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

 liuzy56 2013-09-23

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

标签:

老北京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 

                  羊角灯胡同,是否和羊角有相似之处。 ——摄于羊角灯胡同内       

              门前老槐,记忆里散为一片清明。

              瓦上鸟鸣,缱绻中唤起半窗明月。

              清阴在心底,生出几缕惬意。

              明月在眼里,泛出几多温情。         ——刘一达

北京的地名,尤其是胡同的名称,从元代起,靠的是民间口口相传。真正把名称挂在街口,应该算是近代的事啦。既然是口口相传,北京胡同名称多以形状、标志物、人名,生活日用品等入列。羊角灯胡同、南、北钱串胡同就是以胡同形状入名的街巷。

羊角灯胡同呈东、西弯曲走向,与三座桥和龙头井街相通,胡同中部与北钱串胡同衔接,长度为 168,平均宽度3。羊角灯胡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曾有大、小羊角灯胡同之说,后两条胡同合并,统称羊角灯胡同。

胡同名称形成还有些故事。民间传说这里是负责“和珅府”安全的警卫人员驻扎地。夜间兵丁手持羊角式样的灯笼在府邸周边巡逻,胡同故名“羊角灯”。但就胡同形状而言,弯曲狭长,东、西口宽度不一,犹如羊角,胡同以“羊角灯”得名也应在情理之中。只是由于胡同多次进行改造,加上单位、居民在胡同里不断蚕食占地,原来的“班房”早就不见踪迹;就连粗细不一的胡同出入口,也显得略有相通。

羊角灯胡同算得上以居民休养生息为主的街巷,不同规制的院门似乎还能证明早期院落主人经济状况的差异。不过近几年富裕起来的人们在胡同内大兴土木,走进羊角灯还能看见带有垂花门式样的院门。

羊角灯与前海西街仅有10来米的间距,两条街巷相比,羊角灯自然清净了许多,而前海西街白天则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紧邻恭王府的院子居民受到旅游的影响,打开后墙,于是恭王府大门南侧先后开了十几个以卖小工艺、小饰品的商铺。这些商铺大都由外地农民、甚至是早年活跃在恭王府周边的游商、黑三轮车工承包或租赁。他们缺少职业道德素养,贩卖盗版书籍猖獗,高声吆喝叫卖,给当地政府添了许多麻烦。许多游客见到恭王府门前现状,痛心不已。

羊角灯23号北屋主人姓张,爷爷叫张宝和,是当年著名的北京大鼓表演艺术家,俗称“大鼓张”。相声大师侯宝林刚出道的时候,曾到张老爷子拜师求艺,至今张候两家后人还有来往。羊角灯21号,北京著名刘心武曾在这里居住多年。刘心武先生在《拼贴北京》一文中对羊角灯制作工艺做了介绍。“羊角灯”选用优质的羊角,截为圆筒状,放进开水锅里喝萝卜丝一起焖煮,待煮软后,用锥形楦子塞进去,用力撑,使其羊角整体变薄。接着再次焖煮,再次塞楦,直到整个羊角变形为薄薄的透明的灯罩为止。这也算得上老北京城内手艺人的一道绝活儿。至于为什么叫“羊角灯胡同”,刘先生推论为当年胡同内可能有制作羊角灯作坊或贩卖羊角灯商贩。刘先生在文章中对羊角灯胡同的描述:“在北京内城西北什刹海水域附近,有一条羊角灯胡同。那时一条逢场典型的小胡同——不长,不甚直,两边的四合院都不甚俊丽,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是黄土路面”。这也符合当年实际,国家经济不发达,直接影响到市民生活的水品高低,也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与保护。

南、北钱串胡同形成清乾隆年间,因胡同形状狭长弯曲,内有多处岔道,犹如旧年间的钱串,故名“钱串胡同”。只是民国时期,“南钱串”叫“东钱串”,“北钱串”叫“西钱串”,直到1965年才把“东、西钱串”变更为现在的名称。民间传说钱串胡同早年在胡同内设有制造钱币的作坊,胡同故名“钱串”。南、北钱串胡同与三座桥胡同、羊角灯胡同、龙头井街相通。胡同内有太平庵、观音庵等古刹遗迹。

                     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

                         南钱串胡同6号旁门是侯宝林大师居住院子
    什刹海与侯宝林先生有着不解之缘,南钱串胡同6号旁门曾是侯宝林先生在什刹海居住地之一。据崔普全先生考证,1921年4岁的侯宝林先生被舅舅张文斌带到北京后,过继给候姓人家,改名侯保麟,居住在什刹海西侧的织染局胡同(今为大、小金丝胡同)。后因生活所迫,先后在龙头井街32号、羊角灯胡同、东煤厂胡同、张皇亲胡同(今改为尚勤胡同)、藕芽胡同、扁担胡同(1965年并入旌勇里)居住。7年之中先后搬了6次家。13岁拜张宝晨伟启蒙师,后拜朱阔全为师,得艺名:宝林。为学艺方便,侯宝林先生搬到天桥福寿里。建国前后,侯先生成家立业,家搬至宣武区绒线胡同。1954年随着家庭人员增多,侯先生又搬到宣武门香炉营胡同5号。1962年因幼女夭折,侯先生心中郁闷,又搬到距离什刹海仅半里之遥的北京电视台麻花胡同职工宿舍(后并入藕芽胡同)。1970年从五·七干校回京,居住在南钱串胡同6号院旁门。

   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           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

      羊角灯胡同新建的垂花门式院门                  羊角灯胡同也安装上了西洋风格的路灯

有人把鼓楼西大街北侧的“小八道湾”称为什刹海最为弯曲的胡同,实际南、北钱串曲折程度大大超过“小八道湾”。或许由于“小八道湾”两侧有北京酿造三厂、全总文工团等单位,街巷在单位施工过程中做过调整,走近“小八道湾”并非完全能感觉到街巷的蜿蜒曲折;而南、北钱串属于居民区,街巷原状人为因素破坏有限,因此走进南、北钱串,更能享受到穿胡同的种种乐趣。这里有灰墙黛瓦,院落错落有序,街巷深处有几簇艳丽的花朵;还有几棵老态龙钟的古槐,墙角处有遗弃路旁的老石磨。最耐人寻味的是那几条长短不一、宽窄各异岔巷。由于岔巷的衔接,南、北钱串分别与龙头井、三座桥、羊角灯胡同串在一起,形成四通八达交通网络之势,又好似进了迷宫一样。

         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羊角灯与南、北钱串胡同

                      “曲径通幽处”,最能与南、北钱串胡同相提并论。——摄于南北钱串胡同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