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气知识

 小山峰 2013-09-29

葛洪元气带,五脏元气的守护神

作者:葛洪养生 时间:2013-02-21

葛洪养生元气带在腹部和后腰分布着1个中药袋和6枚在西藏地下2000米蕴含五行能量的天然磁石(按照倒金字塔行布局 上三、中三,下一),在人体体温的激活下5-20分钟迅速源源不断的释放出能量,引导中药包中多种名贵中草药药力直接进入人体。药借磁力、磁助药效,持续不断的对人体缠身物理针灸,通过神阙穴及腰部和腹部21个穴位,首先在腰部和腹部开始调治,15-40分钟,打通腰部和腹部淤堵的经络,使腰部血液循环加快,腰部酸麻肿胀痛消失,腰椎病患者活动自如,产后风湿以及老寒腰患者不再酸痛,老肠胃、老便秘症状快速消除。

上、中、下三焦与气血、经络、五脏免疫系统密切相连,形成一个大循环,葛洪养生元气带中的五行磁石引导药力通过已经打通的中焦(腰部、胃肠部),向身体“上焦”以及“下焦”逐步贯通,实现了“三焦大贯通”,五脏功能提升,经络通,气血活,元气补充,免疫力增强。腰酸背疼,腰椎病好了,血脂、血压降下来了,肾虚前列腺疾病不再影响生活,老胃病、老便秘不再反复发作,不再宫寒痛经、手脚冰凉。

由于中老年人五脏功能以及免疫力在逐步下降,元气丢失严重,所以说中老年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一个器官发病就会导致其他部位病变,这样必须每天调理贯通三焦,补充五脏元气,才能使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葛洪养生疗法“内外双修五脏同调”,外修打通经络;内修调理五脏根本,同时配合辅助疗法,足浴茶每天晚9点泡脚;葛洪养生元气每天佩戴2-3小时,就可以使人体三焦大贯通,锁住五脏元气不丢失,让健康百岁不再是梦想。

 

什么是元气?

中国古代朴素的元气论认为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要素,其源头可认为是老子的。按照元气论,万物的产生、灭亡和发展变化都是元气循”(即自然规律)而运动的结果,气为万物之精微,完全连续而无处不在。气聚而成形,变为有形色的实物,气散则复归于太虚,表现为实物的消亡。——北宋张载云

道家修炼中,元气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所以元气本质上支持者生命的存在,没有元气,就没有生命。故《庄子》一书中,提到"气聚则生,气散则死".道教修炼,追求长生,其实关键就在于这个"元气

一个人的一生,在其诞生伊始,其的元气量是最为强大的,也是最足的,这时候,如果懂得修炼,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超脱生死的限制,而随着形体的不断发展,元气,一方面供应着身体生长的需要,同时,不断的人体活动也是耗散元气的途径,而到了最后生命将终之时,人体内的元气终于耗尽,身死如灯灭。所以说元气的多少,关系着生命的长短,生死虽然符合自然之理,但是不断的修炼,不断的累积,长生可

期矣。

在传统中医中认为: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阴气(精、血、津、液)与阳气(卫气、宗气、营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气聚则塞,气散则通。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相互转化,《辞海》: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现代医学所称人本新陈代谢。元气具体到现代医学的概念,可细化为思维反应正常,睡眠好,能吃能喝消化好,能跑能跳心不慌,不咳不喘气顺畅,气色良好声音亮。

元气藏于何处?

元气自五脏始,在背与罗马络脉交会与命门穴,在此为终点,封藏于腰部要穴,同时也是肾经大穴的命门穴。腰部与经络联系也很密切。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由正经、奇经、经别及络脉、经筋、皮部构成一个独特体系,是联系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的通路。经络系统以十二正经为主要内容。正经十二对,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表里相合,左右对称,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四组中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两组均通过腰部,与腰部密切相关。其中,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行于躯干前面;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行于躯干侧面;而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躯干背面 另外,任脉和督脉分别走行与人体的身前和背后,而还有一条环顾腰腹的带脉也是日常养生保健的重要经络。

元气自五脏始,在前与经脉交会与关元穴,封藏与此。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蓄积之处。而神阙穴人的肚脐又牢牢锁住了元气外泄的大门。

 

元气能护不能补

现在很多保健品在宣传时都会说,这个可以大补元气,那个也可以大补元气。其实元气并不可以补,只可以养和护。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的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元气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源,元气充足则身体健康,元气受损则会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樊正伦教授说,所谓元气,来源于先天,受之于父母。这个元气在后天要不断补充,不补充七天就饿死了,元气耗尽人就走了。元气是定数,就像煤气罐里的煤气,有的装得很满,有的是半罐,有的是多半罐。元气决定着生命的全部,也可以理解为,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从而能战胜疾病。

  元气对于生命如此重要,那怎么才能保护我们的元气呢?中医学认为,除了疾病以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纵欲过度、酗酒、饮食不规律、睡眠过晚等,都会耗伤我们的元气。因此,为了保护元气,我们除了积极的预防和治疗疾病外,还应戒除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那元气到底能不能补呢?

