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彩浓墨写仇英

 相-信-爱 2013-09-23

重彩浓墨写仇英(上)

帖子迎春 ? 2012-11-26 14:58

文/凡子
仇英1.jpg
仇英1.jpg (84.63 KiB) 被浏览 549 次

看惯了倪瓒不涉人间烟火的空灵山水,陡然间再看到仇英笔下这样的人间亭阁、饮食男女,隔世之慨叹顿时生起(汉宫春晓图局部 绢本设色 37.2cm×2038.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家里,元代的倪瓒实在是超凡脱俗的一个典范,其笔墨不闻半点人间烟火,画山绘水,就只见山水朗朗,并不见半个人影。有些画中明明已有一两间茅草屋,或丛林中露着青瓦房顶,甚至会有半尾船舱飘荡在湖面上,可是,真的从没见过一个人出现在他的画中。

有次以为找到他画的人像了,一幅名为《杨竹西小像》的高士图,画中人物宽袍束腰,神态自若,线条沉着流畅,惊喜之余想到倪瓒终究还是画了人物画。

谁知细解下来,方知原来此画是由元代肖像画家王绎执笔画的人物,倪瓒补的景──他仍然绕开了去画人物的任何一种可能性。

这几乎就是倪瓒的人格了。有些人虽为人类,但对同类并不感到有兴趣。气清的人,尤其厌倦俗世的浊气。身体避免不了在此世中活着,但精神的观望里,断难让俗人的影子占据一寸画面。

这个出世性情的人没有画出我们想亲近的人间烟火,但世间总有入世的人,来带领我们走入人声鼎沸的世界。

生卒年月不太可考的明代画家仇英(1502或1503-1551或1552)晚生倪瓒200年,比起倪瓒来,他几乎可说是另一个极致的典范,人生与绘画,都如水中畅游之人,一个猛子扎进去,仰泳、蛙泳、自由泳,游得精疲力竭,画得欢声笑语。

仇英热爱人世的天性,来源于他的出生。他是江苏太仓人,后来才一世定居苏州,不是富贵或书香人家的后代,只是一个街头巷尾长大的不读书的男孩子,所以望着俗世就亲。

仇英不读书却不是一无是处,他反而是有极聪敏的过人之处的,少年时就精漆工,因为绘得好,哪家人家修建新屋,都会请他去给房子彩绘栋梁。

这么画着画着的,就画到了当时的名画家周臣家里。

周臣是当时的职业画家,他识仇英时正是自我功力的鼎盛时期,眼力尖,一下将仇英从一众粗人中挑了出来,收为自己的徒弟,教他专习绘画。

仇英确实聪明异常,未长成青年,绘画的基础功夫已是跃升如久经训练的成年人,已经可以与自己的老师、老师的另一名学生唐寅,以及名画家文征明一起,共同绘制画作。

这个文征明其时是誉满江南的大文人画家,与老师相熟却非老师可比。仇英自与他结识,便得文征明及更多好友与门生的指点,其画艺日渐精湛,天地顿时又是一番新气象。

在这里,真是要赞一声周臣厉害,一为有慧眼识得仇英的异质,收到身边悉心调教;二为在看出徒弟才华远超自己之后,引荐更大的大家与名家继续指点仇英,打开仇英走入文人画家的大门,其心胸胆识均是过人。

但世界回报给这个恩师的声望,也是极其不菲。仇英出自周臣门下,这素无它论,周臣的另一弟子唐寅,也是周臣青出于蓝的得意门生,这二人合着当时的另外两位大名家,沈周与文征明,即是史上所称的“明四大家”。

只是仇英年轻,是后起之辈,照文化素养与尊重之意,要排在沈周、文征明与唐寅之后。

可以这样说,仇英是终生感激他的恩师的,他后来的画风虽取历代名家所长,设色尤取青绿山水大家赵伯驹的明艳风格,可是细致揣摩他的每一幅画,都有其奇特的双重个性,既有职业画家特有的一种民间气息,又有文人画家的大气磅礴,俗中有雅,雅中带俗。

凡懂山水人物之妙的画者都知,完全的职业画家是难出文人气质的,完全的文人画家也多不带世俗尘烟味道。仇英起自非院派的“院派”画家周臣,每一幅作品的底色,都带着世俗的味道,却又可以凌空转身,画出更高格局的情调与气势,这可说是仇英画风的最大特色了。

说起仇英,他的其它特色也是颇让人大感有趣。

仇英好学习,勤奋异常,手上功夫了得,学了老师不算,学了名师不算,一天到晚总找东西来习绘,因此他极擅描摹古人的画作,画什么像什么,几可夺真,弄得收藏名家也搞不清楚究竟哪一幅是原作,哪一幅是仇英的临摹。但因他画得实在太好,各家评说他的画的临本也足可以名世。

