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滤色及中灰层的简单应用

 水岸梧桐 2013-09-22

滤色及中灰层的简单应用

发表时间:2010年10月26日 作者:摄影社区编辑:杨大文点击数:10713

    在开始本日志前,先来补充一下关于正片叠底。以前日志中提到的正片叠底,在多图合成的时候是经常使用到的。例如,白背景下主体的抠像,白背景人像扣发,专色字单通道叠底,以及各类图片合成等等等等,这些例子可以在网上查到,这里不做介绍了。
    而滤色则刚好是跟正片叠底相反的一个功能。直观感觉上主要是滤掉黑色,但也并非就那么简单,我认为它主要是色彩提纯提亮的意思。
    根据PS自己的定义:
   
“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将混合色的互补色与基色复合。结果色总是较亮的颜色。用黑色过滤时颜色保持不变。用白色过滤将产生白色。此效果类似于多个摄影幻灯片在彼此之上投影。
    滤色,英文screen,screen模式与我们所用的显示屏原理相同,所以也有版本把它翻译成'屏幕’。”
   
根据PS的这段解释,在RGB模式下,我做了一个原理性测试供朋友们参考。以下的介绍均在RGB色彩模式下进行,并且不考虑溢色的问题。

  原理图解
    以下(图一)是在RGB模式下,用HSB制作的一个简单的十二色标,以及黑白双色。以此作为测试的标准。
    制作方法:拾色器里,HSB模式(色相环),S=100 B=100 H=0°,30°,60°,90°,120°……330°。以此图作为对比标准。根据色相环的原理,其中S=100 B=100 H=0 则为RGB模式下的R通道,其他以此类推,每30°获得一个纯色。同时,观察可知,每60°为一个通道组合方式,分别是:R\RG\G\GB\B\RB,并且,他们是每180°为一个补色,即 红对青,黄对蓝,绿对洋红。PS也是根据色相环的原理进行调色功能的开发的,例如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可选颜色,通道混合器等。


图一:简易12纯色及黑白色标

    以下(图二)是用于测试的图样。
    制作方法:拾色器里,HSB模式(色相环),S=100 B=85 H=0°,30°,60°,90°,120°……330°。注意,这里B=85,明度降了。


图二

    开始测试。在PS里,把图二复制一层,并且设置为滤色、透明度100%,然后再复制一层,再设置为滤色、透明度100%,以此操作进行8次,并观察。

配置图如下:



效果图如下:

    与(图一)对比,我们发现,用这样的方法(图二)经过多次滤色处理后,颜色被提纯提亮了,最终会是R\RG\G\GB\B\RB通道的结果,并且,黑色不变,灰色被提纯为白色,同时,很明显,所有位于R/G/B三通道之间的颜色,最终都会偏向于RG/GB/RB三色。
    做这样一个测试,目的是为了接着下来方便的介绍单图多层叠加的滤色方法。

   方法一:全图滤色混合

    复制一层,设置为滤色。提亮照片。如果需要做曲线调整,获得色调,就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拉曲线即可。
    原稿如下:


配置图如下:


效果图A如下:


如果我们还想做点色调,那很简单,增加一个曲线调整层,稍微调整一下曲线,就可以了。

配置图如下:

R通道:左点:32,0 右点:255,255
B通道:左点:0,64 右点:255,255

效果图B:


    方法一介绍完了。
    由此可以知道,滤色功能有提亮照片提纯色彩的功能。于是,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想获得一定的艺术性效果,在特殊光照的情况下您可以大胆的尝试使用欠曝的手法。

   补充说明两点的是:
    第一,全图滤色很多时候会使高光部过曝。此时,用方法一,你可以通过调整透明度来解决,按一些资料上介绍,滤色类似于相机的曝光补偿,那么我们可以姑且认为它就是后期的曝光补偿,就按相机的配置来,1/3档约等于30%的透明度,1/2档相当于50%的透明度,
    第二,如果你的图片需要进行降噪处理,那么滤色这个环节,最好是在降噪前来操作,滤色完以后再降噪,这样降噪的效果会好很多,这个是我的个人经验所谈了。

  通过原理测试及方法一,我们可以发现,滤色后,图片的颜色会变亮,会被提纯。过于靓丽的颜色很多时候并非我们所需要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降低颜色的明度以及饱和度;又有些时候,滤色后颜色的饱和度被降低了,需要把颜色加深;还有些时候黑色被去除太多,我们需要补充回去一些黑色;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填充色的方法进行调整。填充色可以很多,可以是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等等,这里介绍填充灰色,也就是中性灰色层。

    方法二:滤色层与中灰层的配合使用


原稿如下:


————————————————————————————————————————————
配置图A如下:


效果图A,滤色提亮,中灰层颜色混合模式实现褪色:


——————————————————————————————————————————————
配置图B如下:


效果图B,滤色层提亮,中灰层加深颜色:


——————————————————————————————————————————————
配置图C如下:


效果图C,滤色层提亮,中灰层正片叠底:


——————————————————————————————————————————
配置图D如下:


效果图D,滤色层提亮,中灰层正片叠底及中灰层颜色模式配合使用:


这里的例子使用了中性灰色作为填充色,是否可以使用其他颜色呢?肯定是可以的,您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方法二完。


方法三:用滤色层提亮暗部


    在PS的菜单中,使用“选择>色彩范围>阴影”,获得暗部选区。羽化2-30之间,复制,粘贴为新层。新层设置为滤色,可通过调整透明度或者多复制几个滤色层的方法实现暗部调亮。最后再次调整色阶,完成。
要点:这方法比较古老,难点在于羽化的数值选取,务必注意暗部与亮部的边缘融合问题。同时,对于人像图片的编辑,在滤色完成,合并图层后,需要对人物的皮肤进行修补,因为欠曝的照片滤色后会出现很多纯黑色的未曝光杂点,此时可使用“水滴模糊工具组”先设置成“变亮”进行涂抹,然后再设置为“正常”进行涂抹,最后再进行降噪处理。

原稿如下:


配置图如下:


效果图如下:


—————————————————————————————————————————————————————

如果想获得温暖的阳光色,可参考以前的《正片负片的叠底与单通道混合二》来获得。以下多做了一个效果稿,供大家参考。
用《正片负片的叠底与单通道混合二》的效果图如下:


方法三介绍完了。
—————————————————————————————————————————————————————

最后补充说明一下,虽然可以用滤色的方法来把图片的暗部提亮,但在拍摄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注重曝光的平衡,因为后期当中,对图片的编辑力度越大,对图片的质量损耗也越大,无论你采用什么色域模式,采用什么高级的算法,这都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能一次性获得一个好的原稿仍然是最重要的事情。某些情况,例如,在光线特殊或者反差较大又不能正常补光的时候,可采用欠曝的方式,使高光部获得更多信息,后期制作的时候方便操作。所以,摄影该做的事情该注意的问题,仍然需要由摄影负责,并不违反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前期注意了,后期的工作量也相应减少了。


原帖地址:
http://blog1.poco.cn/myBlogDetail-htx-id-5030895-userid-54349307-pri--n-0.x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