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展馆】
花博主展区内最大的异型建筑
整个主展馆滨水而建,由A、B、C、D四座馆组成,临湖一侧全部采用了景观式玻璃幕墙。从空中俯瞰,整个主展馆就像是一只展翅的蝴蝶;同时,屋顶的飘板又围合成一个阿拉伯数字“8”,象征着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造型别致又漂亮。
它的总建筑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其中,花博会期间的展出面积达到了3万平方米。
9月28日—10月27日 A、B、C馆一层,这里汇聚了35个省(区、市)展厅,将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最抢眼的城市元素表现出来。
9月28日—10月27日 A馆二层,这里有海峡两岸兰花展,还有中国花协旗下的8大专业分会设计的专题花卉展。
9月28日—10月7日 B、C馆二层,汇聚了全球120多家园艺企业的企业展,将展出全球最新奇的花卉品种,最前沿的花卉栽培技术。
10月10日—10月15日 B馆二层,“中国杯”插花大赛,算得上是目前国内最顶级的插花赛事了。
10月19日—10月27日 B馆二层,中国插花花艺展。
10月11日—10月27日 C馆二层,菊花展。
【室外展区】
赏花、探景,品各地特色文化
如果你只有1天时间逛花博园,那么建议你多为室外展区预留些游览的时间。
一来是因为室外展区的规模较大,总占地面积近450亩,共有72个展园。包括了东道主的常州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园,再加上深圳及港澳台地区展园,共计35个;国际展园则聚集了全球21个国家的展园,再算上12个企业展园和3个专题展园,别说是停下来拍张照,留个念了,即便是走马观花,没有一两个小时也是逛不下来的。
建议多逗留些时间的另一个原因,是从各地的园林造景中,你可以细细品味出各地的文化。比如,江苏园内,打造的是江南古典园林文化,镂空顶部还设有一柄油纸伞,水流顺着伞面落入池中,滴落在四周的盆花中,典型的“水润花香”的江南味;贵州园内,牛角、铜鼓、蜡染、苗寨、水车、嬉闹的公牛,这幅生动的苗岭人家的“画面”,几乎聚集了贵州最经典的文化元素;此外,还有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青海园内浓郁的昆仑文化……
而国际展园内,泰国风情园、马达加斯加风情园,西班牙、法国、意大利3国联合展园都是不错的看点;如果带了孩子同行,可以去企业展区内的江苏三维园看看立体园艺,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卡通动物,都是直接在绿树上修剪出来的呢。
【科技馆】
全部采用数字互动技术的展馆
花博会山水展区内有2大异型建筑,其中,似两条相互嬉戏的锦鲤的那座馆,是科技馆。
它是花博园中,唯一一个没有真花,全部采用数字互动技术的展馆。
整个科技馆分了上下2层,展出面积达到2600平方米,设有科普厅、生活厅、产业厅和梦想厅4个主题展区。在这些展区,你可以通过触控屏,看到花卉完整的生命周期;也可以欣赏到国内97座城市的市花;甚至还能看到全球76个国家的国花。当然,也可以看到花卉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花博会正式开幕后,亲子家庭的游客,建议你们去梦想厅看看,这里的巨型立体弧幕将播放电影《豆宝历险记》。影片讲述了作为种子传播媒介的豌豆、凤仙花、蒲公英、喷瓜等各种植物与蜘蛛、蜣螂、蚂蚁等昆虫团结起来,一起对抗蝗虫侵袭的故事。通过看卡通片,孩子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种子的各种传播方式。
【艺术馆】
这里将展出近300件艺术珍品
花博会山水展区内的另外一个异型建筑,就是艺术馆了。
其实你站在花博大桥上就会发现,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造型上,艺术馆和科技馆都形成了呼应。它们分别位于水上舞台的两侧,科技馆像两条锦鲤,艺术馆就像独自栖息在湖畔的美丽大鱼。这两个展馆的屋顶,采用的都是ETF膜,据说和北京水立方的外立面,是同一种材质,既能保证馆内的自然采光,还能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
不过馆内展出的内容就截然不同了。花博会开幕后,艺术馆将展出近300件珍宝,这其中多是以花为主题,并能代表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它们将分门别类,在6大展厅中展出,格局就按照玉雕、水晶;留青竹刻、象牙浅刻;铜刻、陶瓷、紫砂;苏绣、云锦;梳篦、剪纸、漆器;奇石与根雕等划分。这300件珍宝中,光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18个。
【自然馆】
强烈建议,花博会期间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展馆
自然馆位于湿地展区,外观上很好辨认:由3个独立温室链接而成,屋顶设计成了3片透明花瓣,站在花博大桥上看,犹如湿地中盛开的花瓣。
建议大家来自然馆看看,是因为这里模拟出了特殊生态环境下的植被状况,很多植物、树木别说是国内,即便是东南亚一带也很少见。
整个自然馆占地近6000平方米,热带雨林兰花馆、各种热带乔灌木、沙生植物馆……需要提醒的是,整个自然馆的“镇馆之宝”,目前国内最老的油橄榄树就种植在沙生植物馆。据说,这株800多岁的油橄榄,是从意大利漂洋过海大半年,才抵达常州的。
在自然馆内,水生王莲馆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除了3朵大王莲,还有6米多高的网根榕,还有瓶子草、茅膏菜等食虫植物,要是耐心点,说不定还能拍到这些食虫草进食的场景呢。
【雅集园】
“文艺范”的游客一定要去逛逛
位于入口片区的雅集园,是花博主展区内展现常武独特地域文化的地标性建筑。
据说,雅集园的构想,来源于历史上著名的《西园雅集图》(该图描绘了宋代文豪苏东坡、黄坚庭、秦观、晁无咎等人在西园集会的场景)。整个雅集园采用了江南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手法,别具特色。园内的中心景观将再现清代武进造园名人戈裕良的叠石艺术。花博会开幕后,这里将成为刘海粟和夏伊桥艺术馆,还有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的作品也将在此展出,很适合“文艺范”的游客,来这里“泡”上一下午。
【花博大桥】
拍出花博会全景的最佳地点
此前,本报曾陆续做过不少关于花博建设的报道,很多“超震撼”的场面,都是我们航拍的。
考虑到大部分游客既想拍一拍花博会的“大场面”,又没有这么专业的装备,我们建议,不妨去花博大桥上试试。站在桥上不仅能将整个山水展区尽收眼底,还能看到主展馆和湿地展区的自然馆。
【“小淹城”】
打造三城三河湿地景观
以春秋淹城遗址为原型,打造的三城三河的“小淹城”湿地景观,借助自然馆和流水栈道等周边的亲水建筑,游客可以和“小淹城”近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