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燃起“中国心﹒世界梦”: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

 且行且录 2013-09-26

              ——以校园实践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第二届,实效奖二等奖)

“世界文化节”是北京语言大学近十年来集中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每逢春夏之交,以“中国心世界梦”为主题,来自五大洲数十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留学生,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为中外师生献上一场多元文化的盛宴。世界文化节的主题活动包括:“周游列国”——世界文化节游园会、“唱响世界”——校园中外歌手大赛、“唱响青春”——中外文化沙龙、“中西合璧”——中外音乐会、演奏会等环节。文化节为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彰显自身的文化特色提供了平台;扩大了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成为北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同时也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博大、包容、自信和开放。

一、世界文化节的目标定位:文化交融、实践育人

1.营造多元精彩的校园文化,以国际型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把国际型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整体素质教育工程当中,积极践行“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德行言语、敦睦天下”国际型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在国际型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规律和路径,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通过搭建中外学生交流的平台,举办世界文化节等中外学生品牌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我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以中外学生交流活动为载体,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交融

为了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融合和健康有序发展,学校整合各部门、各学院力量,齐心协力搭建国际化的中外学生文化展演和交流平台,构建丰富多彩的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世界文化节等一批中外学生品牌活动正是文化传递、文化交流最直观、最直接的平台。在这里,中外学生共同参与,展现了不同国别的文化风情。这些文化活动给中外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尊重差异的机会,既使中国学生不出国门便有机会多方面集中地接触、了解和体验各国的文化,同时又向外国留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中外学生的交流搭建了友谊的平台。

3.以举办大型交流活动为契机,搭建实践育人的良好平台

我校以实践育人为出发点,把筹备活动、参与活动、总结活动作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更需要在实践中积累、锻炼。学校以举办大型交流活动为契机,使广大中外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

二、世界文化节活动:多元精彩、包容和谐(以2011年世界文化节日活动为例)

2011年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以“中国心世界梦”为主题,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留学生处、校学生会共同主办,此次文化节是自2004年创办以来的第八届。2011年文化节围绕“五洲同心”的概念设计了四大主题活动:分别是“中西合璧”——“女子十二乐坊专场音乐会”开幕式晚会,“周游列国”——世界文化节游园会,“畅想青春”——中外文化沙龙,“唱响世界”——校园中外歌手大赛。世界文化节期间,中外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的特色风情。世界文化节是我校在促进中外交流、建设国际型高水平大学,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过程中的积极探索,突出了我校多元精彩的校园文化、展现了北语人包容和谐的精神风貌。

    1.“世界文化节”游园会——周游列国

    “世界文化节”游园会素有“迷你世博会”之称,游园会期间来自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留学生将在这一展示平台上为中外师生展示各国文化,让大家亲身接触不同文化的精彩。“世界文化节”游园会是北语“世界文化节”的重头戏,不仅深受我校中外学生的欢迎,并吸引众多校外观众前来参加,而且还得到了各国使馆文化处、文化交流机构的重视以及支持。每年游园会期间包括人民网、光明网、北京青年报在内的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

2011年“世界文化节”游园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古巴、墨西哥、塞舌尔、苏丹、毛里求斯、哥伦比亚等国在内的56个国家与地区的近千名留学生。游园会现场分为美洲风情展区、欧洲风情展区、亚洲风情展区、非洲风情展区、大洋洲风情展区等五大版块。观众可以在各展区通过影音资料、实物展览、试穿民俗服装、参与各国传统游戏等方式了解各国风俗文化,亲身接触不同文化的精彩。

游园会的广泛影响引起了各国使馆文化处、文化交流机构的高度重视,他们纷纷参与,利用这一平台向各国推广本国独特的文化。如2011年世界文化节期间,土耳其驻中国大使馆大使亲自参加游园会活动,向北语师生发放文化宣传品,并在活动现场提供了三张中国往返土耳其的机票作为抽奖奖品。游园会活动深受中外学生的广泛欢迎,成为世界文化传递、文化交流最集中、最直观、最直接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的特色风情。

    2.中外歌手大赛——唱响世界

    中外歌手大赛是“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具有国际化特色的重大赛事。每届中外歌手大赛都以参赛选手国别多、水平高、人气旺成为我校众多活动中最靓丽的风景线,是我校中外学生展现青春风采的重要平台。2011年中外歌手大赛名为“SING-A-HOLIC”,以“畅想青春唱响音乐”为主题,12组选手来自6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选择不同的歌曲演绎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憧憬。

    中外歌手大赛中,中外学生同场竞技,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充分展现了中国大学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在采访今年中外歌手大赛的冠军得主日本留学生白井良时,他谈到和不同国家的选手同台竞技感到非常新鲜和有趣,“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我也会学到很多其他国家的知识、文化,对我有很多帮助。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比赛,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让我感到很快乐。”

