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条河的生态风情

 红豆居士 2013-09-25
 
第T04版:梅岭周刊上一版3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重要新闻

第A03版
国内新闻
 
标题导航





WWW.YZRB.COM
返回扬州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上一期  下一期
朗读(男声 女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条河的生态风情

    瓜洲江口街的时光印迹

    运力,大运河的生命体征

    庄严,大运河曾有的表情

    瓜洲古渡上的中秋之晨

    亲水,乐水,运河城市的休闲特征

    扬州工,古湾头的现代名片

    家住运河上

    运河上的中秋节

    大运河上捕鱼忙

    ■王征星/图 李蓉君/文

    一条河的风情,就是一代代人面容的叠加。一条河的故事,更是一代代人生活的累积。透过运河的面孔,走进运河的故事,拂去历史繁华而沧桑的烟云,清晰、温暖而又悠然自在地生动于眼前的,无疑就是这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情感温度。

    一头扎进瓜洲古街,正是早餐时分,早晨的阳光耀眼却又散漫地洒在烟火清静的幽巷里,一段不长的石板路,诉说着曾经的喧闹。走过江口街,瓜洲古渡就在眼前。这标志着古运河在此曾与长江交织碰撞起多少喜乐与悲愁。古渡从哪个时刻沉静下来的,谁也说不清,古渡口泊着一排等待出江的渔船,每天从江上寻找生活的他们,不知还能否听到杜十娘的激愤之声?这天是中秋,一大早,渔民就在船上忙织网,更张罗杀鸡宰鹅。曾经的激荡已经平息成简单的烟火,不急不厉,悠远绵长。

    生活的烟火,随运河水飘转到三汊河,忽然在高旻寺凝成一种庄严。体量越来越大,气势越来越大的高旻寺,是中国禅宗的四大丛林,康熙、乾隆二帝曾经的登临驻跸,使沐浴在阳光里的金色琉璃瓦梵宇,真就有了一丝皇家气象。寺东面跨河而立的桥上的石狮子,好像就在证明这座古刹一直保有的尊严。与高旻寺隔桥相对的是江海学院,倘若不在假期,校园朗朗青春的声音与古刹的钟磬声会交汇成怎样奇异的感觉呢?

    沿古运河北上至三湾,也就回到了市井。三湾一带有几家扬州的大型企业,扬州农药厂、扬州热电厂……几只停泊在扬州农药厂边的运煤船还会提醒你,古运河,曾孕育了扬州的工业,壮大过扬州的经济。城南开发的住宅楼群已经随着运河与老城区连成了一片。随着运河过文峰塔,市井气也就扑面而来。因为河边新柳的梳理,河道岸景的美化,运河边的市井气竟然少了喧嚣,多了悠闲,以至于散步、跳舞、打太极成了这几年古运河边司空见惯的情景和状态。

    出城东,古运河会在茱萸湾转弯而汇入大运河。茱萸湾的生态风情来不及容你细看,湾头老街连片的玉器作坊倒是留住了脚步。虽是节日,仍有工匠在雕琢打磨。工匠的辛苦倒也为精巧的“扬州工”作了一个注脚。

    古运河边闲适时尚的城市生活场景,几乎可延续到江都。过江都城,上运河大堤上的老国道,行至江都新河村,蓦地,赶上了一个集市。运河的生活气象由此骤变。集市上除了卖服装,更多的还是农产品及农用产品,久违的刀镰锄耙、竹篮篾筐,一下子就将人拉回了农耕时代。大运河世世代代灌溉滋养着她的子孙,现时代,她依然倾情哺育,不计得失。

    过邵伯桥北行,“运河的风采开始展现了”。说这句话的是摄影家王征星。沿河,一家又一家小型的造船厂,一个接一个转运黄沙石子的码头,一艘连一艘过往航行的驳船。这些都让他感到兴奋。他曾一次次触摸到大运河真正的生命脉息,也一次次记录下了大运河上典型的生活片段。这回,王征星又抓到了几个镜头——停泊靠岸的运输船船舱里,老少围坐,举杯共饮。中秋节,在岸上要团圆,在河上,更要团圆。大运河,曾经圆满,未来依旧圆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