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顾名思义,指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非常优异。古往今来,学霸在人们的心里一直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让我们来看看以下的这些学霸们是怎样炼成的。
近几年来备受网友关注的可要数清华大学的学霸马冬晗了。作为2011年清大本科特等奖学金得主,曾是精仪系学生会近些年来第一位女主席等等。在一系列光辉的头衔后面,她付出的努力着实让人汗颜。据网友公布了一张她读大学时的计划表,上面密密麻麻的罗列了每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还包括了学习情况,计划完成情况,社会工作等,最后是一天的总结。从计划的完成情况来看,她每一天都很投入的执行计划表,而且效率很高。她甚至将午休的一个钟头都挤进去两三件事,睡眠时间只有5个小时。看来,想要制作一张计划表很容易,但要真正执行起来就很困难了。这就得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了。不得不说,这样逆天的学霸只能让我等顶礼膜拜,毕竟这样超负荷的生活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住的啊!
马冬晗的事例是少数比较极端的例子,大多数学霸都是暗地里发奋学习的。举一个例子吧,我上小学时有一个男同学,读书特别厉害。在校六年,每年都拿第一。上初中以后,在县一级的重点中学里仍然是第一名。这还不算,连省重点学校的校长都惊动了。亲自来找他而有没有转学的意愿。结果领导不愿放人,校长碰了一鼻子的灰溜溜的回去了。这事传遍了我们的小县城,有一大半人都知道他了。不仅如此,他高二时就已经和高三的学生们一起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质检,并且保持第一的成绩。这可没把高三的人给活活气死。从此,他成了学校的活招牌。很不幸的,活招牌的老爸和我老爸正好是同事,于是我老爸天天在我面前念叨着:“要是我有这么一个儿子就好了,唉。”我表面上应承,心里却恨不得把那小子抓来埋在地下,让他一辈子不见天日,替全校人出一口气。
当然,这是玩笑话。活招牌的成绩是他爸妈从小打出来的。从他有记忆起,家里就没有买电视,平时就连网也很少上。课余时间除了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以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这充分说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天才。当然了,因为他爸妈是老师,所以也很注重培养他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然脸色苍白的样子哪有学霸的风度呢!这真是让我们这一帮人羡慕嫉妒恨呐!从他的事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学霸,除了要有一套系统化的学习方案,还要挤时间,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不过,这也是读书积极分子与学霸的区别了。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努力读书的人。可是他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得到的回报却少之又少。而且,还会受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学霸就不同了,在他光鲜的成绩面前任何质疑都显得那么苍白。不外乎有那么多人对学霸又恨又爱了。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再聪明的天才也需要后天学习和积累。所以请不要只看到学霸光鲜亮丽的表面,他们身后付出的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如我上文所说的那个男生,他的未来很早就已经被他的父母设定了,非考清华北大不可。想要他能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
前面只说了国内的学霸,那么国外的学霸又是怎样的呢?比如说,哈佛大学,全世界顶尖学霸的天堂。连凌晨四点的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据那里的留学生回忆:“每天学习时间13-18个小时,凌晨一两点睡觉,一般睡3到4个小时。”天哪,这比炼狱还可怕!可是那里的学生却乐在其中。也许,进入哈佛大学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因为他们获得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学习和体验社会生活的经验。看来,哈佛大学的学生个个都是学霸中的学霸,他们将学习精神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而努力学习。学霸能达到他们的这种境界也很不容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