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西奥多早早地就起来了,他赶了10英里崎岖泥泞的山路,匆匆来到哈佛学院,参加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考试。从8岁那年起,他就没有真正上过学,只有在冬天比较清闲的时候,才能挤出3个月的时间认真地学习。而在其他的时间里,无论是耕田还是干别的农活,他都一遍遍地默默背诵以前学过的课文,直到滚瓜烂熟为止。休息的时候,他还到处借阅书籍,因此汲取了大量的知识。有一本拉丁词典,是他迫切需要的,但想方设法之后也没有借到手。于是,在一个夏天的早上,他早早跑到原野里,采摘了一大筐浆果,背到波士顿去卖,所得的钱正好换回了这本拉丁词典... ...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哈佛的入学考试上,他得心应手地做完了试题。监考的老师惊奇地看着这个总是第一个交卷的考生,当他听说这是一个连学校都很少去的穷少年时,更加好奇地抽出他的试卷来查看,然后对西奥多说:“祝贺你,小伙子,你很快会接到录取通知的。”
那天深夜,西奥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里,父亲还在院子里等他回家。“好样的,孩子!”当父亲听到他通过考试的消息,高兴地赞扬道,“但是,西奥多,我没有钱供你到哈佛读书啊!”西奥多说:“没有关系,爸爸,我不会住到学校里去,我只在家里抽空自学,只要通过了考试,就可以获得学位证书。”后来,他真的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当他长大成人以后,自己积攒了一笔学费,又在哈佛学习了两年,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岁月流逝,时光推移,这个当年读不起书的小男孩儿,最终成为一代风云人物。他作为一个著名的废奴运动倡导者和社会改革家,先后成为国务卿西沃德、首席大法官蔡斯、著名参议员萨姆纳、总统加里森、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反奴协会主席温德尔?菲利普斯等人的密友和事业顾问,他在整个美国的影响力是永远无法估量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发现自己出身于一个底层的家庭,那么请你祝贺自己吧,因为你将创造奇迹。当然奇迹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的,只有优秀而坚忍的人,才能不受不利环境的影响,或者干脆化不利为有利,从而谱写完美的人生。
大学毕业之后,于敏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却一开始就“不务正业”,他创作的油画《红树林》参加省里的一个大赛获得了金奖。还参加过多次画展,并开过自己的个人画展。
后来,于敏被一家银行从国企挖走,这在当地是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但在他看来却如铁栅栏后面的囚犯一样,每天过着“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毫无生机和新意。到了30岁生日那天,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职。他背起行囊,离家出走了。他希望能像大海上的船儿一样,到惊涛骇浪里闯荡,到狂风暴雨中去历练。
于敏到了当年大学朋友在东莞的一家装修公司。有一次为一个客户选家具,可没有一款他看得上眼的,自由随性的他脱口而出说:“这些家具,太没有创意,不如我自己来设计好了。”同学一听,击掌叫好:“对呀,不如你就往家具方面发展吧,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然后开店销售。”两人不谋而合。
于敏立即就想到了古船木,他在家乡北海接触过古船木,少年时他还利用古船木进行过艺术创作,做过一些小的木雕,做过一些画框。但用来设计家具还是第一次。
于敏回到了家乡广西北海,像着了魔似的到处找古船木。他没日没夜地自己动手做家具,在父母的抱怨和咒骂声中做了一年,手工做出了一个茶几,他兴奋极了。
当他把古船木做成家具后,人们的质疑也就来了:家具,就是要结实耐用,这些古船木可是在海里泡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那木头还能结实吗?于敏摇摇头说,这是一种误解。船木因为泡在海里,就如同我们海边平时盖房子要用的横梁一样,都是要先在水里泡过。海里浸泡过的木头可以防虫,更加结实。
后来,于敏又慢慢做出了更多的家具,并开始销售这些手工家具,虽然每件家具都极其昂贵,但仍然有络绎不绝的人来买。后来,他开了“作木坊”店,并在广州开了两家分店。进入他的店内,感觉仿佛是到了古老的海底世界一样……2004年,海敏家居生活元素成立,旗下仅有作木坊、家具生产基地。
