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堤村民:“满城挖”欠下的巨额债务谁来还?

 随园天一馆 2013-09-22

官堤村民:“满城挖”欠下的巨额债务谁来还?

媒体记者从财政部湖北专员办获得的《对湖北省武汉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显示,截至2012630日,武汉债务余额为2037.05亿元,债务率已经超过美国最高警戒线的1.5倍。上述报告还显示,武汉市2013年需要还本付息310.59亿元,2014年则达到311.76亿元,相当于最近两年每天需偿债1亿元。(921日中国网

“债务率已经超过美国最高警戒线的1.5倍”这样的比较对于我等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只有那每天1亿元的债务要还倒是有些骇人听闻。

每天要还1亿元的债务,这个数字不知道武汉市的领导们是否知晓,是否能了解其中存在的风险和危机。即便如此,武汉的人还是发现,既使是在这样的债务环境下,武汉的城市建设并没有放慢迅速,放慢步逐,而是还在不断地上新项目,出台新的城市定位。武汉市的主要领导曾经在大会上公开承认自己是“满城挖”领导,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

负债搞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下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光是武汉这样搞,就是远在西边的大同也是一样,那位非常有名的市长,当年不就是负债上百亿大搞城市建设吗?城市没有建好,负债没有还清,自己倒是升迁了,到了省会城市太原。最近有媒体传出,太原也出现了“满城挖”——几年之后,太原会留下多少债务不太清楚,倒是可以预测的是,这位市长或者因为城市建设有迫力,还可能继续升迁——债务留着别人还去吧!

对于武汉背负如此大的债务进行城市建设,有人以为是在“还债”。意思是说,武汉前些年的城市建设没有跟上,落后了,近年来加速建设,是在还前些年城市建设欠下的债。此言似乎有些说服力。但不并非全部。即使是“还债”,也是不是应该量力而行呢?!

国务院于2010年批复同意武汉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但到了2011年底,武汉又提出对标北京、上海、广州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了2013年初,武汉又提出了建设“祖国立交桥”、成为“世界城市”的目标。2013年武汉市的工地数量已经达到11012个,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工地539个,房地产等建筑工地10473个。武汉市的总面积为8494平方公里,这表明了武汉市的工地密度已经高达1.3/平方公里。这一组数据显示,武汉的城市建设存在着一种冲动,这种冲动是否与政绩有关,是否与形象有关,大家可以联系大同那位市长的所作所为去思考。当然,城市建设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盲目性是不言而愉的。

大同的那位欠下百亿债务升迁的市长要离开大同的时候,市民上街下跪不让她离去。为什么?市民怕的是这欠债留下的城市无法建起来了,这欠下的债务谁来还。武汉现在每天有1亿元的债务,如果城市建设不放缓,还象现在这样加速、加码,负债还会增加。这些债务又由谁来还?

据资料显示,2012年武汉市的财政收入超过了2000亿元,达到了2093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28.58亿元。也就是说,2013年和2014年,武汉市需要拿出接近40%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就目前来看,土地出让金成为武汉还债的重要部分。2011年武汉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1435.28亿元,土地出让收入还债648.29亿元,占比超过44%。可以预测的是,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拆迁成本的上升,土地出让金还债将成为过去,还债能力就会降低。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些为城市建设欠下巨额债务的官员们在不远的将来是要走的,或升迁,或调离,但城市的居住者们走不了;城市的债务对于那些欠债官员来说,有着太多的理由推责了,有的反倒因为城市建设的动作大而成为政绩,成为升迁的资本。只有城市的居民们默默地承受着那每天1亿或更多的债务埋下的风险,见证危机和后果!

                      2013-9-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