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

 循天园 2013-09-29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四讲:第一讲,观念的层级;第二讲,爱的观念;第三讲,思的观念;第四讲,境界的观念。本书致力于儒学的“还原”与“建构”,在儒学与现象学的比较视域中阐明一种本土性、当代性的原创思想:面向生活本身的“生活儒学”思想。
 
目录

叙说

第一讲 观念的层级

一、等同与对应:定名与虚位

二、观念的层级

1.海德格尔

2.老子

3.儒家

三、是、有、在:儒家“存在”观

1.是:判定形而下存在者

2.有:追溯形而上存在者

3.在:生活

第二讲 爱的观念

一、性

1.性与情:儒家的形而上学架构

2.性与生:儒家形而上学的本源

3.性与主体性

二、情

1.人之情

2.事之情

3.生活情感

三、爱

1.本源之爱

2.本源之仁

第三讲 思的观念

一、西方哲学的“思”:认识论困境

二、中国思想的“思”:爱与思

1.汉语“思”或“思想”的本源性意义

2.思与爱:情感之思

3.思与诗的本源性言说

4.想象?形象?表象:领悟之思

三、思的建构性:从形而上到形而下

1.形上之思:形而上学的重建

2.形下之思:形而下学的重建

第四讲 境界的观念

一、功夫问题

二、孔颜乐处

1.安乐

2.有所乐与无所乐

3.乐(lè)与乐(yuè)

三、境界问题

1.自发境界:在生活

2.自为境界:去生活

3.自如境界:回归生活

附论一:汉语“观念”论

上篇 观念是念

1.情感之念

2.意欲之念

3.认知之念

下篇 念出于观

1.形下之观

2.形上之观

3.本源之观

附论二:生活本源论

一、生活本身:生活之为生活

1.生与生生:生―活

2.生活即是存在

3.生活之为浑沦

4.自然:生活自己如此

二、本源情境:我们在生活中

1.在生活中

2.人生在世:我们在生活中

3.本源之仁:共同生活

4.本源之物:事情

三、本源结构:在生活并且去生活

1.生活之为际遇:在生活

2.本源之圣:天命的倾听

3.生活之为超越:去生活

4.良能:本源性的能

5.生活之为自由:在生活并且去生活

四、生活显现样式:生活方式

1.生活之为显现

2.显现样式

3.生活方式的本源

4.文化、历史、民族的本源

参考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