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守敬力促中国史上罕见大观测 最远达北极圈内

 笑熬浆糊糊 2013-09-25

 

自从炎黄人类始出,就开始与天文历法纠缠不休。从最早的观象授时开始,经过世代的不断努力,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而郭守敬与王恂等人共同编制的《授时历》,则是我国古代历法发展到巅峰状态的标志。

时间:1280年12月19日

科学家:郭守敬

科研项目:天文历法

科研成果:《授时历》,规定365.2425天为一年

科研著作: 105卷

科研专利:简仪、回归年、割圆法

科研天赋:创制世界首台自鸣报时钟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十五六岁时就表现出了对科学研究的潜质。那时,他得到一幅“莲花漏图”(莲花漏是一种计时器,由北宋科学家燕肃在古代漏壶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图上画的器具由好几部分结成。上面有几个漏水的水壶,壶内水面高度要保持不变,往下漏水的速度保持均匀。这样,漏水量就能显示出时间变化。

仅依据燕肃留下的莲花漏图,想掌握莲花漏的制造方法和原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郭守敬对图样做了深入研究,居然摸清了制作方法,并对莲花漏进行了改进,还亲自动手制作了不少莲花漏。

元太史院内灵台上有一个铜壶刻漏,就是郭守敬制作的莲花漏。1276年前后,郭守敬制作了一架自动报时的七宝灯漏,献给元朝政府。元朝政府在召集会议时,常把七宝灯漏陈设在大明殿上。

七宝灯漏高一丈六尺,用水流推动机件自动运转。机件中有云珠和珠梁,梁的两端有龙头,可以用来调整水流的缓急。七宝灯漏里有12个抱着时辰牌子的木偶,轮流走出来报时,还有4个木头分别去撞钟、敲鼓、击钲、打铙,报告时间。七宝灯漏后来被人们称做“大明殿灯漏”,是一种独立的机械性计时仪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自鸣报时钟。
圭表增高 浑仪洗“心”革面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迁都大都,下令改订旧历,调动了全国各地的天文学者修新历。负责历局事务和具体编算工作的是精通天文、数学的王恂。王恂马上想到了老同学郭守敬,虽然郭守敬一直在都水监从事与水利有关的工作,但他也通晓天文和长于制器。因此,在王恂的推荐下,郭守敬参加了修历,奉命制造仪器,进行实际观测。

修历一开始,郭守敬指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古代历法制定工作中要求的天文观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测定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冬至和夏至的确切时刻,用的仪器是圭表;一类是测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应用的工具是浑仪。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表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底部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块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时,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

郭守敬把圭表的表竿加高了5倍,观测时的表影也加长了5倍。表影加长了,按比例推算各个节气时刻的误差大为减少。

浑仪是个不断转动的天体圆球。圆球里有许多一重套一重的圆环。圆环有的可转动,有的不能旋转。圆环中间夹着一根细长的管子,叫做窥管。把这根细管瞄准某个星球,从那些圆环上就可以推定这个星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因为这个仪器的外形像一个浑圆的球,所以称为浑仪。

郭守敬简化了浑仪,只保留浑仪中最主要、最必需的两个圆环系统,并把其中的一组圆环系统分出来,改成另一个独立的仪器,再把作为固定支架用的圆环全撤除,用一对弯拱形的柱子和另外四根柱子承托着仪器。圆环四面凌空,便于观测。改良后的仪器,取名“简仪”,即最早的大赤道仪。在欧洲,这种结构的测天仪器,到18世纪以后才开始从英国流传开。

郭守敬用简仪做了许多精密观测,其中两项观测对新历的编算有重大意义。一项是黄道和赤道交角的测定,另一项是二十八星宿距度的测定。为编制新历,郭守敬创造了近20种仪器和工具。

科研成果

14位天文学家27个观测点定《授时历》

郭守敬从800多年前祖冲之所做的冬至时刻观测开始,选取历史上比较可靠的六次冬至时刻的测定,由此定出了一个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花费的时间)数值为365.2425日。

此数值与南宋杨忠辅的《统天历》(制成于1199年)中的数值相同,是祖冲之以来最精密的数值。

郭守敬进一步证实了回归年长度逐渐缩小的规律,定为每百年往后减少万分之一日。此数虽较现代天文学家测定的数值要大,但却优于前辈杨忠辅。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注: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了重要的天文观测。在其中的6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这些观测的结果都为编制全国适用的历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这次天文观测的规模之大,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也少见。经过王恂、郭守敬等人的集体努力,到至元十七年(1280年)春天,一部新的历法宣告完成。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授时历”。12月19日,朝廷正式颁发了根据《授时历》推算出来的下一年的日历。

从元代到清初的360多年中所用的历法实际上都是《授时历》。《授时历》计算精度非常高,它的回归年长度365.2425日,和世界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一样,但比格里高利历早了300年。

另外,《授时历》在计算方法上也有很大创新,如为了对太阳、月亮的不均匀运动进行改正,创造了三次差内插法;为了进行黄道和赤道宿度之间的转化及太阳视赤纬的转化,创立了类似球面三角法的数学方法——割圆法。

在新历颁行后不久,主要骨干有的去世,有的辞归,惟独剩下郭守敬继续工作,一人整理了《授时历》全部文稿。因此,后人把《授时历》的成就都归于郭守敬。

细节

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在北京西城区西海北沿汇通祠内,为社科类专题人物纪念馆, 1988年10月建成开馆。汇通祠始建于元代,最初名为镇水观音庵,乾隆年间重修,改名汇通祠。1986年复建。

纪念馆分三个展厅,记录了郭守敬一生的科技成就。在纪念馆中可以发现,他的20多项研究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他在大地测量中首次运用了海拔概念原理,并首次以科学考察为目的探寻黄河之源。他晚年著书立说,完成《推步》、《月离考》等105卷科学巨著。

郭守敬最大的成就是在水利方面。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水利建设,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完成大小百余处河渠泊堰的治理,对大都水利的建设贡献最为突出,曾主持开发当时为大都水源的白浮堰,开通惠河,促进了元大都的经济发展。馆内还展出有元代水关模型、元代粮船的铁锚和有关的书籍。

链接

观象台

北京建立观象台,可上溯到金代。金灭北宋后,将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并设立太史局、司天台。继金之后,元仍定都北京(称作大都),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司天台,并用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上了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元司天台的全部建筑均遭毁坏。

现存的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的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当时除建台子、造仪器外,台下还建了紫微殿庭院,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又造晷影堂,这时的观象台已初具规模。除台顶因清代仪器增多曾东扩三米外,至今无大变化。北京古观象台当年配备有众多天文观测仪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古观象台上的仪器被洗劫一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