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调清新 纹饰素雅 扬州博物馆藏明代青花瓷赏析

 红豆居士 2013-09-25
 
第B06版:收 藏上一版3  下一版4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重点

第A03版
视点
 
标题导航





WWW.YZRB.COM
返回扬州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晚报博客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朗读(男声 女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色调清新 纹饰素雅
扬州博物馆藏明代青花瓷赏析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明永乐

    在收藏界,瓷器历来是一个收藏大项,自“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拍出2.3亿元的天价后,古青花瓷更是备受藏家的青睐。在中国的瓷器发展史上,青花瓷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它诞生伊始,就以色调清新、纹饰素雅、釉色莹润而深受人民的喜爱,青花瓷发轫于唐,成熟于元,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由于扬州在明代中期到清代中叶经济繁荣,许多青花瓷的精品之作得以留存在了扬州。这其中,就有许多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青花瓷精品。明代永、宣青花瓷在继承元代青花瓷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造型品种繁多,生产数量大增,形成“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局面。这一时期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色泽浓艳,造型多样,纹饰精美而享有盛名,被称为我国青花瓷的鼎盛或黄金时期。

    为了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明代永宣青花瓷器,现从扬州博物馆和扬州文物商店的藏品中选出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向广大读者加以简单介绍。

    1.“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直颈扁壶”高44cm、口径8.2cm。直颈扁壶,小口微侈,溜肩,扁鼓腹,矮圈足,底无釉。通体绘制疏朗的青花纹饰,颈部两组纹饰分别绘小缠枝莲花图案,腹部满绘勾连的缠枝莲花,釉面莹润、肥厚,色白微泛青色,青花有黑色结晶斑点,造型端庄秀丽,图案装饰精美。

    2.“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高29.7cm、口径5.5cm、底径12cm。唇口,丰肩,砂底,胎体轻薄,釉呈灰青色,釉面有冰裂纹。青花用料为苏尼勃青,色泽青翠浓艳,明快清晰,局部有结晶斑点。肩部绘覆莲纹,腹部绘折枝花果纹,足部绘蕉叶纹。造型古朴圆润,构图疏朗秀丽,笔意自然。

    3.“明永乐青花云龙纹大碗 ”高9.5cm、口径20.8cm、底径8.6cm。撇口,深腹,高圈足,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体轻薄,胎质细腻,釉呈灰青色。青花用料为苏尼勃青,发色明艳,纹饰自然晕散。内口沿绘卷草纹,内腹部刻有两条五爪龙,刀法犀利,线条有力,碗心绘团龙。外腹部绘两条五爪龙,辅助纹饰为火焰云,笔法流利酣畅,整个画面生动豪放。

    4.“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大盘”高7.4cm、直径38cm、底径24.2cm。折沿,内墙外撤式浅圈足,细砂底,圈足边缘有火石红斑。胎体坚致而细润,厚薄适度,修胎规整,釉面肥厚莹润。青花用料为苏尼勃青,颜色绚丽鲜艳,纹饰中有结晶斑点,呈金属锡光。折沿部绘卷草纹,内壁为8组折枝瑞果,底心为缠枝莲,外壁为缠枝菊花,构图疏朗,线条纤秀。此盘造型秀丽,纹饰雅致,为永乐传世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5.“明宣德青花折枝花卉菱口带座花盆”高14.4cm。撇口,四瓣海棠花口纵贯器身,连有托座。胎体敦实厚重。通体施灰青色釉,略有橘皮纹。整体育花纹饰以两道弦纹分成两组,主体绘折枝牡丹,辅以小草假山,托座上绘折枝花卉。青花用料为苏尼勃青,发色凝重,略有晕散。

    明永乐、宣德青花瓷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其官窑产品的制作技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窑瓷器与官窑瓷器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纹饰多样,生活气息浓郁,有粗犷豪迈的艺术风韵。

    蔡云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