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揭秘】通信类专业:漫步信息高速公路

 elfen 2013-09-28
(2013-08-01 08:49:15)
重庆邮电大学  蒋  涛  李  钰  刘霈霈 

【专业揭秘】通信类专业:漫步信息高速公路

     通信就是发出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信息的过程。今天,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就像神经系统把信息社会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几乎人类一切活动和组织的成功都以有效地利用手边可得的通信方法和技术为必要条件。通信类专业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很光明。在大学本科专业中,涉及通信的专业也非常之多。本期小编就邀请了重庆邮电大学的三位同学为大家讲解通信相关专业的酸甜苦辣。

我和微电子的故事
⊙ 光电工程学院微电子专业  蒋 

     编辑跟我约稿时告诉我,这篇文章的阅读对象大多是高三生,我心里就开始思索:什么是微电子学呢?我不好用那些专业的术语和严肃的定义去向你们阐述微电子是什么,因为这些对于你们来讲有点虚幻。所以我想学一学莫言,做一个讲故事的人,讲一讲我和微电子之间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比较简短,但是与现在的你们最为贴近,因为那件事发生在我中学时代的一节化学课上。我的化学老师是一个很干练的人,有一节化学课他让我们关注元素周期表并告诉我们:“请大家看到周期表第14列和它周围的元素,你们当中也许有人今后会跟它们打很多交道。”老师这句话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反应,包括我自己。但是几年以后,我就真的成为和这几个元素打交道的人,它们(硅、锗、砷、镓等)所生成的材料和这些材料的很多特性构成了微电子学科的基础之一。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故事,而现在的我回想起来,我对微电子的第一个感觉竟然来自这一句话。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我刚走进重庆邮电大学的时候,虽然那时候的我已经是微电子专业的本科学生,但是对于微电子是什么,我仍然像个“菜鸟”一样一无所知。第一次学院年级集会中,院长特地给我们新生做报告。院长是一位很有亲切感的女教授,她似乎也明白微电子对我们而言还很陌生,所以报告伊始,就点题似的告诉大家:“微电子就是从沙子到芯片的过程!”我当时对这句话似懂非懂,甚至还在心里调侃似的默念到:“是不是和从沙子到房子的过程也差不多呢?”当然,我后来慢慢明白了这一句话,也感受到了这句话包含的深层含义,更体会到了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微电子学科的信息量。它确实和从沙子到“房子”的过程类似:第一个人从沙子里面提取了建造这栋“房子”的“材料”和“地基”;第二个人设计了这个“房子”的功能、结构和外貌;而第三个人用第一个人的“材料”把第二个人的设计做到“地基上”;最后得到的就是“房子”。这几句话就是微电子学的真相。对我自己而言,我正在感受“从沙子到芯片的过程”,并且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我的研究生阶段,是我和导师之间的一个故事。本科毕业后,我想成为第二个人,所以我选择了继续学习我的本专业。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的幸运也包括我刚刚开始研究生生涯就有机会和导师一起经历一个至今让我觉得庆幸和值得回味的研究项目。我的导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微电子集成电路专家,他很信任我,让我参与了他的研究项目。那个时候我在求知欲的引导下对项目充满了热情。我在导师所指挥的一场场“战役中”战斗着。半年之后,我的战斗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很高兴,第一时间告诉了我的导师,他及时鼓励了我。我已记不清导师和我之间有过多少次的研究讨论和沟通交谈,但是这一次谈话却让我记忆深刻,永志不忘。他告诉我:“做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的一个方向),永远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得意,永远要想到我是不是还有什么地方犯下了错误。即使这一次你做成功了一个设计,你也不能保证你下一个设计能够成功,无懈可击!这个行业是一个不能犯错的行业,犯错的代价太高了,对于我们来讲只有百分之一百和百分之零。”导师随后又告诉我要记住他的话,而且要一辈子记住。后来,他把越来越多的“战斗任务”交给我去完成,当我成功结束每个战役的时候,我内心并没有太多的兴奋,我最强烈的意识就是:还好,这一次我没犯错,不是百分之零。

    这,就是我和微电子之间的故事!三个故事虽相距十年,但都让不同时期的我对于微电子有着自己的感悟。微电子之所以“微”,不仅仅是它利用了微细的加工方式将电路微型化,它更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用缜密的思维牢牢把握着每个微小的细节。而微电子又不仅仅是“微”,把所有的这些微小的事情成功地放在一起,就会是巨大的收获,每当我回首去领会所有的细节的时候,总会发现我更应该具有宏观、系统的思维和豁达的心态。因为,微电子不仅是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也是一种目标和追求!

