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中轴线”》征文——鼓楼冒烟

 liuzy56 2013-09-22
我与“中轴线”》征文——鼓楼冒烟
标签:

杂谈

           《我与鈥溨兄嵯哜潯氛魑拟斺敼穆ッ把

                                                                   作者: 李铁生

六十年前,在中轴线北端发生了一件轰动北京城的往事。

我家在解放后不久由外地迁来北京居住,当时就住在城北鼓楼前西侧的烟袋斜街,据说鼓楼和烟袋斜街这条小胡同还是元世祖时所建,算来也有600多岁了。鼓楼最初叫“齐政楼”,后来由于每天按时敲鼓报时辰,逐渐就叫鼓楼了,北边那敲钟的建筑也随之被呼为钟楼。至于这烟袋斜街,顾名思义首先这胡同一定不太直溜,由东口向西渐向南倾斜,快到西口时又陡然南拐并略加宽没几步就到头了,正像一个烟袋锅。而迎面则是北京有名的燕京十六景之一的“银锭观山”的那个立足点——银锭桥。

银锭桥虽小,但它却是横跨前海后海之间的南北交通要道。所有海水全由玉泉山逶迤流来,进城后先到西海,再到后海、前海最后注入北海公园,据说元代还曾是运粮之道呢。而后海北岸的积水潭则是一个码头。但在解放前整个水面都疏于清理。水深浅不一,浅处夏季长满荷花,有的地方还露出淤泥。每年七、八月在水面周围会建起一批席棚卖些小吃、饮料等,晚间很多市民前来消夏。而摆摊说书,练功夫耍杂技的比比皆是,有时也会有搭棚的马戏班子表演,热闹非凡。但随之而来的卫生问题却十分严重,整个水面漂浮着各种垃圾和生活废弃物。解放后作为新中国首都的一个位于市中心的景点显然十分不雅,为此市政府决定对什刹海进行整修。对前海、后海和西海均要深挖以疏通水道并在四周修上水泥护墙,此工程于1950年全面展开。随即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却悄然发生了。

在炎热夏季的某一天黄昏时,于人来人往的鼓楼大街上有人偶尔抬头向在夕阳照射下闪着金光的鼓楼顶上随意一瞥间,却蓦地看到在楼顶有一缕青烟在轻轻飘动,而且经久不散。这一发现立即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和好奇。见者无不称奇。而更令人不解的是此后每日黄昏均有黑烟飘然而上,但白天则一切如常。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时之间,“鼓楼冒烟”之事几乎传遍全城,以至每日黄昏时刻即有很多人由市区各地纷纷前来观此奇景。登时鼓楼前人头攒动,来往不绝。个中即有自以为高明的好事者纷纷提出“高明”的解释。自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人多口杂一些不着边际甚至迷信的言论也油然而生。更严重的是一些谣言也暗中传了出来,这当然很快引起有关当局的注意和重视但对此现象必须拿出一个可靠可信的解释显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马上展开调查,但却一时不得要领,因为查后发现并非火情也不是电路问题,显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当然解释自然现象最恰当的部门自然非科学院莫属。于是几经周折这事反应到了当时的昆虫研究所(现动物研究所)。所里当即委派著名昆虫学家时任副所长的朱弘复教授率人调查此事。在黄昏时由近处、远处对鼓楼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并走访了周围的环境。最后发现不远处的什刹海正在进行挖掘,形成了很多小水塘和淤泥。看到此处朱教授对情况已了然于胸,初步认为是蚊虫在什刹海浅水中大量孳生后的成虫“婚飞现象”使然。当即派人于某日黄昏冒险登上鼓楼屋顶,捕虫网捞下两网“黑烟”,拿下来仔细一看果然是一类蚊虫——摇蚊。

摇蚊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摇蚊科,此科昆虫虽与库蚊、按蚊及伊蚊等均属于双翅目,但却不吸血,它们的雌雄个体发育成熟后即要成团群飞同时进行交配,这就是所谓的“婚飞”。此种习性,也可见于其它蚊类。鼓楼冒烟则是由于每当黄昏在西下阳光照射时楼顶上的黄色琉璃瓦产生了金光闪闪的反射光,在昆虫趋光习性的作用下成群摇蚊即被吸引到鼓楼顶上飞舞了,而在远处看去则恰似一缕黑烟。

交配了的雌性摇蚊在受精后即要觅地产卵,淤泥及静止的水潭则是其产卵的理想场所,而正在挖掘的什刹海正好提供了这一环境。当摇蚊卵孵化出幼虫后即在这里发育化蛹,然后羽化成会飞的成虫。自然成虫就会越来越多的飞到鼓楼上婚飞,这就是造成鼓楼冒烟的真正原因。其实摇蚊幼虫很多人是熟悉的,就是被叫做红虫的,也可用来钓鱼,或捞来做金鱼饲料。

为了解释清楚“鼓楼冒烟”的真相以安定人心并普及科学知识,当时还曾在鼓楼前展示了摇蚊标本,并做了科学解释。一场“冒烟”风波随着金秋到来的凉风而渐渐烟消云散了。北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平和。

光阴荏苒,转眼间六十年过去了,七十岁以上的老北京人或许还会在记忆的角落里,寻觅到当年发生在北京中轴线北端最高点鼓楼上的这“冒烟”事件的影子吧。

有趣的是在十年后,当我在大学生物系毕业时,却无巧不巧地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当时的昆虫研究所,更有幸被派到朱弘复教授的研究室,在其指导下从事昆虫研究。茶余饭后也时或说起这件趣事,朱教授更将此类事件定义为“异常虫情”。这就是命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