  寿命就像煤气罐上的火门,只要把火门调整好,哪怕父母给你半罐,也能用出一个整罐的效果。但如果你平时不珍惜,24小时都着,即使一个整罐,元气也会很快耗尽。中医讲治病救不了命,元气耗尽时天天吃人参也救不了。因此,人的元气不能补,只能养好,用好。

元气不足,百病生。很多人,元气不足,吃人参,喝补气血的口服液,吃雪莲吃虫草,有用吗?没用,为什么没用,人参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再说,人参还分好多种,你是吃党参啊还是红参还是西洋参?你自己不明白,而且你五脏本来就虚弱,五脏功能下降,吃进去的东西,你消受不了,用中医的话,这就叫虚不受补。人毕竟不是气球,泄了气了,我充点气,气球还能鼓起来。我肯定的告诉大家,元气不足,补是补不进来的。而你吃的所谓补品,不但不能帮助你补元气,相反还再消耗你的元气,加重五脏功能的负担,去消化它,反而会加重病情。我说这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元气只能生,不能补,想要解决元气不足,必须从五脏入手,五脏衡通,元气足,五脏衡通,你吃进来的就是五谷杂粮,你一样元气充盈,百病不生。

 

元气与健康

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气为血帅,气推血行,故气滞则血不行而为瘀”的论述。此处的气,指的就是元气。中医看来,元气不仅是血液流动的原动力,更是生命的原动力。人类的所有疾病都是元气与邪气相搏的结果,战胜疾病的关键就是要补足元气,元气足,疾病不战自愈。

五脏功能衰退导致元气不足,而元气不足,会导致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元气源于五脏,由五脏中的肾脏产生的先天之气,脾胃产生的后天之气,再配合肺脏吸入的天地之间的清气,组合而成。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元气是由五脏产生的,运行全身以后,藏在我们的腰腹之间。就是扎腰带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大家切记一定要保护好。早在几千年前中医的经典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元气对人体的健康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百姓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说的就是元气。

很多老年朋友出现的,身体乏力、自汗、经常容易感冒、免疫力低下、手脚发冷,这些都只是元气不足的初期表现。等到元气不足进一步恶化,会出现五脏功能严重衰退,气衰了,中老年朋友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百病缠身。

由于女人先天体质的影响,包括经、带、孕、产容易伤到元气,所以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后天的影响,不去注意。结果,常年累月的积累,五脏功能严重衰退,元气大伤。结果,元气亏虚,气虚以后会怎么样,气滞,气为血帅,气推血行,气滞则血瘀,久郁成结。结就是疙瘩,疙瘩结大了,长到一厘米,两厘米。对于女同志来说,在乳腺上就是乳腺增生,在子宫里就是子宫肌瘤、卵巢的囊肿。再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这是对于女性朋友,那对于所有人来说,气滞血瘀就会导致气血经络运行不畅,血液淤阻不通,要是在心脏,那就是心肌缺血,导致心悸、心慌、房颤,要是在脑就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往下走到腿部就容易出现经脉曲张、静脉血栓,很多人小腿疼找不找原因,原因在哪?就在元气亏虚,血液流通不畅上。其他的疾病也一个个冒头了,失眠健忘、老胃病、经常的便秘、腹泻,尤其是五更泻,这些毛病经常是一个没治好一个紧接着就跟上。五脏功能衰退,元气亏虚严重还容易带来风湿骨病的问题。元气亏虚,正气不足,因为正气也是从元气分化出来的。中医有句最经典的话,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旦正气不足,撕开个小口子,就相当于门上漏个冻,刮风就往里灌风,下雨往里潲雨,下雪往里进雪,这是一样的道理。风寒夹着湿就会侵入人体内,本身五脏亏虚,里头已经破破烂烂,再加上这些外邪,所以这风湿骨病肯定就会找上你。而且往往还伴随着老年性的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失禁,耳聋耳鸣这些问题。

 

元气与五脏

1.五脏由先天元气始生资生而成

我们知道,组成人体器官的最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具有结构和机能统一的生命基本单位,能体现人体元气始生资生的生物学特征。人体最初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成。受精卵细胞是由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即“父母之精”)两者结合而成。这个受精卵细胞所含的先天元气就禀受于父母,先天元气的实质就是构建人体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及其物质结构和生命特征以及遗传信息,其分布于包括五脏在内的人体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这是因为,从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为新个体的过程中,受精卵细胞经第一次卵裂后连续分裂,受精卵细胞中原有的先天元气就被分配到各个细胞里去,作为未来分化的原动力。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虽然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所组成,但不同类型的细胞却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而来的,都含有发育成为一个完整个体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受精卵细胞经分化发育后,其所包含的先天元气就分散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中。元气也就被分化到新个体的五脏六腑、肌肉骨骼的细胞中去了。

2.元气盛衰与五脏疾病的发生发展

《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元气的盛衰决定着五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元气不足,机体的防卫功能低下,病邪入侵,使人发病。随着元气的衰弱,有的脏器将先发病,但随即会危及其他脏器。如果此时不及时补充,元气将逐渐耗竭,五脏六腑之气充养无源,那就会波及其他脏器,使五脏六腑的元气都加速消耗,进而导致五脏六腑乃至全身器官组织产生病变。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将使人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因此,在病邪入侵,但元气尚未扰乱时,应及时补充元气,使紊乱的元气恢复平衡,以保障五脏机能恢复正常。这也是中医临床上“扶正即所以祛邪”的道理所在。

3.五脏元气不足的病理表现

五脏对人体的作用在此我们不再叙述,相信我们的读者都知道其重要性。这里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五脏的主要功能还包括转化、生成和储藏元气,并保证元气源源不断地滋养机体。如果元气损伤或不足,就会出现机体功能异常,人就会生病、早衰,或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是中医学所认为的“百病皆生于气”。五脏元气不足的病理表现如下:

心气不足会导致: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记忆减退、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神疲乏力,例如冠心病。

肝气不足会导致:急躁易怒、胸闷嗳气、纳食减少、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例如高血压、抑郁症。

脾气不足会导致:消化不良、排泄不畅、面色晦暗、少气懒言、形体消瘦、精神困顿,例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肺气不足会导致:咳喘生痰、易患感冒、自汗畏风、身倦无力、语言低怯、皮肤干枯,例如咽炎、肺炎、哮喘。

肾气不足会导致: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耳鸣重听、小便频数、气喘盗汗、毛发脱落,例如糖尿病、老年痴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