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支气管一肺部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常与细菌,病毒,肿瘤,异物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卡塔格内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肺功能测定表明吸入气体不均匀分布,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降低,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还可引起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X线胸片检查初期或仅有病变部位肺纹增深。后期X线可见不规则环状透光阴影,或呈蜂窝状,甚至有液平面,肺不张。分层摄片可看到肺不张内的支气管扩张及变形。支气管造影术可以确诊,并对部位、性质、范围有着重要的分析意义。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消炎和对症治疗等方法,也可根据病变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姿势的自动体位进行引流,有助于促进浓痰的排出。对于病史较长,经常反复发作,内科治疗无效,又具有手术指征的病例,可考虑施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咳嗽”、“痰饮”、“咯血’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不耐邪侵,今肺被邪热熏灼,血络被淫,肉腐血败,瘀结成脓,以致气失宣畅,出入升降失调,故咳嗽,反复咯血,吐大量脏性痰,腥臭难闻;邪热炽盛,邪正相争,逼津外泄,则发热汗出;阳气不充,痰热壅塞上焦,故胸闷气促或疼痛、紫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脾虚则水谷精微无以运化,故食欲减退,消意,软弱无力,指趾变形。(姜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