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不能忽视的乳腺健康 解放周一23-问诊 生活-解放日报

 达成书藏 2013-09-29
本报记者 顾泳

    公司白领小张结婚没多久,尚未生孩子,前不久公司体检,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结节,体检医生建议定期随访、观察结节情况。这下可把小张吓得半死,乳腺结节到底是什么?结节会不会有一天变成癌?小张心事重重,心结总是打不开。2012年相关调查显示,上海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已达到70/十万,在女性罹患的各种肿瘤中排名首位;而今,乳腺健康已成女性日常保健的一大部分。怎样辨别乳腺癌发病?如何预防乳腺癌?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张宏伟主任医师。

乳腺结节并不等于癌

    张医生先澄清了一个概念,所谓乳腺结节,是乳腺的一种异常临床表现。通俗来说,就是乳房上长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我们称之为“肿块”。乳腺结节(肿块)包括多种疾病,它可以是良性的(例如小叶增生、囊肿、纤维瘤等),也可以是恶性的,不能将结节与癌混为一谈。在临床门诊中,100个乳腺结节病人中约有5至6个被最终诊断为乳腺癌。从上海地区发病来看,乳腺癌高发人群为50岁至70岁的女性,个别极端的,也有二十几岁的女性患病。近来,国际上有一种说法,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比西方国家要早一点,但因我国病人的统计数据并不全面,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尚无定论。

    乳腺结节不等于癌,并不说明乳腺结节就可以听之任之。张医生反复强调,一些结节还需引起足够警惕。例如,严重的小叶增生如持续不能得到缓解,异形增生也可能诱导癌变。为此,女性朋友一旦查出乳腺结节,还应及时随访,第一时间发现可疑的癌变苗头。

雌激素难逃癌变干系

    乳腺癌到底是怎样发病的?迄今确切的原因尚不明晰,但一些关联因素基本可以确定。过多的雌激素,便是其中之一。张医生解释:临床发现,利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的女性,罹患乳腺癌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反过来看,一些因各种原因将卵巢切除的女性,乳腺癌发病则极低。这一鲜明对比可揭示,雌激素是乳腺癌的诱因之一。此外,初潮年龄过早、绝经年龄过晚、晚婚晚育的女性朋友,患乳腺癌的风险也较高。

    除了雌激素外,乳腺癌也有一些肿瘤发病“共性”。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进食霉变、腌制食品,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职业女性持续高压工作,以及环境污染的危害……上述种种风险要素,最终作用于基因,导致基因突变生癌。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乳腺癌也无较好的药物预防,女性朋友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保持健康生活,早期发现、早期检查,为疾病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乳腺癌早发现分“三步走”

    专家表示,早检查早发现乳腺癌,女性朋友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自我检查。曾有研究说,自我检查对早期发现乳腺问题没有太大帮助,不过迄今为止,自检方法在西方国家仍备受推崇,女性朋友可通过观察、抚摸乳房,及时发现皮肤凹陷、乳房肿块等异样,为治疗争取时间。第二步是钼靶检查。张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 “钼靶+B超”可检出超过90%的乳腺癌。钼靶检查是否安全?专家回答,目前钼靶使用的放射线剂量很小,每年一次的检查尽可以放心;如果多次大剂量的钼靶检查,不排除因射线过多癌变的可能。第三步则是专科医生检查。 40岁以上女性每年不妨去乳腺专科医生处进行一次体检,如有家族史、有乳腺良性病变者,定期体检的时间还应提早。

    如果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也不必绝望沮丧。张医生表示,随着药物的不断开发,目前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不错效果,及时治疗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名医档案

    张宏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甲状腺诊疗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从医至今三十年,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普外科各种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每年完成手术近千台,尤其对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和研究有较深造诣。除传统手术方式外,在2000年逐步开展了乳房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手术、早期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手术、乳腺切除术后乳房再造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包括上海市科委资助的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甲状腺癌的遗传、环境与心理因素研究”等。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研究论文。曾作为主要参与人,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每周四上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