2008年,于敏成立了海敏有限公司,旗下包括海敏广告装饰公司和海敏家居生活元素,开始推行古船木艺术马赛克,先后开发了海狼和海客系列产品各几十款,以批零兼营多元化的形式推向市场,经过努力,在全国的经销商已经覆盖了30多个城市,拥有北海和东莞两个生产基地。
有一套铁梨木沙发,五六十年海上航行的历史,风里来浪里去,木料的纤维纹脉浸透了海水,颜色变深,它坚韧的质地,古趣盎然的色泽,每一处都令人遐想。于敏觉得,世上有不同人生的树,有的树在森林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任世上风云变幻,树自岿然不动,然后老去;而另外一些树在成年之后,就被伐倒,成为船并被放逐到大海上去航行,算不算得上是幸运的呢?当船老于海上,不得不靠向岸边时,能被有效地利用下来的古船木,做成美妙无比的家具饰品,应该就是传奇了。
古船木,历经了无数次惊涛骇浪的洗礼,由内而外传递着古朴与静谧的气息,仿佛田园牧歌。它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排列,以及色系的自然渐变,又与后现代解构主义不谋而合。所以,古船木充满了怀旧的情怀又以一种现代的形式呈现,既古典又时尚。
于敏当初收集古船的时候没想过用它来赚钱,他坚持收集古船和画画,纯属个人兴趣,或者说心底深处的一种艺术呼唤。一件事情做一天,是因为冲动,做一年是因为毅力,做十年乃至一生,是因为乐趣和追求。
两分钟机会
观看中央电视台节目《艺术人生》,嘉宾是著名演员李雪健。当现场摆出一个贴有痦子的李雪健的大剧照时,他讲了一个真实的,颇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当时剧团里要排演一出话剧,跑龙套的演员有许多个,其中就有濮存昕,王学圻和李雪健。龙套演员停留在舞台上的时间非常短,也就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转眼间,就从台上跑到了台下,要想给观众留下印象谈何容易。
当时濮存昕饰演一个老地主,李雪健饰演一个匪兵乙,王学圻饰演一个新四军,跑龙套的演员可以随时调换。濮存昕为了能使观众记住他,琢磨很久,才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贴金牙。金牙虽然很小,可是使他的形象更生动了,因此引起了导演和观众的注意。李雪健看到濮存昕贴了金牙,感觉这个方法特别好,可是濮存昕贴了金牙,他不能再模仿贴了,于是他灵机一动,用塑料膜在脸上弄了一个大大的痦子,格外醒目。王学圻看到他俩都弄了特别的,可是他演的是新四军,要照顾正面形象,贴什么东西都不合适,怎么办呢?最后他想到了打一枪不死的方法——打第一枪时倒下后再爬起来,等李雪健他们补上一枪后,再慢慢悠悠倒下。
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创意别出心裁,所以引起了导演的注意,随后一步步得到重用,也改变了他们跑龙套的命运,最后成为剧团的台柱子。也因为那次跑龙套的出色表现,李雪健一步步从匪兵乙,到匪兵甲,匪兵班长,交通员,直到今天的著名演员。
最后李雪健有些感慨地说:“跑龙套虽然是个小人物,却不是小角色。主角的时间长,也是许多个两分钟积累出来的。跑龙套的演员要想给观众留下印象是很难的,必须多用心、多思考、多想。当然,如果你不想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那就轻松多了。”
在一般人眼里,两分钟的时间多么短暂,稍纵即逝,可是两分钟在一些有心人那里,却很漫长,有时可能会是一生的时间。
五根手指和十个脚趾
英国国家军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找到迈克?莱思,他曾是一名英国探险队队员,他们怀着敬佩的心情,向这位勇敢的历险幸存者征集当年登上珠穆朗玛峰有关的纪念品。莱思送上的纪念品既不是珠峰顶上的冰雪,也不是登山队的登山工具,更不是什么纪念照片,而是他自己当年因冻坏而被截下的十个脚趾和五根手指头。
面对疑惑的眼睛,莱思讲述了自己的历险故事。
1976年,年轻的莱思随英国探险队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在下山时,他们遇到了狂风大雪,而且,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当时,他们的给养已经所剩无几。探险队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莱思向队友们提出了一个行动方案,就是丢弃所有的随身装备,只留下少量食品,轻装前行。但是方案却遭到队友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到山下最快也要十天时间,这就意味着这十天里不仅不能扎营休息,还可能因缺氧而使体温下降,冻坏身体,丢掉生命。
莱思很坚定地说:“我们别无选择!这种雪山天气十天甚至半个月都有可能不会好转。再拖延下去路标也会被全部掩埋,我们只有等待死亡。如果丢掉重物,我们就不会再有任何杂念,轻装前行就可以提高速度,我们还有生的希望!”
