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者与愚者做人做事的差别

 太阳下的森林 2013-09-23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商鞅曾经说过:“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意思是聪慧的人总能在事情刚刚出现一个萌芽的时候甚至在萌芽发生之前就能对趋势有一个判断,而愚蠢的人往往在事情已经板上钉钉之后还一头雾水。当然,商鞅是从一个人的智慧 和判断力出发。笔者认为现代生活中,聪明人很多,而且新时代的聪明人和愚蠢的人往往很难判断,有点“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感觉。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现实生活中,聪明的人往往表现的很聪明,愚笨的人总是看上去很愚笨。但这仅仅是表象,有些聪明的人表现出来的是笨拙,而有些愚笨的人又使劲装聪明……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是不管怎么样,财经作家高承远认为,智者和愚者本身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虽然鱼龙混杂,但拿出一定的标准进行比对往往高下立判。

笔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略微归纳了一下,认为智者和愚者不管怎么样伪装和表现,你总可以依照如下四个层面进行比对。

一、智慧的人做人,愚蠢的人做事。

我们都说,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性、高流动、市场化的社会,任何人要做到无可替代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让别人信任,然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人们普遍的懒惰原理,你就在一定范围内和时间内做到了无可替代。

二、智慧的人寻找竞争,,,他们寻找对手,与之竞争,共同进步,在这种近乎合作的竞争中,逐渐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而愚蠢的人目光短浅,将竞争对手现定于身边的同学、同事、同僚,并将本该共同进步的竞争恶性化。 在他们心中,他们觉得社会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自己的成功要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对比之上),这种人也许可以成功,但是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面,而且这种成功对于他本身而言,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成就感,而且会有一定的负罪感。这样的心态下去,要持久的成功也非常困难。

三、智慧的人善于专注,愚蠢的人分散精力。

真正智慧的人能够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事业并坚持下去,而愚蠢的人因为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经常飘忽不定,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和稀缺的,根据10000小时定律,一个人只要在一个方面专注并钻研的时间超过10000个小时,他就可以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真正专注的人才是智慧并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人。而飘忽不定,朝三暮四的人往往很难有太大的成就,当然,他们也许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如果说“杂家”也是一种成就的话,如果频繁跳槽也是一种“经验丰富”的话。

四、智慧的人选择合适的,愚蠢的人选择最好的。

真正智慧的人因为他形成了自己的爱好与倾向,他能够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时喜欢自己选择的,这种加入了喜欢成分的选择可以帮助他更好的成功,我们不用证明就可以知道一个喜欢书法的人更容易成为书法家,喜欢写作的人更可能成为作家,喜欢数学的人更有潜力成为数学家。财经作家高承远在生活中也发现,很多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并不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而是别人的意见或者是社会的所谓主流或者非主流,这绝对是不明智的行为,因为选择社会公允的一些东西虽然可以保证不吃大亏,但是绝对没有任何的利润。比如大家都觉得金融好,一个爱好营销的人由于别人的推荐进入了金融专业,最后进军金融领域,可是很难做出成就,又开始抱怨社会,而这种情况在当代的中国比比皆是,这被零点公司总裁袁岳称为“妈我”现象,同时,自己为了追求社会公允的喜欢,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迈过更多的门槛,这样成功的概率反而变小,而自己也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就算最终没有成功又有什么?更何况一辈子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谁能说这不是成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