这样一来那是怎样的局面?彼时江南书画鉴赏与收藏之风盛行,不比此时此刻的现代人弱,一个人绘画与临画都是高手,收藏家视他若珍宝,资格够高、人品够好的,就可专请他到家里去常年供他作画,那请不到他的民间大众,就只好关起门来学仇英的绘画,但凡一幅作品带了些他的风格,或细密或纤丽,便都统统假款仇英之名拿去面市。

更有欺世之人,要把周臣绘画之作上的签名挖了去,补上仇英的名字出手,以换更多银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这样的跟进之风遗害到现在,让人苦恼。因为仇英的传世之作中,假款很多,真假莫辨,闹得收藏之人举棋不定,在心痛与肉痛之间无限徘徊。而那些伪款之作,又不能说它们果真一钱不值,只好就那样祸福相依地与真品结伴同行。

倒是仇英本人的一些临摹之作成为他的功绩,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临萧照中兴瑞应图》,就成了保存萧照真迹的最妙之作。

仇英2.jpg
仇英2.jpg (100.9 KiB) 被浏览 549 次

在倪瓒画作中绝对看不到的人影,到了仇英的笔下,飘然而立,作了视觉的主人(《十美图》册页中的一个美人)。

仇英3.jpg
仇英3.jpg (119.13 KiB) 被浏览 549 次

仇英知道并且仰慕倪瓒,就根据他的故事,画一画这个传说中的好洁之人,种了一棵树在庭院,每天清洗,活活把一棵树洗死掉为止(洗桐图(传)立轴 设色绢本 68×46.5cm)。此图是真迹还是款作姑且不论,但仇英的小青绿山水特色与画风是得其神韵的,我愿它是真迹。

仇英4.jpg
仇英4.jpg (162.88 KiB) 被浏览 549 次

人间烟火之重,莫过于饮食男女之情爱事。这是西厢记册页故事中的一页,月色溶溶夜中,崔莺莺待月等张生过来相会的情景,画笔历历呈现。它不是历代描写《西厢记》的最佳版本,但也是极好的版本之一了。
迎春
明春会员
 
帖子: 1173
注册: 2012-11-15 13:52
手頭現金: 9,308.00

Re: 重彩浓墨写仇英(上)

帖子紫实 ? 2012-11-26 22:35

或静坐于深山

或醉卧于闹市

何妨?

不染纤尘的心灵,才有圣手妙迹,留给后人无限遐思……
紫实
明春会员
 
帖子: 1130
注册: 2012-08-06 10:54
手頭現金: 10,253.00

Re: 重彩浓墨写仇英(下)

帖子longde ? 2012-11-28 0:50

仇英1.jpg
仇英1.jpg (159.16 KiB) 被浏览 532 次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手卷小局部(绢本 工笔设色 纵31.11cm 横938.53cm 辽宁省博物馆藏),拥挤的小人儿们,逛街逛得多欢。

中国的古代非常注重人的素质培养,凡有点教养的人家出来的人,眼要识字,耳能听曲,口能吟诗,鼻善闻书香,伸指能举棋子、描丹青。

家学渊源的人,更是满腹锦绣,气度豁达,诗书画当精神粮食齐齐备足,免得闭门在家时精神上栖栖惶惶,出门时则一穷二白,不知拿什么与世界打交道。

“明四大家”里的沈周出身书香大世家,是“吴门画派”德行厚重的领袖;文征明出生官家,诗文与丹青双绝,是“文笔遍天下”的大才子;唐寅呢,虽然出生于家道衰落的商家,可自己资质秉异,得一身横溢才华,是真正的文人一个。四人中只有仇英来自贫民家庭,一点家底也无,但凡做事唯“吃饭”二字要紧,所以即使得贵人提携,在绘画才能上飞扬直上,可写字题赋咏诗之类的修养,完全与自己无缘,这便构成了他绘画作品中的另一个特色:只签名盖章,无一款题咏。

这个致命的缺陷,使仇英纵然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也被士大夫阶层看成白丁,不把他当回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生卒年月几乎不可考证,因为历史的记载里几乎将他忽略不记。

民间仰慕他,是因他的画雅俗共赏,得太多人喜爱,极好卖钱。精英阶层对他,则几乎保持了一致的沉默。

在此也看出“明四大家”里其他二位君子对他的仁慈心怀。沈周与仇英未曾蒙面,生死前后错过,姑且不表;文征明则一直赏识仇英的异才,极力提携他,总在他的佳作上为他题字;生性狂放的唐寅更是一有机会就不吝将自己的好字写在他的画上,为他的佳作增色。

文人士大夫只将仇英看成画匠,对这一点,只怕仇英本人也会讷于其言,不会争也不会辩,更不会愤怒。

他对生活是没有奢求的人,不会的确实不会,硬是要让人无中说有,只怕那不是他的质朴本性,反要让他心生惭愧。

他一生素与众多文人大家打交道,吟风咏月虽然不成,见识却是十分丰富,深有自知之明,知道有些东西不是自己的长项,回头重来也补不齐,不如将精力与天赋放于丹青上,也足可让人生独放异彩。