最后,队员们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大家扔掉辎重,也扔掉了幻想,一路忍受疲劳和寒冷,互相鼓励,不分昼夜,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到达了安全地带。事实上,恶劣的天气正像莱思所预料的那样一直未能好转。回到山下,他们一无所有,一切装备都留在了山上,莱思的付出更加巨大,寒冷冻坏了他的十个脚趾和五根手指,但是,他的抉择却拯救了整个探险队,在医院截肢后,他保存了手指和脚趾,因为这是他带下山来的能够保存的唯一的纪念品。
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中,我们常常像莱思一样,面临着许许多多严峻的抉择,很多时候,平庸的人往往因为贪恋已经拥有的而最终走向了失败,而非凡的人往往因为懂得必要的舍弃而最终赢得了辉煌。成功并非很难,难的是我们能否拥有付出五根手指和十个脚趾的勇气与决心。
每天都是试用期
两年前,我大学毕业后,经过一番辛苦求职,进入一家大公司试用。与我一起试用的还有个名叫叶萍的女孩儿。
求职的过程,让我深深明白就业的不容易,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试用期机会。每天早晨,我都是尽量去公司早一些,然后打扫办公室卫生、精心地给办公室里的花浇水。
其他部门加班的时候,我也主动过去帮忙。叶萍作为试用期的员工,她的工作态度也是和我一样,工作主动认真、吃苦耐劳,为公司干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
我们公司是家销售品牌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产品的公司,特约维修点建立在全国地级市以上。我和叶萍都在公司总部的售后服务部工作,本职工作就是接听售后服务热线。接听售后服务热线是件不断挑战个人耐心极限的工作,有的客户因为不恰当使用产品造成了产品损害,要求免费维修;有些是因为零部件自然损耗,但是,客户觉得自己花了钱,商家就得负责到底;有的明明过了保修期,客户还在电话里死缠烂打地要求免费保修,甚至要求免费以旧换新……这个时候,我们都得耐心礼貌地解释,请求客户“理解”。客户对于我们电话里的耐心、热情、礼貌也无奈,最后只得气呼呼地挂了电话。一天下来,我感觉特别累。
好在我的敬业终于换来了回报。3个月的试用期后,我正式被公司聘用,签订了3年的工作合同。签完合同后,我感觉身上的千斤重担一下子落了地,轻松了很多。
签订合同的第二天起,我就不去公司那么早了,也不打扫办公室了,13个人共用的大办公室,凭什么就我和叶萍打扫?“3个月的小媳妇”熬出头了,现在和其他的“婆婆”平起平坐了,我不能再苦自己了。
不符合产品维修规定的客户再打电话嗦个没完,我也没有以前那么耐心了,一般说:“对不起,现在有点事情,我们这有来电显示,稍后,我给你回拨过去啊!”不等对方同意,我立刻挂了电话,当然,我根本不会回拨的,如果客户再打来电话,我“礼貌”地解释现在还是忙,马上回拨过去,如此这般,客户就没有脾气了。这样的绵里藏针,使我在工作中省心了不少,也能腾出时间在电脑前看网络新闻,或者和朋友QQ聊天了。
让我纳闷的是,叶萍真是不开窍,试用期都过去了,都从“小媳妇”转变为“婆婆”了,整天还一副劳碌命,依然大包大揽地打扫办公室卫生,依然帮助其他部门的同事加班,依然在售后服务电话里那么热情、耐心……
叶萍真是天生受苦受难的命,我在心里暗暗叹息。
叶萍不但不给自己减轻工作量,她居然还没事找事,经常在中午休息时间向公司维修部的工程师请教一些技术问题,以便在电话里向客户更为详细更为权威地解答。她真是能折腾自己!
两年后,售后服务部的经理被调到上海分公司做经理去了,老总居然出人意料地把这个空缺给了叶萍。要知道,除了那个离任的经理,我们全销售部12个人,凭工作资历,我和叶萍是并列第11名。她居然像“空中飞人”一般直接从那10个“职场前辈”头上飞过去,扑通一声,直接降落到部门经理的宝座上。她的空中降落惹得全销售部的员工都有情绪。
老总是个聪明人,自然理解大家的心情。所以,叶萍正式上任部门经理的那天,老总亲自参加了叶萍主持的第一次部门例会。例会上,老总感叹道:“很多职场中人,只要试用期一过,与单位的合同一签,立即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工作劲头一下子就松懈了,我为什么任命叶萍做你们的部门经理?凭的就是她把这两年的每一天都当做‘试用期’度过!不管是老员工,还是进来刚两年的所谓新员工,你们部门里还有谁是在工作合同签订后保持试用期工作状态的?还有谁?请举手。”老总扫视着大家,大家不由自主地都低下了头。
老总的话一下子把大家的心说得透亮,大家的不服气一扫而光。是的,叶萍每天都把自己当成“试用期”,每天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这个部门经理,也只有她最有资格来当。
不偷懒不懈怠,持之以恒地勤奋工作,这样的员工才有资格得到快速提升,这样的员工才有能力在职场里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