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鹏伟:“南京老太”频出是因诬赖零成本

 弟朱三千 2013-09-27
网易评论

宋鹏伟:“南京老太”频出是因诬赖零成本

2013-09-27

0人参与讨论

做好事不是公民的职责与义务,所以个体可以选择不做,然而若整个社会都因此变得冰冷与残酷,却是每个个体都不堪承受的代价。一切的一切,源自诬赖行为极少被追究责任,即使事后证明纯属恶意诬赖,也往往是道歉了事,这自然会鼓励更多的人去诬赖他人。

近日,南京一老太不慎摔倒,却称是路人孙先生撞的。警方通过附近监控还孙先生清白。视频中,老人在走路过程中,脚似乎是崴了一下,突然身体一个不稳,自己本能反应伸手去扶旁边经过的自行车,导致自行车倒下压在老人身上。老人家属看了视频后,对孙先生表示歉意,并带着老人去医院检查。(《京华时报(微博)》9月24日)

同样在南京,同样的桥段,六年多过去了,“彭宇案”似乎仍未走远。它的一次次借尸还魂,让“好人难当、少管闲事”俨然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甚至是生活的经验与机巧——助人为乐当然没错,可要是不巧碰上这样的老太,代价未免太大。

“正能量”一词的流行,反衬出“负能量”的横行与嚣张,人们因稀缺而呼唤这种宝贵的资源。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淡漠,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中的现实,本就让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在经受考验。“彭宇案”的“及时”出现,给了很多人拒绝行善的理由和借口,虽不能说错,但若演化为一种生活逻辑,甚至是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无疑是一种悲哀。几率不大,后果严重,当人们再一次习惯性地从成本角度去考虑做不做好事,难免自保意识占据上峰,进而以切身感受到的“世风日下”来加深这种思维。

倘若诬赖总是零成本,自然人人自危。做好事不是公民的职责与义务,所以个体可以选择不做,然而若整个社会都因此变得冰冷与残酷,却是每个个体都不堪承受的代价。一切的一切,源自诬赖行为极少被追究责任,即使事后证明纯属恶意诬赖,也往往是道歉了事,这自然会鼓励更多的人去诬赖他人,进而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碰瓷”行为,就其危害而言,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太在公共场所诬赖他人的行为,不仅涉嫌敲诈勒索,而且危害公共秩序,甚至涉嫌寻衅滋事罪。只不过她的错误,不仅危害一时一地,还会使听闻此事的更多人都被其所陷害。

罪恶不被及时惩戒,正义就难以彰显。若没有监控,孙先生的清白恐怕会迟到,很多的人也会再次提醒亲属莫做好事。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与老太年龄相仿的老人,当他们路遇危急需要他人相助时,就是她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在犹豫中选择了放弃。

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需要时间,惩戒无良的作恶者却迫在眉睫,让法律及时出手,就会让“负能量”偃旗息鼓,使“正能量”放心前行。

网易评论长期接受投稿和读者来信 电邮view163#vip.163.com(将#替换为@)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