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VV美丽人生正无限VV 2013-09-24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书法: 弘一法师 行书七言联

 
 
发布:2013-09-20 09:08:03作者:中国书画艺术
 
(2011-10-20 16:26:50)转载
标签:翁安佳书法齐白石女儿口色                     文化 分类: 厚公斋书画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弘一大师的联语(对联, 俗称对子, 又称联语、联句、楹帖、楹联。楹者, 柱也。对联雅称“楹联”,原指悬挂于楹柱的书面联语。对联是“对”与“联”的合称,包括口头应对(简称“对”)和书面联语(简称“联”)。它由互相对仗的两部分文字构成,前一部分称“上联”,后一部分称“下联”。 )

今天我才知道本心就是佛,既然本心就是佛,那么又怎么见得以前的我不是僧人(悟道者)呢,说白了就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是心是佛,是心做佛,不管前世今生都是这样。

你如果对佛法不了解,这句话你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太深奥了,只有悟道者才能写出来这样的句子 



你看一下这个故事,对你理解这句话会有帮助: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宋荦题江苏苏州沧浪亭  
这是一副写观景赏鱼之乐的对联。《庄子?秋水》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联是代庄子答复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反问。庄子善于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鱼乐我乐的境界。“拟物法”的运用反映了庄子观赏事物的艺术心态。作者就是沿着庄子的思路而作了回答。“共知心是水”意为用心去体会我和鱼都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认识,“安见我非鱼”意为怎么见得我不是鱼呢?联语从鱼与水的关系,生发感慨,所用老庄哲学之典甚恰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