通信之路勤为径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  李 

    拿到高考成绩后,我抱着厚厚的参考书,以超女选秀的方式,经历了“海选、淘汰赛、决赛”几个程序,千挑万选,深思熟虑,终于敲定了甚合我意的最终志愿名单。我把重邮的通信工程作为我的第一志愿,因为这是重邮的王牌专业,我一直相信选择一个一流专业比死要面子委身于一流学校的三流专业更明智。另外,通信行业人才需求大,就业面广,有通信工程的背景不管是从事技术还是非技术,走到哪都能吃得饱。

    如果说我选择通信专业就读时还有那么一点功利性,甚至在大一时因为对这个领域很陌生,我也曾后悔过,但我从未放弃,渐渐地,随着知识的积累,我越来越感受到手机、计算机、网络等的神奇,为它随时代日新月异而惊叹,我也越来越渴望探索这个领域里无穷无尽的秘密。

    因为学习兴趣高涨,我的学习之路豁然开朗。除了本专业的课程之外,我带着极高的兴致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数模、节能减排设计大赛等活动。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参加这些科技活动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进一步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技术类,更喜欢硬件还是软件以及之后的发展方向等。另外,这些活动也让我看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校的实验室也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战平台。大三,我进入学院的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们做项目,因为站在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上,我掌握了当前最新通信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同时,我接触到很多杰出的榜样,激发了我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进入实验室从事一些与通信相关的项目工作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而实验室里的项目跟进入企业后需要接触的项目差不多,所以这也为我将来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起到了铺桥搭路的作用。大三时,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与我们分享当下通信行业的最新信息,我也通过网络了解到最新通信科技的发展动态,让我至少在思想上紧跟着通信科技的时尚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叹为观止,因为科技是时代进步的风向标,稍不努力就被扔在身后。

    在学习通信专业的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就是,最好能找准目标、有的放矢地参加活动,主要依据是看自己今后是想从事科研项目之类还是非技术类的工作。如果选择前者建议先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如硬件、软件、工程、设计等,然后朝着心仪的方向一边自主学习,一边尝试着参加一些实验或者科技比赛,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如果想要从事非技术类的工作,比如运营商的市场营销等岗位,建议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最好能亲自组织一两次大型活动,争取做一个出色的学生干部,这能充分锻炼组织策划、人际交往及管理方面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通信这个行业就业面非常广,但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能做到潜心学习、虚心求教、乐于实践,积极探索,就必定会有所收获。通过前面三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课程,带着对通信行业的热情和信心,我坚信自己能开启一段精彩的职业生涯。

编程改变世界
⊙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刘霈霈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报纸、网络到处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比尔·盖茨创立了微软,让电脑操作如此便捷;乔布斯创立了苹果,iPhone、iPad、iPod每一样产品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两个年轻小伙创立了Google,使得获取知识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马克·扎克伯格创立了Facebook,他正在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许你会说他们拥有天才般的头脑,或者你会觉得他们拥有成就一切的资源。现在的你或许正羡慕他们的智慧和成就,那我可以这样跟你说,成就他们的除了非凡的智慧还有就是专业的软件工程知识。

    软件工程是什么?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如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可以说,小到购物,大到工业自动化,都离不开软件的功劳。

    或许这样的描述你觉得不够直观,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贴近我们生活中有关软件工程的例子。2013年的春晚打造了一场3D视听盛宴,而所用的则是AR增强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如此壮观的视听盛宴正是众多软件工程师们的杰作。还有,近几年来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崛起也离不开软件,离不开编程,离不开软件工程这一门学科。最后,你会发现你所使用的电脑操作系统、喜欢的聊天工具QQ、玩的每一种游戏、使用的浏览器等等都是用程序语言编写出来的软件系统。软件已经无处不在,它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填报志愿时候选择软件工程而不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首先软件工程是独立于计算机科学的一门国家一级学科,相比计算机科学技术来说,软件工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其次,计算机科学主要偏向于计算机硬件方面,而软件工程则是纯应用型的专业。

