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荆霄鹏—古松赞(册页)

 学欧堂 2013-09-25
非常感谢您的提醒。其实这个问题我一直思考了多年。个人认为任何一种风格的楷书都存在程式化,君不见,国展的“楷书”作品,形式上的极尽变化之能事,讲求视觉冲击,搔首弄姿的背后都是一种固定的程式化的书写模式,已经远远背离书法之本义。甚至国展行书草书作品,其用笔程式化亦非常严重,翻来复去就是那“两把刷子”。书法体现的是文化属性,包括多年来人们形成的固有的审美定式。由此而究,历史的馆阁体亦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楷书的变化极致精微,亦非常讲究,非精研者不知也。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孰大孰小,应该没有定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