3.中外文化沙龙——畅想青春

    中外文化沙龙以向广大留学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外学生对各国文化的认识及认同为活动目标,以系列讲座、传统文化实践课程的形式,定期举行。促进了中外学生交流,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活动以“文化因交流而精彩”为主题,活动中通过展示(presentation)及交流(communication)的形式促进参与者对文化的了解及互相之间的沟通。中外学生文化沙龙系列活动得到了各国使馆文化处、文化交流机构的大力支持,包括埃及、土耳其、瑞士、墨西哥、哥伦比亚、意大利等国使馆文化处,ICU国际青年交流会、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德国歌德学院、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等组织机构。中外学生们在轻松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了解,建立了友谊,增进了学习的兴趣。

2011年,作为“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中外文化沙龙成功举办了四期活动,分别以“中国传统艺术——剪纸与中国结”、“中国传统艺术——书法”、“文化交流讨论会暨各国留学生来华经验交流会”、“中国传统饮食——包饺子”为主题,邀请到了著名民间艺术家向中外学生展示中国传统艺术。几年来,中外文化沙龙活动已经成为北语留学生新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们不仅能在活动中交到很多中国朋友得到帮助,还能学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三、世界文化节工作成效:以品牌活动燃起“中国梦”

1.品牌活动吸引各方关注,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只有立足特色,才能成就辉煌。“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五洲学子同堂砥砺、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学校特色上做文章,形成了学生活动与学校特色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北京语言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积淀,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前来求学;而校园内的多元文化氛围、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又成为了宣传学校最好的“广告语”。近年来,随着“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聚焦于此,争相进行报道,为学校扩大了社会知名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各国驻华使馆也越发重视借助这一平台宣传本国文化,每届“世界文化节”都能吸引十余个国家的驻华使馆、文化部门参与其中。2011年第八届“世界文化节”游园会上,有16个国家的驻华大使、文化参赞亲临活动现场,与本国学生一起宣传国家传统文化。现在,“世界文化节”已经成为首都高校首屈一指的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2.为各国青年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博大、宽容的胸怀,自信、开放的性格

“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为有特长的中外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不少中外学生在这一舞台崭露头角,从而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谱写了绚烂的人生篇章。第三届“汉语桥”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总冠军、我校日本留学生蜂谷诚,就是从“中外歌手大赛”上走出的选手。在“中外歌手大赛”上一举夺魁的他,2010年在“歌声迎亚运 音乐无国界”歌手大赛中入选前五;同年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三套《星光大道》及山东卫视《综艺满天星 我是大明星》的比赛,并最终获得了第三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的第一名。美国学生黄伟也是在“中外歌手大赛”初露锋芒,然后在第二届“汉语桥”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上获得亚军,然后作为美国在华留学生的杰出代表,受到了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接见,他现在已经走上了专业主持的岗位。蜂谷诚、黄伟只许许多多的中外青年参与者的缩影,他们在“世界文化节”的这片宽广的舞台上展现着风采,创造着未来。

“世界文化节”是一个舞台,我们营造这个舞台的努力也向所有留学生展示了中国高校乃至社会主义中国的博大、包容,中国青年的开放、自信。一位美国留学生在和我们交流时说,“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和中国青年人一起交流,发现以前对中国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中国不愧为一个开放的国家。”世界文化节只是一个探索,我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投入更多的经历,通过我们的包容、多元的事实让留学生了解真实的中国,培养他们知华、友华的情怀。使我们展示给世界的不仅仅是中国的高速发展,也向各国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以开放、自信的心态迎接八方来客的热情,以博大、宽容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决心,为来自五大洲的青年燃起一个时代的“中国梦”。

3.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素质

通过举办“世界文化节”等交流活动,我校中国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的国际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生骨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出了更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国际型人际交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康康素质大大增强,很多学生在组织国际化活动中更加具有“独当一面”的素质;而积极参加交流活动的同学,也具备了比同龄人更加广阔国际化视野,提升了外语水平。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眼间,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近十度春秋。与首都高校的一些老牌学生活动相比,“世界文化节”还很年轻,甚至有些稚嫩。但在中外文化交流领域,“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了一代人不可替代的珍贵记忆。曾经的组织者、参与者毕业后已经活跃在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各个领域,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追忆。“世界文化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将不同国家的青年汇聚在了一起,凝练了一段有关青春、有关理想的华美乐章。为来自五大洲的青年编织起一个时代的“中国梦”。

多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始终把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以培养了解中国、对华友好、学有所成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为工作目标,成绩斐然。同时,学校有效利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这一优势,结合年轻人特点,着力锻造多元精彩的校园文化,大力支持以“世界文化节”为主的中外学生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活动形式创新、内容丰富、方式亲切的特点,倾力打造中外学生交流平台,培养了大批文化使者、国际友人,更为社会输送了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