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灰烬与钻石》

 香菇城 2013-09-23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出品:波兰

  年份:1958

  关键词:俄波积怨 两极世界 政治暗杀

  #一句话影评#:斗争是进步的养料?

  文/张小强

《灰烬与钻石》是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瓦伊达将美好的人类社会比做钻石,灰烬则是那些可怜的牺牲品

        本片发生在德国宣布投降的那一天(5月8日),波兰人民刚刚获得永久的和平,就立刻进入了自相残杀的状态。在波兰的某座小镇,在即将被提升为部长的镇长授意之下,杀手暗杀了被派遣到当地的波共政委。但是他们的情报出现了问题,被杀死的只是两位无辜的工人。杀手只好住进政委的酒店,寻找下手的机会。期间结识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与此同时,政委也在打听多年未见的儿子,谁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反共分子,被苏联红军逮捕。

      “灰烬与钻石”的典故出自诺尔维特的一首小诗,其灵感来自于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成钻石的过程。瓦伊达将美好的人类社会比做钻石,灰烬则是那些可怜的牺牲品。考虑到影片灰暗、悲观的调子,没有钻石只有灰烬的事实,片名的讽刺意义也就不言而喻。《灰烬与钻石》还是“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一代人》和《下水道》说得都是波兰人与德国人的战争,但是终结篇却没有想象中的民族大团结——外部矛盾一旦解除,内部矛盾就会爆发,这样的故事在人类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

       具体到片中明争暗斗的两派,一派是亲苏势力,比如政委,一派是本土自由派,比如镇长。后者对前者进行定点清除,表面看与平民百姓无关。但是政治斗争不允许中立,所以先被杀死的恰恰是与世无争的路人甲。瓦伊达还把开场暗杀戏放到教堂,让最残忍的一幕在耶稣的注视下发生。局外人尚且如此,局内人只会更痛苦。像很多共产党员一样,政委因参加西班牙内战,并在二战后来到苏联,已经离开祖国多年。儿子被亲戚抚养长大,亲戚的政治观点又极端反共,还好瓦伊达“善良”地让政委见到儿子前就被杀死,避免了父子相争的一幕。更可悲的是镇长的助手,在听说了上司要升部长的消息后,一边幻想自己飞黄腾达,一边担心被领导抛弃,结果喝多了酒,丑态百出而被炒了鱿鱼。

       总之,所有人都无法享受和平的愉悦,战争的离去没有抚平伤口,反而让人变得伤感、怀旧、空虚——曾参与华沙起义的杀手,与旅店老板谈论着他们对“旧城”的回忆,几乎让人闻到了乡愁的味道。关于人的所有矛盾特质,最后都集中在杀手的身上。面对女孩时,他坦白说厌倦了杀戮,想上技术学校,做一个普通工人,随后却依然坚定地完成暗杀任务。直到最后,孰对孰错,也没有结果。瓦伊达充分发挥了艺术家和稀泥的本性,不选边,无立场,或者按照专业的讲法叫“有深度”,最终获奖无数,并流传至今。
        

瓦伊达还把开场暗杀戏放到教堂,让最残忍的一幕在耶稣的注视下发生。

所有人都无法享受和平的愉悦,战争的离去没有抚平伤口,反而让人变得伤感、空虚。

俄波矛盾与华沙起义

         俄罗斯和波兰是一对老冤家,从16世纪开始打架,一直到冷战结束前都没有给过对方好脸色。在波兰强大的时候,俄罗斯人受其欺辱;在俄罗斯崛起之后,就轮到波兰抱头痛哭。了解这段历史,尤其是两国二战时的纠葛,对于理解《灰烬与钻石》很有帮助。在希特勒入侵波兰之前,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等于是斯大林助纣为虐,趁乱瓜分波兰。40年,苏联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卡廷惨案,杀死数千战俘,还嫁祸给德国。近五十年后,瓦伊达把这一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主题上与《灰烬与钻石》遥相呼应。

       1944年8月1日,在波兰流亡政府的号召下,五十万波兰家乡军(Home Army)开始对德国人进行全面反击。但是,这次起义很快被镇压,距离城市仅一河之隔的苏联军队没有出手相助,使得大批波兰战士、平民被杀害,两国旧仇未了,又添新恨。当然,对于这段公案双方各执一词,读者可自行判断。我们只是强调此事与影片的关系,片中的杀手就是家乡军士兵,参加过华沙起义,仇视苏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亲苏派最终赢得波兰的政权,但社会主义在这个国家走得异常艰难。经济问题和观念冲突导致骚乱频发,最有名的便是波兹南事件。1989年,波兰人赶在苏联解体之前走上西方道路。如今两国关系已经缓和,普京(时任总理)曾在卡廷惨案70周年时单膝跪地纪念死者。不过三天后波总统专机就在俄境内失事,这个偶然事件怎么看都像是上帝他老人家,开得一个黑色玩笑。来源:凤凰网娱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