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具体开放涉6大领域 金融创新先行先试 21世纪网 张珍珠 2013-09-27 17:00:37 评论(1)条 移动客户端 核心提示:具体而言,上海自贸区将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上扩大开放(具体详见文末所附的清单),与此同时,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1世纪网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前夕,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及,上海自贸区去将在6大领域18个行业扩大开放。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试验区内可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
总体方案中,上海自贸区未来有四大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
具体而言,上海自贸区将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上扩大开放(具体详见文末所附的清单),并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与此同时,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
在加快金融制度创新方面,上海自贸区除可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外,还提及将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据21世纪网从中行有关负责人求证获悉,中行自贸区分行正在等银监会的正式批文,拟定29日在外高桥正式挂牌开业,跟上海自贸区挂牌保持一致,27日进行内部挂牌流程模拟。此外,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商、浦发、平安8家银行已向监管机构递交设立分行的申请。
目前,位于杨高北路五洲大道附近的外高桥保税区2号门已经换上新装,海鸥造型的跨路拱门色调更新为黄色和红色,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牌子。试验区9月29日将正式挂牌成立。同日,上海市政府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海自贸区首批改革政策细则。
上海自贸区或设三层管理架构
据21世纪网多方了解,上海自贸区管理体制将由中央、上海市和区内管理机构三级组成。
中央方面,将建立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及上海市分管领导参加的自贸区领导小组。上海市级层面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及中央驻沪单位参加的自贸区领导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度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及试点任务实施跟踪评估。
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上海自贸区管理机构将在其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的基础上组建。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管委会组建和人员配备。
多方消息称,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将兼任自贸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在2007年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之前,曾长期在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钢集团工作。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后,分管长兴岛开发和临港地区开发工作。
多重红利猜想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带来多重利好,说其“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也毫不夸张。上海建设自贸区是李克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曾在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上海自贸区将扩大改革开放“试验田”,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强调,建设上海自贸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研究员靳玉英表示:“自贸区试点是国家开放战略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系统性、多层面的工程,不仅将影响到区域发展,未来也将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发展。” 自贸区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而事实上,在自贸区获批建设之前,上海已经在外高桥等几大保税区的基础上设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林国龙表示,自贸区显然将比目前的综合保税区更加开放,这也是为形势倒逼。
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媒体表示,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到了国际市场。因而一个地方设立自贸区,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
比如,对于与贸易关系非常密切的航运业,周边地区的航运需求在其他城市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但在这里能就近释放。
“这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尤其是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会很好地得到解决,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活力,对推动经济改革会很有帮助。”连平表示。
上海自贸区建设帮助上海打造全球经济中心,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未来,可以为上海发展带来新“十年红利”,推动上海中心建设。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3)国务院2012年底批复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经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中转第三国的45个国家外籍旅客将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加上自由贸易区的项目,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
4)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
事实上,近几年来,上海GDP增速徘徊在个位数,连续几年排名位于全国倒数位,上海经济发展陷入了缺少“第二个经济抓手”的困境。虽然上海一心发展港口经济,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离岸经济”发展不够,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有限。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极大推进港口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这也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还将在助力扭转外贸颓势上发挥其自身独特作用。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自由贸易区课题组组长万曾炜在今年4月组织的一次关于自贸区的研讨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离岸金融和航运服务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促使上海成为继伦敦、鹿特丹之后另一大转口贸易港,对我国的外贸也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自贸区将在多大程度上触动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到底有多大,令人期待。(21世纪网张珍珠 zhangzz@21cbh.com) 自贸区承担着新一轮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而事实上,在自贸区获批建设之前,上海已经在外高桥等几大保税区的基础上设立了上海综合保税区。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林国龙表示,自贸区显然将比目前的综合保税区更加开放,这也是为形势倒逼。
上海自贸区也将对长三角经济起到巨大带动作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媒体表示,自贸区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即在这个区域之间的相关贸易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自由化程度高。跨到这个自由贸易区,就等于走到了国际市场。因而一个地方设立自贸区,将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
比如,对于与贸易关系非常密切的航运业,周边地区的航运需求在其他城市可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但在这里能就近释放。
“这对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尤其是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需求会很好地得到解决,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活力,对推动经济改革会很有帮助。”连平表示。
上海自贸区建设帮助上海打造全球经济中心,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未来,可以为上海发展带来新“十年红利”,推动上海中心建设。
对于上海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推行,获得机会的不仅是贸易领域,对于航运、金融等方面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将使上海突破已有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上海注册开业。
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将使得海上保险等航运服务业务在上海得以培育和集中,解决航运中心建设中金融支持的问题,这将使得上海获得更多的制度红利。
3)国务院2012年底批复同意,自2013年1月1日起,经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中转第三国的45个国家外籍旅客将享受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再加上自由贸易区的项目,自贸区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
4)免税和自由港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而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聚集,叠加中国的产业升级。
事实上,近几年来,上海GDP增速徘徊在个位数,连续几年排名位于全国倒数位,上海经济发展陷入了缺少“第二个经济抓手”的困境。虽然上海一心发展港口经济,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离岸经济”发展不够,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有限。因此,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极大推进港口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这也将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还将在助力扭转外贸颓势上发挥其自身独特作用。
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自由贸易区课题组组长万曾炜在今年4月组织的一次关于自贸区的研讨会上表示,上海自贸区很可能以“一国之内”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出现,它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离岸金融和航运服务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促使上海成为继伦敦、鹿特丹之后另一大转口贸易港,对我国的外贸也将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自贸区将在多大程度上触动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到底有多大,令人期待。(21世纪网张珍珠 zhangzz@21cbh.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