    那么,在大学阶段,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开设了哪些课程呢?以我就读的重庆邮电大学为例,首先,公共课程必不可少,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政治等;其次便是为我们编写完美程序打下基础的专业课程,比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最后还有就是我们编写程序所直接使用的编码语言,如C语言、C++语言、java语言、C#语言等。当然,具体的课程安排还是和你所在的学校和你主攻的方向有关。

    软件工程专业虽然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你会发现学习和使用软件知识非常有趣。你可以自己动手编一款你所钟爱的电脑游戏;开发一款大家喜爱的手机软件;甚至你还可以自己写出一个电脑或者手机操作系统。你会因为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实现而感到无比兴奋。

    现如今中国的软件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软件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选择软件工程,用兴趣和努力,用态度和专业,必能成就你美好的未来。

 =============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黄永宜访谈=============

⊙ 口述  黄永宜    记者  朱家凤

     记者:黄处长您好!欢迎您做客《高考金刊》!重邮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可以请您介绍下学校的优势学科、人才培养特色吗?

    黄永宜:学校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特色专业11个,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27门,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我校依托信息学科优势,确立“立足信息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定位,提出“适应需求,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优化“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既培养优势突出的信息通信类专业人才,也培养具备信息技术背景、适应各行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形成了以IT产业链的上游产品制造至中游网络营运到下游信息内容的策划、制作与传播的完善的信息产业与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产业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2013年贵校的招生政策是否有新的变化?

    黄永宜:2013年我们继续全面铺开大类招生,要说今年的亮点,那得是我们新组建的“宜伦学院”,该学院由教务处直接管辖。

    学校在多年举办实验班经验的基础上,实施“英才培养计划”。学校成立“宜伦学院”统一负责“英才培养计划”的组织、协调、实施、管理和评估。“宜伦学院”在学校有条件的学院、专业设立若干“宜伦学院”实验班,从学习兴趣浓厚,具有较强学习潜力或特殊专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生中选拔组建。“宜伦学院”实验班实施导师制、任课教师特聘制,进行动态管理。此外,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IT精英班”也会继续招生。

    记者:重邮从2010年起开始采用大类招生的办法,大类招生有什么好处呢?

    黄永宜:在我看来大类培养有三点最突出的作用。一是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因为很多孩子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大类培养中前两年是大类的基础课程,学生能渐渐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两年以后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现象。而且大类招生大大减少了专业调剂的情况。

    二是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劲头。大类培养两年过后,要根据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再来选择专业。因为有成绩要求,学生会争取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

    三是利于就业。社会发展迅速,专业热度的变化也非常快,大类培养可以紧跟时代的发展确定培养方案,对学生成长,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紧跟就业趋势有重要意义。

    记者:请介绍一下重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就业情况。

    黄永宜:学校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就业质量稳步上升。就拿我校2012届毕业生来说,进入“世界500强”就职的超过20%,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就职的达34%,各项指标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2012年我校荣膺“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成立了校董会,董事会成员单位包括:华为、中兴、大唐、联想、惠普、IBM中国研究院、甲骨文、思科、中国电信、移动、联通、邮政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金融机构等各类单位共50余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中通服、中通建、华为、中兴等企业仍是接受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大户,不少毕业生还进入戴尔、联想、惠普、思科、甲骨文等知名IT企业,以及阿里巴巴、淘宝网、腾讯、新浪、百度等互联网企业。

    记者:请再介绍下学校在国际合作、对外交流方面的情况。

    黄永宜:重邮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芬兰、瑞典、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我校现在有“《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中美2+2双学位项目”“留英硕士项目”等留学项目,并与多所学校开展了“交换生项目”及海外社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赴海外学习、实践的机会。

    2013年我校与美国北亚里桑那大学签署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签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协议,更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在酝酿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