仇英一生真的刻苦勤勉,他活得不长,约只活了五十岁,而真正成熟的艺术创作时段只有二十来年。这二十年中的每一个春夏秋冬,他都是在埋头画画中度过。他的绘画技艺,也正是在这样的勤学苦练中臻至上佳境界的。

读古画我们都知道,历代画家的作品,绝少有超大尺幅,或只有山水,或只是人物,或花鸟相间。如人物与山水同时出现,也是一二山水,三四人物,极少有山水、楼台亭阁与众多人物一起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太考验人对整体画面的调度能力,也太考验人所花的功夫。

可是仇英的画,不怕人多,不怕山水繁茂,更不怕楼宇精工重叠。他的《百美图》、《西园雅集图》,动辄就绘几十上百个姿态各异的文人、美人,河流一丝水纹不少,大树一片叶子不拉,房脊上瓦片一块不差,精繁复杂、热闹非凡的世俗生活,就这么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

更绝的是他参照北宋画家张择端重新描绘演绎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简直看得人头晕,楼宇处处飞檐,桥梁座座拱立,川流不息、东去西来的人物多达2000多人。

如此胸罗万象的构图与工笔写实能力,仅为一个画匠,哪会有这番才情?!

所以即使晚明最杰出的书画家董其昌,谈到仇英时也颇为矛盾,一方面可惜他文才不逮,一方面又不得不叹服他的集大成与过人之处,将他看得比文征明还高,认定五百年来就这么一个人了。

没有奢望过高评的仇英如能得知董其昌的评语,谦虚一番之后会不会放声大笑?非为得意,只为他的百般辛劳,终得最高文人的认可,这终究岂不是极为痛快的事!

我说过仇英是浸在热腾腾的俗世之中的人,他从做漆工画雕梁开始,一路这么画过来,民间颜色之浓艳,是他打小就习惯的色彩,所以黑白水墨于他相当无味,他要的就是一份浓墨重彩。因之他也是将中国的青绿山水发挥到极致的人。

所谓青绿山水,是中国水墨画的一个分类技法,以矿物原料石青与石绿渲染山、林、泉明艳之色为主,或重色,或淡彩,重的为大青绿,轻的为小青绿,轻重交替之间,再加以明黄朱红之类,人间万物便美美地全在纸上了。

其实青绿山水不好把握,黑白水墨轻一点重一点,错不至太出位。青绿山水一不小心,便极有可能俗不可耐,染出一堆俗景俗人来堵人心胸。

仇英的山水一般小青绿用得多,轻轻灵灵的;但在大尺幅作品中要用大青绿了,也并不悚笔,痛快淋漓地用,自有他的经验告诉他何处该空白、何处留余地,在俗中凌空一跃,染出满画面的雅来。

但又不是阳春白雪的雅,就是俗尘中的雅,离俗就那么一点点。这真是绝妙的俗了。

仇英的颜色挥洒自如,构图想像力也是超级牛。然而,他的画尚有一个弱处须要提及,就是他的透视关系问题,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完美解决。

他画作中的山水极好,人物也有意态,圆弧形的线条都勾勒到位。可一有房屋、墙壁、桥梁、栏杆等,那些直线条就有点犹豫起来,不知如何协调才能将它们统统直立起来,不至显得歪斜。

看得出他下了大功夫想突破这个难题,也几乎快成功了,可是,在有些画面里,这个弱点时隐时现,始终存在,没有被他的思虑赶跑。

但这个问题不是仇英一个人的,它是中国水墨技法中,许多画家都会遇上的问题。只是大多的画家不会像仇英这样硬碰硬地想去解决它,他们只是将这个问题回避掉或淡化处理了。

因之,仇英是更让人佩服的,白璧微瑕一起在,是他的大勇气,半点不影响人们对他的作品的由衷欣赏,相反,更让人心中升起对这个将毕生精力献给绘画的伟大艺术家的敬仰。


仇英2.jpg
仇英2.jpg (49.85 KiB) 被浏览 532 次

《清明上河图》手卷局部。画太长了,没法儿全部呈现,就感受一下局部的力量吧。

仇英3.jpg
仇英3.jpg (98.57 KiB) 被浏览 532 次

《郊外游春图》(立轴 设色绢本 71×96.5cm)是迄今保存得最完好的仇英画作之一,小青绿山水设色,人物精妙,几乎算百分百的完美之作,非画匠可为也。

仇英4.jpg
仇英4.jpg (64.17 KiB) 被浏览 532 次

《双钩兰花图》(立轴 设色纸本 52×32.5cm)太意外与神妙,仇英虽然画作累累,可是几乎从不见他画花鸟,有此一幅神品,惊喜莫名。照老规矩,款印是他自己的,题咏为文征明所题。

仇英5.jpg
仇英5.jpg (159.45 KiB) 被浏览 532 次

《神仙图》(镜心 设色绢本 27×30.5 cm)欣赏。仕女画是仇英很爱的一个品种,其中可细读到他的精工勾勒技法。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