋,无一不衬托你的艳美所在,把上天给你的那份天生丽质,在你的精心包装下,充分体现在人们的眼前,美轮美奂,令人赞不绝口,那就确是一个艳字,真是一个 美字了。

可爱

她们大都穿任何制服都很漂亮,代表人物:张柏芝、章子怡。这种女孩子似乎随处可见,很容易接近。她很像你我家隔壁住的小妹,与你青梅竹马的长大那 种。单纯得让你连一点歪念都不敢有,如果你喜欢,就要拿一生来哄的小女生,否则,你不是被她哭死,就是被自己的良心折磨死。这样在阳光下灿烂微笑的女生, 还不值得你用一生来爱护吗?

古代标准

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魏文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

唐朝以后没有定论。宋朝以后,大致是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女性美的高标准,各个时代所雕塑绘画的观音菩萨,就是当时审美标准的具体说明。

时代对美的诠释更是大相径庭。唐代世人又以体态丰腴、丰胸肥臀的杨玉环为美;但是到了宋代人们以“身轻如燕,身姿窈窕的赵飞燕(汉代)为最美”。腰围:公元前5世纪的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国各朝代的审美标准都不同,而当时女性地位低,往往要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体态,做出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例如春秋战国时楚国某国君喜欢腰细的女子,不少宫嫔因为节食减腰而饿死,故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

汉代时赵飞燕以身材轻巧见称。而唐朝时则崇尚丰满(肥胖),认为肥胖的人生育能力强,武则天与杨贵妃都是身材丰满的女人,“燕瘦环肥”就是指赵飞燕和杨玉环。

中国古代有不少男性恋足,缠足的习俗相传起源于五代十国南唐宫中。明清时认为有“三寸金莲”的女性才是美女,所以不少女性被迫缠足至弓型,严重损害健康。

中国传统上病态美的女性亦受到喜爱,给人一种柔弱、楚楚可怜的感觉,激起男性的保护欲,例如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相传她心痛时捧心皱眉的样子很迷人。著名小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是病态美的代表人物。

现代女人的标准也更上了一个层次。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女性很美一般都说是“丰胸肥臀”“窈窕佳人”“骨感美人”“面带桃花”都是对女人外貌的赞美,也就是说外貌成了评价是否是美女的唯一标准,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女的定义也悄然变化。

如今对美女的定义多为“白领丽人”“气质美女”“知性美女”“性感美女”已经作出了对外表的过度看重,更加倾向于对后天修养的重视和赞扬。

接下来看一下从1910年—1990年中国美丽的标准:

【1910--1919】美丽标准:在世纪之初,稍微开了个头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这个时期的女性影响很大,这个时期的女子着装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裙,下穿黑色长裙,衣衫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少用。

【1920-1929 】美丽标准:有身段的才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五?四”运动就像一阵清劲的风,一下子给曾经压抑沉闷的社会注入了新鲜空气。新诗人刘半农就是在这个年代之初,开创性地将“她”这个汉字增添进中国文字。

【1930-1939】美丽标准:中西合璧名女人。巴黎的新款飘洋过海,几个月的功夫上海就开始流行,其后,全国其它城市也开始流行。各大报刊杂志也开辟了服装专栏,请着名画家配画时装插图,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图更是为文明新装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40-1949】美丽标准:政治之花。40年代是很难界定美丽标准的,是因为战争。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使上海也无可避免地陷入战争的艰难之中。在物资贫乏,人心仓皇的时候,又谈什么时尚或时髦?战争使生命轻于鸿毛,连美女也不例外。

【1960-1969】美丽标准:比男人还男人。在国内,60年代是一派的整齐划一,甚至整齐到没有了两性区别。男女的关系简化为“同志”、“战友”、“阶级关系”,美丽女性已经被“铁姑娘队”、“女子采油队”这些词来替代。

【1970-1979】美丽标准:禁忌。美丽、爱情已经成为一种禁忌,阶级斗争,是此时中国的惟一时尚。爱情在生活中完全绝迹。当被扼杀的男女情爱 后来在知青群落中慢慢苏醒,其标志是爱情歌曲与爱情诗的流行。从1969年以后,传唱爱情歌曲、传抄爱情诗歌一直都是知青群落中的时尚。

【1980-1989】美丽标准:张扬。乞丐衫、巴拿马裤、蝙蝠衫、吉他、马海毛这些廉价的时尚过去以后,联合利华重返中国,“力士”香皂唱起了主打歌。“物质文化”开始显现其力量,时尚第一次有了不菲的标价。

中国美女的分布

湖湘

湘女多情这句话相信列位都听过,若论美丽,只能屈居川渝之后了。不过湖南桃源可是出名的美人窝。湘省十成美人,有七成出自桃源。皆因桃源就是陶渊明夫子笔下的桃花源。世外桃源,人能不美乎?

东北与山东

盛产美女,以时尚、美貌、身材好著称。辽宁上榜多,哈尔滨也频频出美人,年轻女明星大多来自东北,如驰名中外的巩俐、关之琳、傅艺伟、马苏、董洁、刘芳菲、李冰冰、陈晓旭(87版林黛玉扮演着)、秦海璐、董璇、陈红、陈琳、李曼、秦岚等等。

江浙

江南出美女这句话流传很广,这个江南应该是广义的,包含江浙沪以及长江以南诸多地方,太笼统,相信在人间天堂苏杭等地上过大学的人,可贵的是,江南(江浙)女子大多有才气,才女加美女,外加好山好水,是人间天堂。

川渝

那渝川女子就靠身材傲视群雄。这里的美女有一种纯净之气,是典型的娇小玲珑美女。


来源:BWCHINE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