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诚亲王
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胤祉,清圣祖仁皇帝第三子,雍正帝异母兄,母荣妃马佳氏。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二月二十日午时,卒于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皇三子赠诚隐郡王胤祉,其初行次为第十,康熙十六年丁巳二月二十日午时生,庶妃马佳氏即荣妃出。三十七年三月,封诚郡王。明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四十八三月,晋诚亲王。六十一年十一月,与受末命。雍正六年六月,坐贪利降诚郡王。八年二月,复晋诚亲王。五月,论罪八款,削爵、拘禁于景山永安亭。十年壬子闰五月十九日丑刻幽死,年五十有六,以郡王礼葬。
生平经历
胤祉(1677-1732),康熙第三子。幼时抚养于内大臣绰尔济家中。胤祉年龄比大阿哥胤褆小五岁,比太子胤礽小三岁,比四阿哥胤禛大一岁。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诚郡王。翌年九月,以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从目前各种材料来看,胤祉从小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胤祉陪同康熙出塞围猎时,胤祉曾经和一向善于骑射的康熙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胤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史学家阎崇年说“皇三子胤祉是很杰出的一位科学家”。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胤祉奏报康熙,皇长子利用蒙古喇嘛巴汉格隆用巫术诅咒废太子胤礽,康熙怒不可遏,在严惩了皇长子之后,因胤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亲睦”而博得了康熙帝好感。翌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
文化盛世
胤祉在熙春园23年(1707-1730),文化盛事频繁。胤祉的老师和门客全是学者和无功名 的布衣,如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依靠这些人他主持编纂了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胤祉是个文化人,备受康熙喜爱,法国耶稣会士白晋写给法王路易十四的信中说,康熙亲自给胤祉讲解几何学。康熙在畅春园蒙养斋开馆,派胤祉主持纂修《律历渊源》,集律吕、历法和演算法於一书,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胤祉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命其门客陈梦雷纂集类书,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成书《古今图书集成》。
清史稿传
《清史稿 列传七 诸王六 圣祖诸子》中记载:
诚隐郡王允祉,圣祖第三子。康熙二十九年七月,偕皇太子诣古鲁富尔坚嘉浑
噶山行宫,上命先还。三十二年,阙里孔庙成,命偕皇四子往祭。凡行围、谒陵,
皆从。三十五年,上亲征,允祉领镶红旗大营。三十七年三月,封诚郡王。三十八年,敏妃之丧未百曰,允祉剃发,坐降贝勒,王府长史以下谴黜有差。四十三年,命勘三门底柱。四十六年三月,迎上幸其邸园,侍宴。嗣是,岁以为常,或一岁再幸。
四十七年,太子既废,上以允祉与太子索亲睦,召问太子情状,且曰:“允祉
与允礽虽暱,然未怂恿其为恶,故不罪也。”蒙古喇嘛巴汉格隆为允禔厌胜废太子,允祉侦得之,发其事。明年,太子复立,允祉进封诚亲王。五十一年,赐银五千。
圣祖邃律历之学,命允祉率庶吉士何国宗等辑律吕、算法诸书,谕曰:“古历
规模甚好,但其数目岁久不合。今修历书,规模宜存古,数目宜准今。”五十三年十一月,书成,奏进。上命以律吕、历法、算法三者合为一书,名曰律历渊源。
五十八年,上有事于圜丘,拜毕,命允祉行礼。五十九年,封子弘晟为世子,
班俸视贝子。六十年,上命弘晟偕皇四子、皇十二子祭盛京三陵。世宗即位,命允祉守护景陵。雍正二年,弘晟得罪,削世子,为闲散宗室。
六年六月,允祉索苏克济赇,事发,在上前诘王大臣,上责其无臣礼,议夺爵,锢私第。上曰:“朕止此一兄。朕兄弟如允祉者何限?皆欲激朕治其罪,其心诚不可喻。良亦朕不能感化所致,未可谓尽若辈之罪也。”命降郡王,而归其罪于弘晟,被宗人府禁锢。八年二月,复进封亲王。五月,怡亲王之丧,允祉后至,无戚容。
庄亲王允禄等劾,下宗人府议,奏称:“允祉乖张不孝,暱近陈梦雷、周昌言,祈禳镇魇,与阿其那、塞思黑、允 交相党附。其子弘晟凶顽狂纵,助父为恶,仅予禁锢,而允祉衔恨怨怼。怡亲王忠孝性成,允祉心怀嫉忌,并不恳请持服,王府齐集,迟至早散,背理蔑伦,当削爵。”与其子弘晟皆论死。上命夺爵,禁景山永安亭,听家属与偕,弘晟仍禁宗人府。十年闰五月,薨,视郡王例殡葬。乾隆二年,追谥。
最终结局
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发配其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景陵为父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私下发些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少哀悼之情。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被幽死。
诗作节选
选自《清诗汇》,原名《晚晴簃诗汇》。
扈跸恭读御制诗文恭纪
帝歌瓠子即平成,宵旰精勤更省耕。
物在春台皆自乐,野张行殿见舆情。
民瞻采舸花前拜,马避嘉禾柳外行。
过沛横汾徒羡美,宸章全是为苍生。
时迈乘阳辇路遥,宸游非为物华饶。
河沈璧马波涛静,诏下金鸡贯索消。
万国冠裳迎圣禹,四方云日觐神尧。
篇章训诰皆师古,徒解敷词笑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