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梁-板组合模型的建模(转载)

 ANSYS分析 2013-09-25


这两天有朋友问到在WORKBENCH中用梁-板组合建模的问题,说用点焊和接触都有问题。我看了以后,感觉不需要用点焊和接触,实际上只需要在DM中简单处理就可以了,这里说明我所采用的方法。

问题如下,是一个H型框架,在其上铆接两块板。框架的四个角点被固定,而在左边一块板上施加垂直于板面的均布载荷。现在要对该问题用有限元建模并仿真。

image

由于这里涉及到两类单元,一种是梁单元,一种是板壳单元。在WORKBENCH中,默认的梁单元是BEAM188,而板单元是SHELL181.而 BEAM188中每个节点一般有6个自由度,SHELL181中每个节点也是6个自由度,因此二者的节点自由度可以无缝的耦合在一起。

下面说明操作步骤。

1. 创建项目示意图。

image

2.在DM中创建第一个草图,形成H型框架。注意这里对于上下两条长边是分成了四段。

image

3. 在DM中创建第二个草图,只包含两个竖直的边。其位置与是上图中两个点的连线。

image

4. 先对草图1中的直线生成线体。

image

得到的结果如下

image

5. 再对草图2中的直线生成线体。注意此时是ADD FROZEN。

image image

得到的结果如下

image

6. 从前面的边生成面,先生成左边的板。

image

得到如下图的结果。

image

7. 从前面的边生成面,再生成右边的板。

image

得到如下图的结果。

image

8.压制中间两条不需要的线体。

image image

得到的结果如下

image image

9.创建矩形截面。

image

10. 把该矩形截面赋予给梁的截面属性。

image image

得到的结果如下

image

11. 把一个线体,两个面体生成一个新的PART。这一步是关键。它取代了点焊和绑定接触。

image

得到的结果如下

image

12. 进入到DS中划分网格。

image

13.固定四个关键点。

image

14. 施加分布力系。

image

15.仿真并查看变形。

image

到此为止,这个问题建模及仿真结束。

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当的草图绘制方式,以及第3步所生成的辅助线,而在第8步中又把它们删除了。另外,就是要生成一个PART,这很重要。它会直接把节点耦合在一起,而不要用繁杂的点焊和接触操作,应该是相对简单的方法。

该方法用于操作梁-壳混合模型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在实践中需要灵活采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