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室性早搏和室性期前收缩是同义词 已合并

 bdcxrh 2013-09-22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中、老年人多见,有的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导致严重后果不容忽视。
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一般应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评价及指导预后。
 
病因
 
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可导致。室性期前收缩更多见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二尖瓣脱垂、洋地黄或奎尼丁中毒、低血钾等患者。

临床表现

一般偶发的期前收缩不引起任何不适。当期前收缩频发或连续出现时,可使心排出量下降及重要器官灌注减少,可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昏、出汗、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听诊时可听到突然提前出现心搏,第1心音较正常响亮,第2心音微弱或听不到,随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脉诊可以触到提前出现的微弱脉搏,随后有一较长的代偿间歇。
对有症状者,应作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期前收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室性期前收缩应按Lown分级,评定良性(Lown分级<Ⅲ级)、恶性(Lown分级>Ⅲ级)。

检查

1.心电图表现
QRS波提早出现,其形态异常,时限大多>0.12秒,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ST随T波移位,其前无P波。发生于速支近端处的室性期前收缩,其QRS波可不增宽。室性期前收缩后大多有完全代谢间歇。基本心率较慢时,室性期前收缩可插入于两次窦性心搏之间,形成插入型室性期前收缩。偶见室性期前收缩逆传至心房的逆行P’波,常出现于室性期前收缩的ST段上。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对期前收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室性期前收缩应按Lown分级,评定良性(Lown分级<Ⅲ级)、恶性(Lown分级>Ⅲ级)。

并发症

频发的期前收缩(过早搏动)可并发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治疗

经过全面详细的检查不能证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认为是良性的,无需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认为是具有潜在恶性或恶性室性期前收缩,必须治疗:①频率平均≥5/分钟者;②多形性或多源性,但要注意除外房性期前收缩伴差异传导;③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④连续3个以上呈短暂阵发室速;⑤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亦应及时治疗。
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选用作用于心室的Ⅰ类和Ⅲ类药。对于期前收缩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收益,伴有心衰和心肌梗死的患者禁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室性期前收缩常需紧急静脉给药。急性心肌梗死初期可选静脉内使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心肌梗死后若无禁忌,则常有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治疗。部分单源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考虑在电生理检查的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治疗,该方法对于没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者疗效确切,并可改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引起的左心室增大和射血分数下降。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禁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原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继发性者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宜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心房或心室起搏治疗。
 
室性早搏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室性早搏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早出现。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早。室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室性早搏,三年了。每分钟10几次吧。我

性别:

年龄:31

病情描述:
室性早搏,三年了。每分钟10几次吧。我想问一下,吃了3年专治早搏的药没治好。但是在一个月前吃了一些抗焦虑的药后,焦虑没见明显效果,早搏却不见了。至今没再出现过早搏。目前测的心率85次,属于窦性心律不齐。

曾经的治疗及用药情况:
稳心颗粒,盐酸普罗帕酮。

心宝丸、黄芪口服液

发病时间:一年以上


频发室性早搏对心脏有多大危害?

性别:

年龄:52

病情描述:
频发室性早搏对心脏有多大危害?

曾经的治疗及用药情况:
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没用药


发病时间:最近24小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