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肉质,短而横卧,有淡棕色鳞片[1]。叶2列,二型,基生叶(腐殖叶)厚革质,直立或下垂,无柄,贴生于树干上,长25-35厘米,宽15一18厘米,先端截形,不整齐3一5次叉裂,裂片近等长,全缘,两面疏被星状毛,初时绿色,不久枯萎,褐色,宿存; ![]() 分布区为热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年平均温22.6℃,1月平均温15--17℃,极端最低温不低于5℃,极端最高温39.5℃;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80%。 ![]() 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波利尼西亚等热带地区,我国各地温室常见栽培栽培。 ![]() 鹿角蕨为稀有种。系近年来在我国云南发现的新记录植物,分布区极狭窄,为热带季雨林中的附生植物。由于森林受到严重破坏,附生母树常遭刀斧之灭,生态系统失调,鹿角蕨也就难于生存。 ![]() 云南盈江那邦坝已规划为自然保护区,应从速建立保护机构,开展工作。少量植株已从产区移植到昆明植物园温室中的枯木林,已栽培成活,生长正常。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热带植物园引入西双版纳勐仑栽培,也生长良好。 ![]() 鹿角蕨是观赏蕨中叶形最奇特的一种,别致逗人,在欧美十分流行。是室内立体绿化的好材料,若将鹿角蕨贴生于古老朽木或装饰于吊盆中,点缀书房、客室和窗台,独有情趣[1]。 ![]() 稀有种。 系近年来在我国云南发现的新记录植物,分布区极狭窄,为热带季雨林中的附生植物。由于森林受到严重破坏,附生母树常遭刀斧之灭,生态系统失调,鹿角蕨也就难于生存。 海拔下限(米) :210 ![]() 本种系新分布于我国的稀有植物,分布范围极为狭窄。它在我国的出现,对研究蕨类植物区系有科学意义。其植株形态奇异美丽,可栽培供观赏[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