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创新的较量

 Z教授的e 2013-09-28

科技创新的较量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20119月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又称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狭义理解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能源基础的改变。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和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石油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深深改变了运输、生产和消费的技术与经济环境。因此工业革命是一种彻底、突发而持久的变革,涉及社会所有层面。“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这样的一种全面大变革。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它是“绿色能源革命”,国际能源署将其称为一次全球“能源技术革命”。里夫金对其这样表述:“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整个产业基础结构已经老化失灵。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出,第二次产业革命已走到了尽头,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威胁着地球生物的生存。”

    正是这些化石燃料对于环境和气候毁灭性的影响,加上石油价格的飞涨,导致以廉价能源代替手工劳动的做法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与生态节能技术不断进步,这些新技术超乎寻常地迅猛发展,导致资源密集型生产开始面临新的巨大压力。里夫金认为,经济和社会变革总是来自新能源与新通讯方式的交汇,可再生能源将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和分配,二者的结合将会产生新科技革命。因此他提出,以能源互联网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基本就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就地收集并存贮可再生能源,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的智能电网。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广泛使用智能电网技术每年节约的能源大致相当于世界原油年产量的10%

    通常来讲,每一次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都离不开因技术革命引发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由技术革命带动且与其相伴而生。美欧等西方国家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依托于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术等技术群为依托,使之综合应用于制造业,实现制造业数字化,从而引起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大约会在2030年呈现巨大影响,在2050年左右达到顶峰。

    早在2007年,里夫金创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就获得欧洲议会的肯定。欧洲议会宣布要将此作为长期的经济规划以及欧盟发展的路线图,目前相应计划已经在欧盟委员会多个部门以及27个成员国中开始实施。德国率先认识到“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性,2008年推出“E-Energy”计划,联邦政府与本国六个地区进行合作试验创建能源互联网。到目前为止,德国有100多万座建筑已经建成绿色微型发电厂。美国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孕育中的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而今以“大数据”“智能制造”还有“无线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超级技术变革,正在美国酝酿并初见端倪。法国、日本等其他国家也已制订相应计划,努力不在这次大潮中落伍或退化。

    科技革命不仅影响国家兴衰,还与国际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哪个国家主导了科技革命,它的科技、军事、经济实力就会迅速崛起,进而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这些国家将成为新国际格局的引领者甚至决定者。英国引领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在19世纪初达到鼎盛,造就了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法国紧随其后,也逐步成长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以电力、铁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引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德、美等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德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美国也由此开启步入世界头号强国的旅程。第三次工业革命同以往一样,也将引起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重大变迁。如果欧美日等西方国家率先掌握并垄断其秘诀,将不可避免引起制造业从新兴国家回流西方各国,给危机中的西方经济政治体制注入一针强心剂,并有可能重新逆转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现有态势,中止世界历史“西降东升”的趋势。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世界各大国之间正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较量。在今年3月于上海举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转型跨国视频论坛”上里夫金认为,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亚洲相应晚了几年,但晚有晚的优势,只要亚洲国家能够更理性地布局,完全可以从新的起点上,借鉴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经验,成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力量。

宋 赋 《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28 05 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